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1字,读完约3分钟

新年伊始,英美烟草在用户隐私方面受到质疑: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公开表示,“马花藤肯定每天都在看我们的微信”;在朋友圈的支付宝账单中,用户被诱导以非常不显眼的方式默认芝麻信用的授权;江苏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对百度提起消费者民事公益诉讼,指控其非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三起事件集中发生,都涉及互联网巨头。这反映了一个越来越清晰和不可否认的事实:巨头们还是这样,整个互联网行业对用户隐私的保护确实令人担忧。

证券时报:不要让隐私在网络时代“裸奔”

用户隐私问题由来已久。面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浪潮,普通用户在享受便利的同时,隐私的泄露和侵犯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代价”。从最初的各种电话营销和电信欺诈到大数据时代,收集用户信息的方式更加隐蔽,使用更加广泛。“授权”时有发生,这使得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许多误区。在用户和互联网公司的博弈中,用户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有些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他们对这个问题不太关心,没有明显的经济损失,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容忍了企业忽视隐私的行为。

证券时报:不要让隐私在网络时代“裸奔”

此外,公司获取用户信息的各种方式也是有争议的,其中有争议的问题是关于用户的知情权。支付宝账单事件引发公众谴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芝麻服务协议的授权。故意缩小字体大小,把协议放在不显眼的地方,不显示具体的条款,默认情况下不检查批准,很害怕被别人知道,这真的很难防止。除了这种典型情况,大多数用户需要阅读联系人、短信、图片、访问存储权限、地理位置等。安装各种应用程序时,未被告知获取此类信息的目的。当互联网公司将大数据作为一种策略时,各种数据挖掘和用户行为分析变得流行起来,但是作为数据源的用户似乎没有机会和有效的方法来抵抗。

证券时报:不要让隐私在网络时代“裸奔”

无论是法律还是法律,用户的隐私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网络安全法》还规定保护个人信息,网络运营商不得披露、更改或损坏他们收集的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交易管理办法》中,也有经营者应当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益关系的条款。然而,不难看出,目前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做法与各种规定不一致,更不用说企业的自律和道德了。

证券时报:不要让隐私在网络时代“裸奔”

互联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另一种焦虑。一些商业巨头已经掌握了大量用户的数据,从食物、服装、住房和交通等各个方面,并授权给第三方,这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利影响。然而,在互联网上转售个人信息甚至形成了利益链,保护网络隐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这就要求不断更新法律设计,细化各种隐私条款,赋予互联网更多的内涵。同时,有必要建立一个惩戒机制来惩罚典型事件。有必要建立监督机制,鼓励用户参与“隐私防御战”,并聚集公众力量保护个人的切身利益。毕竟,面对巨大的利益,商业道德的约束仍然略显薄弱。

标题:证券时报:不要让隐私在网络时代“裸奔”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4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