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487字,读完约14分钟
当然,我们也应该打击恶意逃债,避免浑水摸鱼。帮助资不抵债的人上岸是积极的,而打击恶意逃债则适得其反。一个积极和一个消极,一个积极和一个消极,齐头并进
作者: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所网络金融中心主任
近年来,企业家四处奔走,做众筹、财务管理、支付、p2p、虚拟货币、消费金融等。只有消费金融赚了钱。随着市场对烧钱失去耐心,各种互联网金融机构开始“脚踏实地”发放消费贷款。
脚踏实地是值得鼓励的。问题是,如果现实不是这样呢?
徘徊在高处
消费金融一直被视为热点,但行业数据也释放了一些隐忧。
从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底,金融机构消费贷款增速持续上升,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增长了10个百分点,风口效应毋庸置疑。自2018年以来,增长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但不再攀升。2019年,将会有重大调整。
从上市的共同黄金平台的数据来看,在过去的六个季度中,360金融按照“既定斜率”持续增长,而其他四个平台的季度贷款额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波动和巩固——偶尔增加,偶尔减少,而不是下降。
对贷款的需求仍然强劲。借钱的需求会自我膨胀。如果金融机构敢借钱,借款人就会有钱偿还贷款,并且敢继续借钱。需求像雪球一样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强大的力量在哪里?
过去的经验表明,工业信贷收缩要么是由坏账驱动,要么是由监管机构干预,很少有金融机构主动刹车。
就目前的消费金融业而言,坏账率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18年末,m6信用卡逾期率为1.16%,上市互金平台m3逾期率保持稳定。
它不是由坏账驱动的,而是主要受监管的影响。
早在2018年1月,银监会就召开了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发出了关注的信号,指出要“努力遏制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严厉打击挪用消费贷款和非法透支信用卡行为,严格控制个人贷款非法流入股市和楼市。”
然而,随着宏观政策的全面放松,同年8月,银监会再次下发文件,明确提出要“支持消费信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求。”
在行业层面,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关注转向鼓励,但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的问题仍需关注。以贷款援助和联合贷款为出发点的结构性监管政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自2018年以来,监管部门不断放开对贷款援助和联合贷款的关注,商业银行作为主要出资方,相继提高了贷款援助的准入门槛。除了几家互联网巨头之外,独角兽式的互助黄金平台由于资金限制已经放慢了扩张速度。
销售和营销费用是推动规模扩张的引擎。从几个上市平台的数据来看,除了360金融(由互联网巨头奇虎360支持)外,曲店、乐心、小营科技、排牌贷款等四个平台的销售和营销费用投入持续萎缩,收入占比下降到10%以下。
在客户获取成本较高的环境下(以360财务为例,2019年第一季度新借款人平均客户获取成本为321元,2017年第四季度为199元,平均客户获取成本=当期销售和营销费用/当期新借款人),收入占比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平台正在积极控制规模。
此外,处于备案和整改阶段的p2p受到“三减”(减少贷款人、缩小业务规模和减少借款人)的制约,整个行业处于积极收缩状态。
在行业激励和结构控制的双重作用下,消费金融业如期进入“高度整合”阶段。此时,考验来了。
在行业快速发展和快速增长的时期,最容易做出决策。蛋糕迅速膨胀,闭着眼睛投资是正确的。在高增长率时期,甚至出现轻微回调,最考验战略智慧的是——退缩、不甘;成,不放心。
偏离了他们的预期目的
前进和后退之间的选择取决于下一步的高度盘整,即向上突破或向下扭转。
目前,促进消费的方向没有改变。例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消费的消费金融仍有光明的前景。问题在于,并非所有消费金融都促进消费。
消费金融促进消费,这意味着贷款用于消费,如购物中心的信用卡、电子商务中的花店、自愿支付等。资金直接进入商户账户,流程清晰,使用可控,是消费金融最直接的推广费用。还有一种类型,资金首先进入借款人的账户,由借款人自由控制,资金的使用不再可控。
通常,我们将资金直接进入商户账户的消费贷款称为情景分期,将资金直接进入借款人账户的消费贷款称为现金分期(≥成千上万人所指的现金贷款)。
2017年之前,场景以舞台为主,现金舞台为辅,消费金融促进消费的背景十分充分。2017年后,现金将分阶段成为一匹黑马,从支流变成主流,消费金融可能不会促进消费。
首先,现金对应于整个场景,这自然包括非消费场景。例如,如果你借钱为婚姻做小额支付,借钱投资p2p薅羊毛,借钱支付首付款,甚至借平台甲偿还平台乙,即通过贷款偿还贷款。
第二,用贷款偿还贷款后,偿还贷款的能力不受收入的限制,借钱的能力可以一飞冲天。例如,报纸上的失业青年仍然可以从20多个零收入平台上借几十万。
此时,从行业角度来看,消费贷款的规模正在扩大,结构正在变得模糊——非消费贷款(不包括住房贷款)的比例正在上升。
接下来,我们从宏观数据结构中找到一些证据。
从2014年到2018年,住宅行业的杠杆率从36%上升到53%,大量新资金被借入。借来的钱去哪里了?
