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2字,读完约3分钟

在现代社会,面对各种压力,人们需要通过娱乐来放松和缓解负面情绪。但一段时间以来,“恶搞”已经成为一种娱乐,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有些恶搞通过颠覆和重构经典作品、英雄烈士和重要历史事件来制造“笑话”和“笑话”。虽然不是所有的欺骗者都有主观恶意,但是仔细分析这些欺骗的本质就可以发现,我们绝不能“一笑置之”。

人民日报思潮之思:警惕通过恶搞来虚无历史

一些恶搞作品戏弄经典,诋毁英雄,制造出强烈的“讽刺”效果。欺骗似乎“与政治无关,而纯粹是娱乐”。然而,当恶搞者肆无忌惮地把他们的“得意之作”放在互联网上时,一切都可以被怀疑、开玩笑、颠覆和滥用的社会心态将继续滋长。当承载主流意识形态的经典作品和英雄烈士被恶搞,成为“习惯”中的“自然”时,恶搞的负面政治效应就会逐渐显现。

人民日报思潮之思:警惕通过恶搞来虚无历史

当恶搞的对象是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密切相关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和经典作品时,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命题将转化为“生动形象”和“扎根气”的话语,以特定的政治诉求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不断挑战和解构娱乐中的主流价值观、民族记忆和社会共同情感。

从恶搞英雄烈士和红色经典的所谓“作品”来看,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恶搞掀起波澜:一是消解忧患意识。恶搞以不可思议的逻辑叙述历史,不仅背离了历史真相,而且彻底消解了人们的忧患意识。第二,消解主流价值观。恶搞把英雄烈士和红色经典作为空洞的象征,然后赋予它们庸俗和庸俗的内容,这不仅破坏了历史记忆,也消解了英雄烈士和红色经典的当代价值。第三,鼓励任性的评论。恶搞以一种娱乐的方式展示所有的历史问题,制造“历史可以任意评判”的假象,起到暗示人们质疑国家历史记忆、淡化是非判断的作用。为了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我们不应该忽视欺骗的意识形态功能,而应该坐视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欺骗不断蔓延。为了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在恶搞中掀起波澜,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人民日报思潮之思:警惕通过恶搞来虚无历史

首先,善用法律武器。我国法律坚持保护公共利益的原则。《民法》的一般条款对侵犯英雄和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和荣誉的行为有明确的处罚,对扭曲表演图像和篡改他人作品的行为有版权法的处罚。此外,将颁布一项保护英勇烈士名誉和荣誉的特别法律。法律武器应该用来惩罚伤害民族情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危害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侵犯他人肖像权、名誉权和版权的恶搞行为。

人民日报思潮之思:警惕通过恶搞来虚无历史

二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主流意识形态不仅要积极回应群众的现实关切,在内容上反映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在表现形式上要符合群众的接受习惯。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创新文化产品生产,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大众文化并加以引导,使大众文化更具品味、风格和情感,少一些低俗、低俗和媚俗。

人民日报思潮之思:警惕通过恶搞来虚无历史

近年来,对历史虚无主义有许多批评和分析。然而,人们对侵蚀大众文化、通过恶搞影响大众历史认知、塑造社会对抗心态的“软”历史虚无主义仍然缺乏足够的警惕。当前,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需要警惕“软”的历史虚无主义,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抵制。

(作者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民日报(2018年4月25日07版)

标题:人民日报思潮之思:警惕通过恶搞来虚无历史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