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59字,读完约8分钟
在各大中央媒体和网络媒体集体发表意见,网民对大量群众进行谴责和批评后,“甘肃省扶贫高速公路偷工减料,即使整改也刷了漆”的事实得到了积极回应。
事件
事件的具体细节将不再重复。请参考昨天的推文(点击此处阅读)。简而言之,甘肃省一条总投资近16亿元的扶贫“折叠”公路(折川桥)被媒体曝光偷工减料,隧道原设计中的“双层加固”施工后变成了“单层加固”。如果需要纠正它,这将是敷衍了事,它将是刷涂层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这条新闻的调查中,央视记者也多次碰壁。找到公路局,公路局说它无法管理它;当我找到运输部时,运输部说我应该去找交警,甚至给出这样的结果——
上面的领导说这件事已经接到了,所以你想留下就留下,不想留下就离开,去公路局或者其他单位。
在被媒体曝光后,甘肃省最终对这个问题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据媒体报道,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彪就此事作出指示:
“这是一个典型的不作为、缺乏责任感、官僚作风和严肃的衙门作风的例子。现在,经过三个命令,五个要求,要转变工作作风,不推诿扯皮,正确对待各方监督,我们必须认真负责,责成交通部党组立即安排检查现场,全面整顿公路隧道问题,向省委、省政府作出深刻的检查。省监察委员会启动了问责程序,省政府正式回复了中央电视台,表明了我省的态度和真诚接受监督。”。
各种整改工作也正在抓紧进行。在当地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组,调查项目设立、建设、资金和管理的全过程;在交通管制的基础上,安排专人24小时引导车辆,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们出行的方便和安全;邀请交通部检测中心专家到现场对原维修加固方案进行技术论证,进一步充实完善整改方案;同步并明确整改内容、质量标准、施工进度等。
同时,省交通厅党组接到指示,要在昨天处理6名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对省委、省政府进行一次深入检查,同时要尽快严肃处理其他相关人员。此外,甘肃省还启动了问责机制,重点从三个方面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工作作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信访督办工作,严格查处不作为、责任缺失、官僚主义、衙门作风等作风问题。
问题
官僚主义是一个老问题,不是新问题。任何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东西;革命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开展反官僚主义运动,十八大以来也是“一贯”的。官僚主义必须不断地“改革”、“取缔”和“反对”,无论是从中央政府的禁止和政令畅通的需要,还是从“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理念出发。
从这一事件的出现、酝酿和爆发到舆论,很明显地方行政生态出了问题。
坦率地说,根据叔叔岛多年的现场研究经验,工程质量问题在各地发生并不少见。但是,十八大以后,在整风过程中,很少出现敷衍和推卸责任的情况。
从行政系统的运行逻辑来看,这一事件暴露了其背后的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行政惯性太强,相关部门和官员敷衍了事,闪烁其词,显示出行政体制最糟糕的一面。
诚然,官僚主义天生是惰性的,它习惯于一步一步来。所有部门总是希望利益最大化,责任最小化。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公路局作为一个行业监管部门,在传媒曝光后,也是被动行事,仍然推卸责任。可以想象,在有关官员眼中,如果官员们正式“一步一步履行职责”,组织一个调查组,出具一份调查报告,事情就会结束。这是官僚主义“推卸责任”的典型逻辑,是钻官僚主义的空子。
第二,行政效率低。问题不在于普通部门职责不清,而在于责任单位履行职责不到位,这种情况很少见。不可否认,由于部门权限有限等原因,组织公路局领导的联合调查组是不称职的,但这不能成为其被免职的理由。正常情况下,如果公路局不能有效行使职权,可以申请上级部门和主管领导的干预。很难指责拖延甚至处理事情。
第三,政府对媒体采访的反应很差,在处理上访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表现出权力的傲慢。无论如何,在记者调查的过程中,交通部安排保安接待来信来访,让信访部门的领导宣布处理结果,这是太狂妄了。
特别是,随着舆论监督和信访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地方政府的实践表明,地方政府的应对能力需要加强。
生态学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行政生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内部生态是指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权力运行领域的权力和责任分配;第二,外部生态是指政府、市场、社会和媒体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
从这个角度来看,地方政府的内外生态是不够正常的。
从内部生态的角度来看,如此大而明显的政府违约问题连绩效部门都找不到;即使有一个负责任的单位,它也会千方百计推卸责任。这说明相关部门和领导缺乏责任心,也说明其政府机构的权责关系需要理顺;
从外部生态角度看,行业主管部门不能有效监管行业问题,这不仅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原因,也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正常的原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地方行政系统对群众的抱怨和舆论的监督如此缓慢,甚至故意拒绝,这表明地方政府机构既没有意识到政府的回应是行政的内在要求,也没有意识到加强与社会和媒体的互动是避免行政惯性、提高行政效率的唯一途径。
事实上,如果我们扩阔视野,便会发现大部分地方的政府机构已形成清晰的问责机制。因此,事故发生后,他们可以在舆论监督等外部压力的传递下,迅速将公众关注的一般性“问题”提升为“事件”,并加大处置的力度和速度。
这不仅得益于外部压力的传递,也得益于官僚体系内部处理问题的顺畅机制,如监督和公开群众投诉。例如,在接到报告或投诉后,即使有“懒惰政治”的想法,一般的上级领导也会迅速处理,以避免陷入火海。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官僚体制往往具有自我封闭和自我保护的自然属性,它会尽最大努力避免外部力量的干预,如舆论监督。然而,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逆转的。然而,这种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这表明地方政府的监督体系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为什么?也许它被官僚主义的惰性所吸收。毕竟,直到中央媒体介入并大规模曝光,地方政府才真正“感动”。
改善
改过不嫌晚。虽然这次事件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挽回的,但吸取惨痛的经验教训,借此机会改善当地的行政生态,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此类事件后的进一步行动。
在叔叔岛看来,为当地人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有效地动员官僚体系。
中国是一个政治与行政相结合的国家,行政行为往往具有许多政治功能。普通人正是从相关部门和官员的具体管理中感知人民政府的职责和道德。经验表明,在许多情况下,为了行政的政治内涵,各级党组织可以打破行政部门的常规运行模式,加快其运行速度,从而克服官僚主义的惯性。
我相信大家都有经验:很多行政事务一旦成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就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有关部门和官员不会把它们当作普通的行政事务。
就这件事而言,这件事清楚反映出当地的官僚制度过于惰性,日常运作缺乏动员。这导致了有关部门和官员的麻木不仁,以及在处理事务时的推诿和搪塞。此外,地方对媒体的态度也反映出地方官僚体制过于自我封闭,不善于利用媒体监督来改善行政生态。
如今,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公开媒体监督,甚至主动通过电视问政,实现了监督向作风转变的目的,这不仅培养了政府机构应对外部监督和需求的能力,也以一种微妙的方式改善了政府机构的日常运作。
说实话,如果当地政府能够对这一事件有所借鉴,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对不作为、不负责任、官僚主义、衙门作风等作风问题进行严格查处,使计划能够有序、持续地进行,这可能是改善当地行政生态的一个契机。
我们常说危机迫使改革——这是“危机”一词中“机器”一词的真正含义。
正文/陆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
标题:侠客岛:甘肃官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