2014年至2016年,住房市场蓬勃发展,住房贷款比例持续上升,这可以理解为借钱买房(这是一种正式的个人住房贷款,不同于消费贷款非法进入住房市场,不能混淆)。2017年后,住房将不会被投机,住房贷款的比例将略有下降,居民借的钱将不再流向房地产。说它应该支持消费是合理的。
从家庭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的数据可以看出,自2014年以来,消费支出的比例一直在下降,但2017年后,下降速度甚至更快。
从这个角度看,居民贷款既没有大规模进入住房市场,也没有有效转化为消费支出。钱去哪里了?
基于逻辑判断,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小微企业的主流进入商业领域,即经营贷款;其中一部分属于侵犯消费者贷款进入股市、楼市甚至p2p;当然,它们中的一些被用来偿还贷款,卷起债务雪球等等。
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2017年,现金贷款是行业内的爆炸性产品。现金贷款的目标客户既不是小型和微型企业主,也不是投资者,而是首先接触贷款的年轻人。通过现金贷款借入的资金既不会流入商业领域,也不会流入股市和楼市。如果它不能成为消费支出,它很可能成为贷款偿还。
这是消费金融从现实到空虚的异化。
自我膨胀
将资金流量控制在100%是不现实、不经济和不可取的。因此,脱离现实到虚拟现实并不可怕。然而,如果我们加速膨胀自己从现实到空虚,我们应该注意它——空虚就是空虚,一旦泡沫破裂,后果往往是严重的。
虚拟事物往往会自我膨胀。让我们先看看现金贷款的扩张历史。
“花钱购买流量,降低进入门槛,通过定价来掩盖风险”是许多现金贷款平台崛起的秘诀。现金贷款不受情景的限制。理论上,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借款人。只要金融机构敢于放贷,它们的业务就能迅速增加。“敢”字不容易。金融不是鲁莽之人的游戏,鲁莽之人往往以悲惨告终。现金贷款之所以在2017年全面爆发,是因为它们已经越过了从“敢”到“敢”的心理门槛。
以上市公司2345 (002195)为例,从2015年到2017年,全年贷款从2.8亿元、62.6亿元跃升至297亿元。在此期间,公司流量池中“2345网站导航”的用户数从4500万增加到4800万,贷款的三跳只能通过降低贷款门槛来实现,即100人申请贷款,前期释放5人,后期释放80人,所以业务量没有急剧增加。
我们之所以敢于降低借贷门槛,是因为高利率定价掩盖了高不良风险,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解决欺诈风险的方案。否则,如果所有的贷款都落入诈骗团伙的口袋,就收不到钱,提高利率也没有用。反欺诈能力的巨大进步是金融机构敢于放贷背后的科技基础。
在2017年之前,欺诈风险长期以来被共同基金机构视为头号敌人,有许多消费者金融初创公司因欺诈性贷款损失而倒闭。一些数据显示,当时该行业近70%的损失来自欺诈。这种情景依赖于分阶段的真实消费情景,资金不会直接进入借款人的账户,这大大提高了欺诈性贷款的难度,成为企业家的避风港。当时,最安全的做法是分阶段存储客户,然后从现有用户中选择最好的,并以白名单的形式分阶段测试现金中的水分。
随着反欺诈能力的提高,再加上高定价,再加上申请门槛的降低,直接现金分期付款的模式被打破,迎来了2017年的爆炸性增长。
随着现金贷款行业的迅速发展,在“风险控制同质化”和“客户贷款过度化”的箭头作用下,出现了过度借贷和以贷还贷的问题。以贷还贷是“从现实到空虚”,过度借贷是“从现实到空虚”的自我扩张。
第一个箭头是风险控制的同质化。反欺诈已经成为现金贷款兴起的一个突破,也促成了几个人头反欺诈平台的兴起。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访问这些平台,黑名单数据变得越来越大,这反过来吸引了更多的贷款人访问。强者强大,反欺诈平台就此诞生。
这没有错,但它带来了风险控制的同质化。整个行业使用相同的反欺诈数据。此时,同一借款人可能会被数十个平台拒绝或批准。
第二支箭,客户贷款超级。现金贷款成为热点后,各种资金开始共享,流量分配成为一项好业务。作为一个群体,贷款超市曾经走上舞台的中心。超级借贷靠分配流量谋生,所以一个客户不可避免地会卖出不止一个客户,卖出更多,赚更多。
如果贷款超过一个客户并卖出更多,平台的风险控制将是同质的。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你同时从多个平台获得贷款额度,这里一千,那里两千,你将有一个长期的贷款问题。30天后,我必须还钱,但是我手里没有钱。我可以再借一次,然后借出去,这样我就可以通过还贷度过难关。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突然借了几十万,债台高筑。
