本篇文章1287字,读完约3分钟
家乐福中国计划将其80%的股份出售给苏宁国际,苏宁国际是苏宁乐购(002024)的全资子公司,交易金额为48亿元。这家跨国零售巨头已经深入中国市场超过20年,以这种方式结束了其在中国的冒险。苏宁是中国本土零售商的代表。交易达成时,其新的零售转型仍在进行中。
家乐福的故事让我们不禁要问:外资如何在今天的中国市场赢得消费者,进而赢得持续的胜利?事实上,很多外资企业觉得赚钱不容易,也有很多人挣扎甚至辞职。这当然与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有关,但显然不止于此。
家乐福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轮对外开放的领头羊。当中国引入新的超市模式进入中国市场时,距离加入世贸组织还有六年时间。它开启了中国大卖场的时代。曾经,它几乎是所有中国同行不可避免的“敌人”,也是他们当之无愧的老师——1995年,中国本土企业的大卖场的故事还没有开始。其交易对手苏宁成立才5年,主要业务是空转账销售。
但从那以后,中国商业零售市场上演的故事超出了所有观察者的想象。特别是进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能力和巨大的市场规模的结合,再加上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快速迭代和多元化消费,使中国市场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突围和重构之旅。这一切,不仅是中国传统零售业巨头始料未及的,而且“家乐福”在面对新模式时或多或少成了被动的追逐者。从测试供水商到尝试小型便利店,家乐福的转型努力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趋势无法改变。
家乐福是这个变革时代的缩影,见证了中国市场的深刻变革,也见证了这一变革的成败。当这个国家开始追求高质量的发展,当消费升级和消费分层深深地影响到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当10亿多消费者以引人注目的热情拥抱互联网时,影响这个市场的力量明显不同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也不同于2008年以后。
家乐福过去是这一开放过程的受益者,但当它无法以更有效的方式应对竞争时,它就会被这一过程抛在后面。因此,这绝不是外国投资下降理论的注脚。外资进入中国的趋势没有改变。根据联合国最新报告,中国仍保持全球外资流入第二位;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9年前5个月,外商对高科技制造业和高科技服务业的投资出现大幅增长。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47.2%,占28.5%。
因此,真正的大趋势是,在华跨国公司的格局正在被重塑。这是市场的选择,也是消费者的选择。中国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已经开始。金融、汽车、征信、医药等领域的相关政策已经出台,新修订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也将出台。对外开放的领域和深度将进一步扩大。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相比,这是一个承载能力和潜力更大的市场。然而,对于今天希望在中国取得成功的跨国公司来说,在踩下油门之前,他们应该首先了解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发生了什么变化。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对中国而言,正是这些领域最早开启了全球竞争,一批能够不断追赶、实现、运营甚至领先的中国企业在最快的时间诞生了。此时,我们应该感谢家乐福陪伴我们的那些年。中国商业进化的历史承载着所有在中国培育和奋斗的企业的记忆。他们的名字是商业荣耀的一部分。无论他们出生在中国还是海外。
标题:跨国公司败走中国的商业启示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1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