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年伊始,可以清晰地感觉到,高校的企业制度改革正在加速,山东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上市公司最近都公布了自己的计划。

早在2015年,中央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文件就提出,大学和下属企业应逐步分离。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附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高等学校附属企业清理规范、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督促高等学校以教学科研为主业。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工作原则,校企改革计划分两步推进:2018年选择部分高校先行试点并总结经验,2020年全面推进,2022年底基本完成高校及附属企业改革任务。

落实改革要求 资本市场高校系加速“瘦身”

试点项目于2018年启动后,相当多的高校确实提出了改革计划,但实际实施和完成的案例很少。根据上述要求,2020年是关键的一年,校企改革将取得实质性的、长远的进展。

在最近披露的高校改革案例中,显然有更多的方式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无偿转让给地方国有资产,而不考虑交易对价,并通过行政手段实施校企改革,阻力较小,方便快捷。例如,山东大学于2019年12月30日宣布,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免费转让给山东SASAC旗下的企业。仅四天后,2020年1月3日,复旦华福第一股份(600624)宣布,公司控股股东复旦大学计划将公司全部股份无偿转让给上海市奉贤区SASAC以下企业,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在此之前,只有中山大学采取类似的方式将金奎大基因(002030,诊断股票)的控制权无偿转让给广州的国有企业,最早的披露是在2019年10月。

落实改革要求 资本市场高校系加速“瘦身”

在盛大华尔特和复旦华福的公告中,提到免费转校是为了完成校企改革。金奎大·吉恩在公告中还表示,免费转让的背景是中央政府全面深化高校附属企业的机构改革。三家上市公司都认为,自由转让有利于促进地方国有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资源整合,有利于双方的合作。然而,未来的发展能否实现双赢还有待实践的验证。毕竟,大学制度和地方国有资产制度有很多不同之处。学校和企业能否适应,地方国有资产能给上市公司多少支持,都是值得商榷的。

落实改革要求 资本市场高校系加速“瘦身”

校企改革的最新案例是在清华大学。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陈安科技(300523)于1月6日晚宣布,控股股东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转让其18.68%的股份,这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清华大学有大量的附属企业,控制着8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清华大学首批试点单位,学校各部门早就提出了相对市场化的校企改革方案,其中以同方股份(60万股)进展最快,CNNC转让21%股份64亿元原则上已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清华大学的校企改革主要有三个方案。一是以公开上市或公开征集受让方以及协议转让的形式减持大部分股份,从而丧失其控制权;第二,清华控股试图引进其他投资者到紫光集团实现联合控股,但最终失败,目前没有进展;第三,清华控股有意为蒂奇控股引入熊安新区管委会,使上市公司成为无主之物。

此前,高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达到约3000亿元,总资产近4000亿元。可以预见,随着校企改革项目的不断推出,这一规模将迅速缩小,高校将迅速减肥。

标题:落实改革要求 资本市场高校系加速“瘦身”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