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0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银行(601988)(港股03988)似乎面临着艰难的转型,而以中国建设银行(601939)(港股00939)为首的银行股集团也在经历了两三年的无限资本市场风光后陷入了低迷。用内忧外患来描述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并不夸张。
虽然外部因素不是最大的诱因,但它们已经成为最直接的诱因。根据新公布的新一轮金融开放计划,银行业将首当其冲。今后,将取消对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对国内外资本一视同仁;外资银行可以同时在中国设立分行和支行。此前,为了保护国内银行业,中国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被要求持有不超过20%的外国股份和不超过25%的总股份。现在,这条红线已经被直接取消了,而且范围也不小。对于分行和支行,如果外国银行没有在中国注册,它们只能设立分行,只能在中国从事外国人业务或中国个人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定期存款业务。也就是说,如果它们不设立子银行,它们基本上与零售业务无关。现在他们可以同时设立分行和支行,这是针对零售业务的。
外资银行进入和渗透的速度将会加快和深化,这将越来越多地反映出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因为传统的零售业务本身就是国内银行的缺点。
还有一个内部因素,那就是美国不断提高的利率导致了全球资本成本的上升。尽管中国可能不会跟随美国加息,但无形的加息已经到来,获得国内银行资金的成本一直在上升。4月16日,央行将14天反向回购操作利率上调5个基点至2.7%,而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上调了7天反向回购操作利率。关于银行储蓄的争论也将变得激烈。有传言称,央行将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放宽大额存单等利率指引的上限,大额存单也是所有银行都必须争夺的优质储蓄资源。这样,资本的利率将跟随市场,并且上升基本上是肯定的。
让我们谈谈另一个内部因素,那就是银行极度缺乏高质量的贷款资源。从产业角度看,在结构调整和整个资本市场去杠杆化的背景下,资本出借人的优质资源迅速缩水。以前的优质贷款资源,如政府基础设施、房地产,甚至优质个人消费贷款,都在萎缩。政府基础设施因控制地方债务而萎缩,房地产市场因房价滞胀而萎缩。个人消费贷款正面临互联网贷款等新兴金融力量的挑战,所有的蛇都会咬人。
随着资本借贷成本上升,贷款渠道变窄,是时候考验中国银行业了。如今,国内银行正拼命降低成本,而智能银行的出现是一个信号,表明劳动力成本是银行的主要成本。与此同时,银行正试图利用时差来消化坏账。为了轻装上阵,应该尽快取消曝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60万英镑)的100亿英镑坏账是典型的。
当然,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是今天的局面,这也与以前赚了太多钱有关。在各行各业哀叹赚钱难的背景下,银行的利润高得惊人。让我们看看2016年的数据。中国四大银行成功横扫全球四大盈利银行,27家上市银行净利润达到1.3万亿元。我们必须知道,2016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总利润只有2.75万亿元,其中27家银行占了50%。在正常情况下,银行应该是整个社会经济的血管,是一个运输的功能,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抽水的容器,整个社会的利润都被抽到银行,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世界500强银行的平均利润率不到8%,而中国银行的平均利润率为40%。因此,现在银行业回馈社会是正常的。
标题:刘柯:考验中国银行业的日子到了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