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体系的搭建显得尤为重要。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不仅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也直接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的稳定与提升。因此,如何在新文科背景下搭建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当前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深入探讨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搭建,通过分析当前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和特征,提出适应新文科要求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路径与举措,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当前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和特征

在培养模式上,公共管理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实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特征方面,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呈现出跨学科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公共管理学科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运用,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背景的人才。同时,公共管理学科还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以适应现代公共管理实践对人才的需求。

此外,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还注重国际视野的拓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公共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性问题和挑战。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搭建的路径和措施

(一)坚持核心价值引领,传承“空天报国”精神

在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坚持核心价值引领,传承“空天报国”精神。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公共管理人才。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公共管理人才精神风貌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的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公共管理理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情况,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培养创新精神也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和实践。因此,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公共管理实践中能够勇于创新、敢于担当。

(二)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强化“交叉涵育”特色

针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特点,人才培养应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强化“交叉涵育”特色。通过整合校内外、院内外资源,促进人文、文理特别是文工交叉和协同育人,构建跨学科、多领域的“大公共管理”知识结构与体系。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基石。这包括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和实践项目,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这些核心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复杂的公共管理环境中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强化“交叉涵育”特色则是提升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公共管理学科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因此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整合校内外、院内外资源,我们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协同育人。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构建跨学科、多领域的“大公共管理”知识结构与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实践项目的开展,可以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入公共管理教育中,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公共管理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践行“四强”育人模式,创新“四维”培养目标

在育人模式上,应践行“四强”育人模式,即强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教学和国际化教学。同时,创新“四维”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的公共管理人才。首先强化理论教学是育人模式的基础。注重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深入的教学研究,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其次,实践教学是育人模式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和实训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然后,创新教学是育人模式的亮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开设创新课程、组织创新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竞赛,通过科研实践和学术交流,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最后,国际化教学是育人模式的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开设国际化课程、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知识面;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换生项目,通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交流学,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发挥公共管理大类的学科优势,提升通识教育层次和水平

发挥公共管理大类的学科优势,探索构建具有人文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通过提升通识教育层次和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将人文、社会、自然等多学科内容融入通识课程,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和视野。同时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还积极与企业、政府等合作单位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在构建通识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开设创新课程、举办创新竞赛、搭建创新平台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搭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坚持核心价值引领、突出核心能力培养、践行“四强”育人模式以及发挥学科优势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为国家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未来,随着新文科理念的深入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还需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推动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作者:张文娟,徐春海,南昌职业大学




标题: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搭建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cj/4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