行业层面的风险控制同质化和客户过度借贷导致个人层面的过度借贷和偿还。个人过度借贷和偿还贷款反过来会加速行业脱离现实,走向空虚和自我扩张。
时间越长,问题就越大。
溺水的人着陆了
2017年底,现金贷款新规的出台中断了现金贷款的快速增长,消费金融业进入高度整合阶段。
然而,新的现金贷款规定对利率高、暴力催收等显而易见的问题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以贷还贷、长期借款等隐忧影响有限。
只要长期贷款和贷款仍然可用,这部分借款人的刚性借款需求(还款压力是刚性的)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出口。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政策取消了高息现金贷款后,714高射炮复活了,常规贷款也重新浮出水面,高息暴力催收的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2018年,消费者贷款投诉平台上的投诉数量仍然很高。2019年,央视315专题曝光了714门高射炮,全国范围的打黑除恶也极大地震撼了暴力收藏。问题是坏肉还在,不管苍蝇拍有多猛,它都害怕永远不会停止拍苍蝇。
这块坏肉是长期借款和用贷款偿还贷款,其核心是过度借款。在过度借贷的情况下,借款人需要借新的并偿还旧的。如果正规机构不招待他们,他们自然会追求地下高利贷。因此,过度借贷的存在不仅使得暴力借贷和高利贷被禁止,而且加速了消费金融在行业层面的剥离和自我扩张。
如果你借得太多,你不会得到一记耳光。金融机构应该受到打击,借款人也应该承担责任。
过去,我们重点监管金融机构,从供给方面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建立共享数据库、收紧资本约束、打击无证放贷、消除高利贷和714高射炮机构等。这些措施是有效的,但事实证明仍然存在问题。
接下来,在坚持供应方改革的同时,我们不妨尝试一下需求方,也就是说,从借款人需求的角度考虑问题。
首先,借钱消费的概念不再被盲目提倡。长期以来,90后敢于借钱消费,这被认为是有别于70后和80后“老古董”的优势,这真的是优势吗?不一定。
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以及几千年的文化遗产都有其自身的原因。经过十多年的互联网和服务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制造业的重要性,并全面回归工业。同样,在倡导借钱消费多年后,是时候回顾节俭和量入为出的重要性了。
至少,在公众舆论层面,盲目鼓吹自己花钱的现象是不明智的。这样,借款人的借款欲望可以被适当地驱散
第二,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救济机制,打破承诺,帮助吸毒者尽快上岸。陷入长期借款和贷款还贷困境的人需要明白,贷款还贷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利息和更大的问题,就像两手抓五个球一样,迟早会失败。提前着陆是正确的解决方案,最糟糕的是信贷破产。
对于那些无力偿还贷款、信用破产的年轻人,有必要用步骤、措施和希望来界定信用修复机制,以避免将错误变成永恒的仇恨。不幸的是,那些掉进水里的人已经害怕过度借贷,所以应该给他们台阶让他们上岸。
当然,我们也应该打击恶意逃债,避免浑水摸鱼。帮助资不抵债者上岸是积极的,而打击恶意逃债则适得其反。
前进和后退
既然泡沫正在破裂,我们只能慢慢地弄清楚,不能急于看到短期的效果。
对于消费金融机构来说,他们不应该乐观或悲观,而应该注意结构调整以适应趋势的演变。所有的结构调整都是向前和向后的。
变成什么?回归现场金融确保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大力经营贷款,重点发展小额信贷。
归还什么?高利息产品,房子就是房子;高风险用户应该放弃;速度复杂,应该放弃。
在前进和后退中,我们希望消费金融行业将从虚假走向真实,并再次创新。
我希望如此。
本文转载自《洪语》。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薛洪言:消费金融“脱实向虚”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