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1字,读完约3分钟
地方政府和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应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引进真正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巨大创新潜力的人才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深入,近年来,许多地方和高校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科技人才。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一种警惕的倾向:只要对方有“两院院士”、“千人计划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帽子”,往往不审视自己目前的创新实力和未来的创新潜力,急于引进,优先给予高额的资金支持和优厚的生活待遇。
重视人才,不惜一切代价吸引人才是可以理解的,但需要考虑的是:“帽子”和“衬里”(能力)是完全一样的吗?“帽子”越大,技巧越强?
事实上,在这些“帽子”的背后,大部分都是中国为了招募国内外学术精英、培养高层次学术带头人而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这些人才工程的实施,吸引了大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回国创新创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至于“两院院士”,他们代表了中国学术界的最高荣誉,所有获奖者都有很高的科技成就。因此,在“吸引人才的大战”中,这些“帽子”被各方追逐是合理的。
然而,科技人才评价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地用“帽子”来谈论英雄。因为,那些评判这些“帽子”的人往往是优秀的人才,而那些失败的人不一定是不称职的。一些“帽子”,如“千年青年人才计划”,旨在吸引海外有前途的年轻人。近年来,优秀海归人数逐年增加,在中国培养的高层次青年人才数量也迅速增加。他们中的一些人和那些戴着“帽子”的人一样强壮。对这些人的评价,如果仅仅用“帽子”来衡量,将不可避免地带有偏见。
其他资深科学家都已经老了,而“帽子”主要是基于年轻时取得的成就。任何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前沿探索还是技术开发,积极的思维和充沛的体力是取得伟大成就不可或缺的。结果表明,科学家创新的高峰期在30岁至55岁之间,此后很少有科学家能取得伟大的原创成果。
因此,“以人为本”,只看“帽子”而不看“衬里”,有很多弊端。如果让“带帽子的人”的趋势蔓延,很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地方政府和高校引进人才,要么是为了提高创新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要么是为了提高学科水平,更好地培养人才,产生更多的优秀成果。因此,坚持什么样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科技人才来说,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应该是他们目前的创新能力和未来的创新潜力,而不是简单地看“帽子”。正如对成果的评价不能简单地“数论文”,对科技人才的评价也不能简单地看“帽子”,而应该看“帽子”和“里子”。只看“帽子”,不看“衬里”,无疑是本末倒置,混淆了科技人才的评价标准。这样不仅违背了引进人才的初衷,而且助长了重名轻实、出人头地的不正之风。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科学家冷静下来,集中精力进行科学研究,以寻求原创性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的突破。如果“以人为本”盛行,可能会使一些年轻科学家优先考虑那些“短而快”的项目,以便尽早发稿,多发论文,然后尽快戴上“帽子”,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结果,科学家们很难冷静下来,更不用说专心于科学研究和十年磨砺他们的剑了。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地方政府和高校要牢记引进人才的初衷,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引进真正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巨大创新潜力的人才。
《人民日报》(2018年5月7日,第20版)
标题:重“帽子” 更要看“里子”(科技杂谈)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