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养老议题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关键挑战。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养老体系所承受的压力日益加剧,同时,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为积极应对这一现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适时推出,旨在减轻养老体系的负担,确保老年人享有稳定而高质量的生活,成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深入了解这一制度在山东省青岛市的实际运作情况及社会反响,山东中医药大学“昭昭青衿志愿服务队”于1月16日及1月20日,分别走访了青岛市的崂山区与市北区,组织开展了以“推进医养结合,搭建民生‘保护伞’”为主题的志愿服务与调研活动。
图 1拍摄于庙石村。王天慧供图
在冬日的暖阳下,团队成员们走进了庙石村,这里远离尘嚣,一片宁静祥和。他们参观了当地的茶园,虽然正值冬季,无法闻到那股清新的茶香,但茶园依旧绿意盎然,错落有致的茶树在寒风中挺立,仿佛在诉说着坚韧与希望。茶园周边的环境同样令人赞叹,青山绿水环绕,仿佛一幅动人的画卷。团队成员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也体会到了当地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此外,庙石村的养老环境也备受团队成员们的关注。他们发现,这里的老年人生活得十分悠闲自在,村里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设施和服务,让他们在晚年能够享受到舒适与安宁。
在庙石村,团队成员们深入村落,与当地的老年人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他们耐心倾听老人们的需求和心声,了解他们在养老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同时,团队成员还特别询问了老人们对于“第六险”(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通过此次交流,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图 2为团队成员调研记录图片。张乐琪供图
结束在庙石村的调研后,团队成员们聚在一起,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总结。他们发现,尽管“第六险”(长期护理保险)在保障老年人失能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乡村地区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大多数家庭的老年人在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失能风险时,仍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对此,团队成员们一致认为,未来在乡村地区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普及与宣传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失能风险,也能减轻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促进乡村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
图3为团队成员交流调研成果图片。张佳怡供图
完成庙石村的调研后,团队成员们的第二站来到了青岛市福山养老院。这里环境优雅,设施完善,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养老院负责人的陪同下,团队成员们参观了机构的内部情况,详细了解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作为中医药大学的成员,团队成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为养老院的老年人提供了免费的肩颈按摩服务。他们手法娴熟,温柔细致,为老人们缓解了肩颈的疲劳和不适。老人们脸上洋溢着满足和感激的笑容,纷纷对团队成员们表示感谢。在服务过程中,团队成员们还与老人们展开了亲切的交流,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给予他们热切的关怀和慰问。他们耐心倾听老人们的故事,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验,为老人们带去了欢乐和温暖。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医药大学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也为养老院的老年人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关爱,营造了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团队成员们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 4为团队成员和老年人进行亲切交流。张佳怡供图
此次“推进医养结合,搭建民生‘保护伞’”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实施现状,更让成员们看到了老年人在养老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需求。未来将期待养老事业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同时也期待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范围能够不断扩大,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这一制度的保障。通过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老年人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识度和参保意愿,志愿者们将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养老环境而努力。山东中医药大学“昭昭青衿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养老事业,为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爱与关怀伴随每一位老年人度过幸福的晚年时光。
图 5为团队成员庙石村合照。杨程晓供图
通讯员 王天慧
标题:推进医养结合,搭建民生“保护伞”——山东中医药大学昭昭青衿志愿服务队社会调查研究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cj/43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