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80字,读完约5分钟
要突出重点,强化优势,才能“留住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相当突出,这是人才聚集甚至聚集在一线城市而很少流入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流入二三线城市的人才能够安心在城市工作的问题,除了二三线城市自身应该做的事情之外,政府必须首先做一些事情,特别是加强和优化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工作,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确保人才基本上“与时俱进”。
目前,要实现人才基本能“随遇而安”的目标,我们认为政府至少应该关注并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二三线城市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缩小二三线城市的硬件差距。第二,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二、三线城市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二、三线城市实施异质竞争战略,着力壮大自身特色产业,逐步缩小一、三线城市产业竞争力差距。第三,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帮助二、三线城市培养优秀本地人才,解决二、三线城市因本地人才缺乏而急于引进本地人才的问题,解决流入二、三线城市的人才因难以融入城市生活而回流到一线城市的问题。
可喜的是,2017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快直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不仅表达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宏观调控的意识,也传达了规范人才自由流动的气魄。一方面,文件强调要引导高层次人才流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高校;另一方面,它强调不应该鼓励东部的大学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大学引进人才。虽然这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但在发布与控制、流动与制约之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相信,贯彻落实和进一步科学化这一文件精神,将对规范人才流动、优化区域人力资源配置起到积极作用。
二、三线城市要更加努力满足“高端”需求,为人才“来而留”提供保障。
发放补贴和户口是2017年这一轮“抢人战争”的主要特征,政策的力度也比以前强得多。据相关调查统计,只有49.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这种“抢人”政策“有吸引力”,而44.8%的受访大学生仍认为这是“一般”。由此可见,为了广泛招聘和有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心,仅仅采取发放补贴、开设账户等措施是不够的。过去,“北逃广州、深圳”,再“北返广州、深圳”的现象,基本上支持了这一判断。
为什么发放补贴和户口很困难或者没有效果?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就指出,人类有五种渐进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亲近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包括自我超越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激励人才的最佳思路和有效措施是及时满足人才不断“进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如果成长过程中对人才的“高级”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那么鼓励人才全心全意为组织服务的目标就难以实现。通过分析过去人才回流到一线城市的原因,二三线城市和政策研究者可以从需求规律和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深入思考其原因。
然后,二、三线城市应在抓好送补贴、送户籍等政策落实后,或在满足了“低”层次人才需求后,及时研究如何满足人才的情感亲近、自尊、自我实现需求、家庭工作、子女教育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有效措施,为留住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诚然,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只要我们有这个意图和行动,它肯定会及时发挥作用。
要突出重点,强化优势,才能“留住人才”。在这方面,杭州的做法值得关注和考虑。
近年来,杭州的人才流入率几乎高居二线城市之首。总的来说,杭州之所以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因为它有着靠近上海的地理优势、“天堂”的历史美誉,以及举办大型国际活动所带来的助推效应。然而,经过对杭州市的长期跟踪研究发现,在过去的十年里,杭州在努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的同时,始终坚持和践行着“我们”的理念,在不断探索中满足“先进”人才需求的有效措施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杭州已经建成了“梦乡”等一批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良渚文化村村民的食堂、会议室等具有人情味的场所,涌现出一批“挎包”等具有温度感的新创社区,成立了一批复杂的社会组织,既能满足群体形成的需要,又能促进政治、科学、媒体、商业的共同发展,并定期举办“市民体验日”活动,致力于增强市民对城市身份的自豪感。同时也是一个国际论坛,致力于汇集来自各个方面的人才,讨论如何提高城市质量...杭州的实践充分表明,通过满足人才的“高级”需求来留住人才的心是可行的。
不可否认,与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聚规模、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杭州也不例外。然而,杭州的实践充分表明,打破木桶定律的思维定势,试图寻找另一种方法使自己的“长板”足够长、足够结实,这也是一种思维和方法。
让人才“留住他们的心”,通过职业、政策、待遇和感情留住他们。既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情况。要改善客观环境对人才的硬约束,也要让每个人才对自己和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中央政府有必要为该局制定好计划,地方政府也有必要表现出诚意。总之,要使人才“守心”,就要突出重点,强化优势,弥补不足,上下功夫,各方面打好组合拳。(作者:谢志强,汪鸿雁中央党校社会学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资料来源:人民论坛网络)
欢迎关注锡克教,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标题:送补贴送户口仍不够,二三线城市留人才还需哪些努力?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