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3字,读完约3分钟
□李湛,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8月17日,央行宣布合并贷款利率。这是2015年10月存贷款利率完全放开后,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第一,完善lpr形成机制有利于解决我国货币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存的“双轨制”问题,有利于提高利率传导效率,基本满足市场预期。自2015年10月以来,中国基准贷款利率基本保持在固定水平。同时,一些银行根据基准贷款利率设定隐性下限,导致货币市场利率向信贷利率传导不畅。完善低利率形成机制,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完成利率传导的“最后一英里”,降低未来贷款基准利率的重要性。此外,中央银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和国务院8月16日的常务会议上,也提到要完善lpr报价机制,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因此,央行公布的贷款利率整固计划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推出速度比预期稍快,这也表明政府急于通过市场化改革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其次,这种低利率改革并不等于全面降息,而可能是更不对称的降息。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新的低利率改革计划意味着整体利率下调可能存在偏差。如果央行想全面降息,可以直接采取降息措施,不需要改革低利率。根据中央政治局7月底的会议、中央银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和国务院8月16日的常务会议,低利率改革可能更多地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而抵押贷款利率可能不会大幅下调。因此,这种低利率利率改革更类似于不对称利率削减,而不是全面利率削减。
第三,此次低利率改革的影响可能是渐进的,未来可能会出台更详细的措施。新的lpr利率改革计划仅针对新贷款,现有贷款的利率保持不变。或许政府正试图将银行存款和贷款息差收窄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降至最低。目前,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贷款利率放开。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得银行收取存款更加困难。这种高概率将缩小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银行想要追求更高的回报,就应该提高风险偏好,对风险定价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一阶段,新贷款只适用低利率,这也可以减少目前大多数银行风险定价能力较弱时利差收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此外,此次lpr利率改革方案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期限品种较少,报价频率较低,mlf的交易对手主要是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如何有效监管lpr利率报价。因此,为了促进贷款利率市场化,增加贷款利率对信贷利率的影响,政府今后可能会出台更为具体的措施。
第四,利率并轨能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的,实质上是要加快结构性实质性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稳定和改善经济基本面。否则,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外需求不足、监管更加严格的背景下,很难提高银行的风险偏好和实体经济的融资意愿。
标题:李湛:LPR利率改革不等于全面降息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3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