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2字,读完约4分钟

120% ~ 150%,贷款拨备率由2.5%调整为1.5% ~ 2.5%。新的监管政策一出台,就立即引发了银行股全线上涨。监管“红线”的向下调整揭示了让银行股如此“兴奋”的原因。

作者: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总行零售部主管

2月28日,银监会发布2018年第7号《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监管要求的通知》,下调了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覆盖率和拨备覆盖率的监管“红线”:拨备覆盖率由150%调整为120% ~ 150%,贷款拨备率由2.5%调整为1.5% ~ 2.5%。新的监管政策一出台,就立即引发了银行股全线上涨。监管“红线”的向下调整揭示了让银行股如此“兴奋”的原因。

姜兆华:监管“红线”下调 调出了什么?

1.为什么银行监管的红线降低了?

这一监管政策的出台无疑将释放出一个更加积极的信号,以改善银行和企业的运营,支持实体经济。监管当局做出了这一政策调整,或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国内宏观经济趋于稳定。目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已进入结构调整期。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9%,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目标是大约6.5%。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181%,远远超过国际监管水平。在此背景下,银监会根据国家经济形势,对监管政策进行了切实可行的调整,为商业银行继续经营、维持生存、提高利率预留了时间窗口。

姜兆华:监管“红线”下调 调出了什么?

二是金融市场整顿取得初步成效。去年以来,金融市场混乱取得初步成效,长期积累的市场风险和金融隐患得到释放和控制。金融“去杠杆化”和表外业务转移增加了银行信贷资金被整合的压力;但是,降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监管比例可以增加分母(贷款总额),同时保持分子(贷款损失准备金)不变;释放更多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姜兆华:监管“红线”下调 调出了什么?

第三,银行和企业面临双重压力。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市场整合重叠,银行和企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由于财务风险的充分披露,不良贷款拨备不断增加,银行利润增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不良贷款率的监管“红线”居高不下,间接抑制了信贷资源的使用,企业和银行融资严重不足。

第二,监管红线已经降低,又提出了什么?

调整贷款损失准备金监管政策对优化银行资产结构、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具有典型的积极激励作用。这一次监管政策“红线”下调会带来什么?

首先,带出银行利润有利于增收节支。对于大多数符合监管标准的银行来说,降低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指标的比例意味着银行可以减少不良贷款损失准备,增加经营利润,缓解净息差收窄带来的利润挤压。然而,“贷款损失准备金减少所节省的支出不能用于降低信贷成本率”的监管要求间接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压力。

第二,不良贷款的转移有利于稳健经营。监管部门提出了“当年处置的不良贷款总额不得逐年减少”的附加条件;对于真正反映不良资产质量的银行,监管比例给予政策倾斜;对于资产质量分类不准确的银行,监管指标的比例应适当提高。监管政策的这些变化鼓励银行充分披露银行的不良资产,真实反映资产质量的“家族”,增强不良贷款核销的主动性,避免银行掩盖不良贷款和人为“调节”利润。

姜兆华:监管“红线”下调 调出了什么?

第三,信贷规模的转移有利于企业融资。支持实体企业是监管指标调整下的“潜台词”。降低不良贷款准备金监管比例有利于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放开信贷规模,支持实体企业发展。

第四,激发业务活力有利于精确监管。针对商业银行在规模、地域和经营质量上的差异,银监会调整了贷款损失准备金监管标准,不再采取“一刀切”的普遍下调方式,而是提出了“同质相似”、“一线一策”的具体要求,结合现场监管和风险调查确定了监管标准,并下放给省级监管部门,增强了区域金融活力,使金融监管更加精准。

姜兆华:监管“红线”下调 调出了什么?

银监会贷款损失准备金监管“红线”下调,无疑将为银行和企业释放巨大的监管“红利”;调整效果仍有待市场检验。

本文摘自《从未名看城市》。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姜兆华:监管“红线”下调 调出了什么?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