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6字,读完约5分钟
6月,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购买价格”指数明显反弹,表明通胀数据将触底。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通缩将很快被通胀所取代。通货膨胀压力来自需求的扩大,其背后是国内社会融资规模的高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经历了第一个拐点,从今年第一季度的“应对危机的极端宽松”到第二季度的“正常宽松”,导致利率水平触底反弹。
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将迎来第二个拐点,从目前的“正常宽松”到“适度宽松”,这将对利率带来更大的上行压力。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带来了明显的通缩压力。受疫情影响,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率从今年1月的0.1%降至5月的-3.7%。同期,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率也从5.4%降至2.4%。尽管cpi数字仍明显高于0,但主要是由生猪价格推动的,与经济形势没有密切关系。剔除食品价格因素,今年5月非食品类cpi同比增速降至0.4%,距离通缩只有一步之遥。
领先指标表明通货紧缩将很快被通货膨胀所取代。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的“采购价格”子指数是ppi的领先指标。今年6月,“购买价格”指数从今年4月的低点大幅上升至56.8%,为2018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购买价格”指数的明显上升表明ppi即将触底,表明通胀压力正在上升。(图表1)
当前的通胀压力来自需求的扩大。在制造业pmi的分项指数中,除“采购价格”外,其他分项指数的低点出现在今年2月,只有“采购价格”指数的低点出现在4月。这个时间差值得思考。今年2月,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中国经济供需疲软,pmi中代表供给的“生产”指数和代表需求的“新秩序”指数均大幅下降。在供需疲软的背景下,2月份的“购买价格”指数显示出稳定的趋势,没有其他分项指数下降得多。此后,随着工作的恢复,生产活动恢复得比需求快,从而在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形成通缩压力,导致3、4月份“购买价格”指数大幅下降。然而,在5月和6月,当“购买价格”指数明显反弹时,生产活动明显没有再次减弱,“购买价格”指数的上升只能用需求扩大来解释。(图表2)
按行业分列的Pmi数据也显示,需求驱动的通胀压力正在上升。今年6月,制造业pmi指数体系涵盖的15个制造业中,11个行业的“产出”和“购买价格”均超过了50%的扩张和收缩临界点,进入扩张区间。目前,在行业层面上,“生产”与“购买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通胀压力确实来自需求方——供给收缩导致的通胀将呈现出“生产”与“购买价格”之间的负相关格局,而不是当前数据中的正相关。(图表3)
历史经验表明,社会融资的高增长肯定会推高通胀和房价——这一次也不例外。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中获得的融资总额,相当于实体经济名义购买力的增量。过去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社会福利的高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通货膨胀和房价上涨。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17.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万亿元。这一增长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自然会推动实体经济需求的扩张,从而最终推高通胀和房价。(图表4)
今年4月,货币政策度过了第一个拐点。今年4月,国内货币政策从今年第一季度的“危机应对极度宽松”转变为第二季度的“正常宽松”。尽管它们都是“宽松的”,但前者几乎只有稳定市场的目标,这带来了大量的流动性。在2月和3月,当疫情冲击经济、市场充满恐慌时,这种政策态度是恰当的。在第二季度,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和市场恐慌情绪的下降,货币政策应回归到考虑多重目标的正常状态,同时考虑市场稳定和其他风险,如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杠杆交易、房价和物价。与“危机应对中的极端宽松”相比,这种多目标考量下的“正常宽松”意味着流动性的减少,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的边际收紧。因此,自今年4月以来,银行间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利率均已触底反弹。(图表5)
货币政策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第二个转折点。随着通胀和房价压力的上升,货币政策应该在今年下半年迎来第二个转折点——从目前的“正常宽松”到“适度宽松”。央行将更加关注社会福利高增长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并对社会福利的增长施加更强的约束。在跨过第二个拐点后,国内利率水平将面临更强的上行压力。
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徐高:从通缩到通胀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