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5字,读完约4分钟

1月16日,第二批16个国家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正式授牌。2016年5月6日,首批13个国家投资教育基地获批,中国共有29个国家投资教育基地,涵盖交易场所、自律组织、工商服务机构、全国性媒体和优秀企业。

这些基地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交易场所以外的公共服务,丰富了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方式和手段,为提高全民族的投资质量培育了社会土壤,对促进新时期资本市场的优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人数已达1.34亿。发展和扩大资本市场,必须从这个现实出发。除了由交易场所、证券期货公司、登记结算公司等专业服务机构组成的交易系统外,由中国证监会、交易场所和行业协会组成的监管系统维护投资者的交易秩序,还需要建立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学习知识、交流经验、舒缓情绪、提高能力的服务。

媒体:提升全民族投资素质 需要“接地气的大学校”

这种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体系应该成为中小投资者的“家”,成为新投资者的“起点”。进入市场的投资者在开始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这是老投资者的“加油站”。进入市场的投资者在这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是理性投资者的“集结地”。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高理性投资和专业投资的质量,不断扩大市场发展的正能量。已建立的投资者教育基地,加上其他投资者保护设施,构成了这样一个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体系。

媒体:提升全民族投资素质 需要“接地气的大学校”

建立投资者教育基地的初衷是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教育服务场所。现在看来,它的功能和实际效果并不仅限于此。投资教育基地在为投资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在凝聚社会共识、放大资本市场建设合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建立了27年。投资者形象和资本市场存在缺陷,社会评价存在差距,客观上形成了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孤岛现象”。通过建立国家级投资者教育基地,以完全公益性的方式开展投资者教育、咨询和宣传,可以在全社会起到表率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关注中小投资者成长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消除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孤岛现象”。

媒体:提升全民族投资素质 需要“接地气的大学校”

目前,29个国家投资教育基地主要由交易场所、自律组织和商业服务机构设立,部分媒体、企业和学校参与其中,体现了“让证券期货行业走向社会”和“让社会力量走向证券期货行业”的战略意图:

一方面,通过该平台,证券期货行业各单位投入资金和教育资源,拓展投资者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成熟理性的投资者团队。同时,他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投资者的想法和需求,吸收社会意见,更好地改善市场服务,进行业务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证券期货行业的发展,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事实上,一些教育基地通过展示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和改革发展的成就,为社会了解资本市场打开了一扇窗户。

媒体:提升全民族投资素质 需要“接地气的大学校”

“两个趋势”将有助于更多人了解资本市场,凝聚共建、共管、共享的市场力量,为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参与资本市场建设的力量越积极,具备资本市场素质和现代投资(000900)素质的人就越多,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就能实现更良性的互动发展。

建设强大的资本市场,不仅需要推进“硬体系”,即法律体系、市场体系、监管和执法体系,还需要推进“软体系”,即理论支撑体系、信息传播体系和主体培育体系。我们经常谈论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和提高监管效率,但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都需要同时提高投资者的素质。随着投资者素质的提高,基础制度建设将会更加顺畅,监管工作必然会事半功倍。

媒体:提升全民族投资素质 需要“接地气的大学校”

从资本市场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投资者教育基地的建设本身也是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教育投资基地是“落地大学”,是保持理性土壤、培养理性投资者、提高全民投资质量的主要渠道和阵地。该项目长期未启动,相关制度仍需不断完善,但其潜力和作用不可低估,必须持续。

标题:媒体:提升全民族投资素质 需要“接地气的大学校”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