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6字,读完约4分钟
据媒体统计,自7月份以来,许多上市公司因资金占用、财务欺诈、内幕交易、虚开发票和假信等问题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其中,*圣康德(002450,诊断股),*圣彭其(600614,诊断股)和圣天宝(002220,诊断股)已被刑事强制执行。严惩犯罪分子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如果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想顺利地做一些坏事,尤其是那些能制造大漏洞、吓唬人的坏事,在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他自己是做不到的,其他环节可以忽略。只要没有财务人员的全力配合,坏事永远不会成功。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是极其关键的,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关系中,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几乎没有丝毫约束力,而董事长或总经理掌握着“生死大权”,财务人员当然没有,一般也不敢“横眉冷对”。这似乎是一件不能做的事。从过去20年爆发的各种“雷声”来看,财务人员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做坏事的整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虽然财务人员在舞弊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优秀的财务人员可以使报表“整洁”甚至看起来“完美”,但面对审计委员会认真负责的审计,很难保证每次都能蒙混过关。虽然,在审计理论中,尽职调查审计有其自身的责任限度,它不能承担(也不需要承担)超出限度的责任,但只要它足够认真和尽责,只要它是专业和熟练的,而且报表漂亮,就很难找到线索,而且按照严格的财务逻辑路径,隐藏在漂亮报表后面的“雷声”往往很难隐藏。因此,像“康德信”这样连续四年被怀疑有财务欺诈行为的人,已经收取了840万英镑的审计费用,但却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即使没有内外勾结,仍然存在经营不善、责任意识淡薄、市场信任消极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除了承担相应的责任外,显然不适合做市场的“守门人”。
即使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上市公司做坏事也是相当困难的,但不幸的是,类似的坏事和大坏事已经一个接一个地做了,这对整个市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因此,投资者怀疑这些“守门人”已落入“贼窝”并非没有道理。对于那些真正陷入其中并利用自己的权力帮助做坏事的“守门人”,显然他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改进现有的制度设计;对于那些教唆或强迫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做坏事的主犯,显然有必要加强制度安排和加大处罚力度。
众所周知,做坏事的好处和风险之间的不匹配是市场“雷声隆隆”的根本原因。随着科技板块的推出,做坏事者的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将成为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最近,许多坏事被揭露,许多坏人被逮捕,这可能是相关制度改进的开始。只要惩罚到位,有足够的威慑力量,一些人的不良意图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事实上,在这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安排都可以借鉴。市场的稳定和健康需要认真和强有力的维护,这始终是礼貌的,有些人的遗憾永远无法改变。
在事后严惩的同时,在事件发生之前和期间采取预防措施也很重要。在预防体系的完善上,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例如,针对类似的不良事件相对隐秘,外人难以发现的特点,可以鼓励内部人揭发黑幕,并在制度上安排足够的激励措施。只要有足够的激励,避免担忧,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就会有信心和勇气面对违反职业道德、道德底线和人类尊严的非法指令。内幕人士的曝光有利于从源头上杜绝对市场和投资者的损害,真正起到“把关人”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对那些有心做坏事的人的预防性救助。
如果你想让“看门人”尽职尽责,而不是沦为“了望员”,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中,有时一个很不显眼的措施就能起到“四两贡献”的作用,为市场和投资者提前化解大量风险因素。
(作者是《证券时报》记者)
标题:木木:督促“看门人”尽责还需完善制度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2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