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7字,读完约3分钟
说起剪纸艺术的起源,可谓是源远流长。至今大概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剪纸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利用各种薄片材料,通过雕、镂、剔、刻、剪等多种镂空雕刻技法,在金箔、皮革、娟锦、树叶等材料上雕刻纹样。随着汉代纸张的出现,剪纸艺术正式开始,并在唐代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宋代,剪纸艺术得到长足发展,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在现代以来,剪纸艺术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绘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传统剪纸后,出现了剪纸套色的艺术,走进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内的四楼非遗展厅的第一单元,映入眼帘的就是三幅剪纸套色的作品,来往的游客,都会驻足欣赏,流连忘返,仔细看才知内容,剪的是中国传统老百姓都比较喜爱的神话人物门神尉迟恭和秦琼,上方是关羽、关平、周仓。几经询问才得知此幅作品的作者,是一名剪纸套色艺术守护者,张书光。
此作品是张书光老师在2014年,捐赠给蚌埠博物馆的,在当时1993至1995年时,作品(剪纸清明上河图)(剪纸巨型门神)就相继被黄胄先生的炎黄艺术馆收藏,被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收藏,以及作品被上海世博会称为艺术名家荣誉称号,他剪纸技法独到,独特艺术的表现形式引起了很多艺术学者们的探讨,更有很多百姓们看到,直呼像是看到了古董一般。之所以每幅作品都栩栩如生,是因为他不仅是个剪纸艺术家,还是个新徽派画家。
据百度资料和与校方了解得知,张书光老师,1949年生,山东章丘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国画专业,在安徽省蚌埠市工艺美术学校当老师30余年,目前75岁的高龄依然对艺术有不懈的追求,在学校主讲中国历代的室内和陈设,中国历代服装,工艺美术史,等美术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原来,剪纸作品栩栩如生的原因,是每幅作品人物形态的背后,都是由张书光老师用国画的线描形式,进行绘画设计的,每幅人物的背后,都是他对历史的累积和沉淀。
年轻时曾出版专著《中国历代服装资料》(1990年出版)以及安徽新徽派画家丛书,入选人物个人画集,《张书光画集》(2005年出版),被安徽省经济委员会评为工艺美术大师。论文《论服装的民族化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一文1988年获安徽省服饰协会优秀论文奖,1989年以来多次在《安徽服饰》杂志上发表论文先后获得很多专项奖项。曾入编《世界名人录》、《中国民间名人录》、《海内外华人书画家辞典》、《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人才大辞典》等。
晚年的张书光老师,又被邀请到老年大学任教了两年,依然对剪纸和绘画艺术,孜孜不倦,生活朴素简单,期间又辅佐了学生办了剪纸艺术展,空余之下,也在忙着自己新的著作,准备在有限的生命中,把自己从教经历的一些趣事以及过往的知识分享给世人,在高龄状态下,还在坚守和升华中国传统艺术,希望有更多的艺术爱好者投身进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中来。
标题:张书光 ——剪纸套色艺术的守护者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cj/42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