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1字,读完约3分钟
在新股发行正常化的同时,创造良好的资本市场投资环境,净化市场生态成为当前监管的重点。在这103张罚单背后,它揭示了一个信号,即监管当局正在不断加大打击各种非法行为和执法的力度。
净化市场生态,监管部门将继续严肃对待资本市场的各种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截至8月19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共发布了103项行政处罚决定。与此同时,深圳证券交易所今年做出了62项纪律处分决定,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70%。
笔者认为,在规范新股发行的同时,创造良好的资本市场投资环境,净化市场生态已成为当前监管的重点。在这103张罚单背后,它揭示了一个信号,即监管当局正在不断加大打击各种非法行为和执法的力度。
近年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一直在对上市公司非法信息披露进行执法。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共查处上市公司非法信息披露案件170起,罚款总额2.0161亿元。被禁止上市的总人数为80人,问责对象超过1202人,包括董事、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共对113名责任人处以最高罚款,19起涉嫌刑事案件移交公安机关。
特别是今年以来,证监会查处了一批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的案件,如圣康美(600518,咨询股票)、*圣康德(002450,咨询股票)等涉及金额大、手段差、违法行为特别严重的案件。对这些案件的调查不仅使违法者受到惩罚并付出应有的代价,而且进一步净化了市场的生态环境。
同时,一线监管的有效性和威慑力也在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深圳证券交易所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中的违规行为共做出62项纪律处分决定。其中,22起涉及公开谴责,52起涉及通报批评,8名违规行为严重的责任人被公开认定为“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在处罚对象中,除了43家上市公司受到直接处罚外,深交所还对47名股东、202名董和3名年度审计人员负有直接责任或未履行尽职调查义务的行为进行了相应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当局在对资本市场的非法活动保持高度压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非法活动的成本,加大处罚力度。
据了解,正在修订的《证券法》进一步提高了处罚标准,增加了对欺诈性发行的处罚金额。同时,鉴于现行《刑法》对欺诈发行罪的刑期较短,中国证监会正配合立法机关修订完善《刑法》关于欺诈发行的相关规定,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包括延长欺诈发行的刑期和增加罚款数额,以增加相关犯罪的刑事责任,有效增加资本市场违法违规的成本。
此外,今年7月9日,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银行等八个中央单位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相关市场主体监管信息共享、完善科技板块注册制度试点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意见》,加大了对诚信主体的激励和对严重不诚信主体的惩戒力度,进一步加大了违规发行和信息披露关键责任人的失信成本。
可以看出,这103张罚单的背后,是监管当局的善意执法态度。无论是行政处罚、刑事责任追究,还是失信惩戒,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危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绝对“零容忍”,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付出应有的代价,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
标题:证券日报头版评论:103张罚单背后透露强监管信号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