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0字,读完约4分钟
流行语的生命力不在于它是否能吸引注意力或让人发笑,而在于它是否创造了社会价值,是否能经历时间的沉淀
偶尔,一些流行的词汇会变得热门。“世界如此之大,我想看看”,讲述了许多人对诗歌和距离的尴尬;身体中爆发的“野性的力量”点燃了许多人挑战自己的“小宇宙”;“新四大发明”带来了“第二次杀人”、“擦脸”、“抢红包”、“高铁之旅”等一批热门词汇……这些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发展进步,也反映了人们的精神气质。
语言是交流信息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它影响着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实验:六个专业摄影师拍摄同一个人的肖像,但是他们得到不同的身份信息。为了“准确传达”这样的信息,这六幅画像完全不同。有时,即使它只是一个语言标签,人们很容易先入为主,然后对人们的情感和想法做出反应。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一个词汇背后,往往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只是热衷于简单粗暴地“贴标签”,传达极端情绪,使用夸张的表达,渲染消极或焦虑的心态。如果这些词汇被滥用,将不可避免地对社会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有些人用“杠杆”来描述在每一个转弯处推杠的情况,但如果他们在生活中只有不同的意见,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他们就被称为这样,难道他们不会被冤枉吗?例如,有些人用“积极的失败者”来指那些喜欢为自己设定目标但永远无法实现的人。如果他们仅仅停留在戏弄或自嘲的层面,那么斗争的意义该如何定位呢?事实上,无论是“看不见的穷人”、“躲躲闪闪的抑郁症”还是“言语渣滓”,这些网络热词看似嘲讽,但实际上它们通过负面标签的方式传达了焦虑,无意中放大了一些不太大的负面情绪。
传播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沉默螺旋”,意思是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少数或容易被批评时,他们会选择沉默来防止孤立。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对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学者提出了“反沉默螺旋”现象:一旦“自己的意见”、“片面理解”和“表面意思”,在“每个人都有麦克风”的情况下,就比以前更容易传播。一些网络流行语变得流行,仅仅是因为它们抓住了人们对困难遭遇和负面情绪的替代感。我们需要意识到被情感所困的判断是不可信的,被贴上标签的生活是不能被爱的。更重要的是,就像短暂的雨天不能反映一年的气候一样,一两句情感的热词也不能勾勒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全貌,也不能给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精神动力。
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不在于能否吸引注意力或让人发笑,而在于能否创造社会价值和体验时间的沉淀。从“任性”一词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剑指权力运用的混乱;“亚太经合组织蓝色”来之不易,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于是,“工匠精神”的流行有增无减,一系列优惠措施出台...这些经久不衰的流行语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具有有效、有用和有趣的特性,不仅反映了时代,也促进了时代的变迁。然而,那些带有负面价值取向的流行语却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在大浪淘沙后被遗忘。
从20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到90年代的“下海”,到21世纪后网络技术带来的新词大爆炸,再到流行的流行语,都经历了广泛传播、不断打磨和沉淀的过程,最终成为一种时代的书写。如果把语言比作城市,那么这些流行语就是城市建设中的砖块和瓦片。祛除热词负面能量的寒霜,让流行语成为正面能量的载体,让这门语言的花园更加美丽,让这门语言的城市更加繁荣。
人民日报(2018年6月6日05版)
标题: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人民时评)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