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7字,读完约4分钟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佳“路径”无疑是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其中,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是完善枢纽功能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你想发财,先修路”。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佳“路径”无疑是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其中,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是完善枢纽功能最重要的一步。
6月3日晚,为建立转让上市机制,规范转让上市行为,协调合作不同上市路径的制度规则,做好监管衔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市公司转让上市指导意见》,允许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自主做出转让决策,自主选择交易所和行业。笔者认为,一方面,转移机制有利于满足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可能发生变化的融资和资本运营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源有效投资于符合金融支持和产业导向的领域。
首先,开辟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转移路径是响应“在资本市场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要求,资本市场的制度供给。
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该政策始终充满了对资本市场发挥和增强其枢纽作用的期望。在2018年10月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第十次专门会议上,首次提出“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今年4月7日,财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再次强调了这一点;5月15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上表示,“要提升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更好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显然,资本市场要想发挥其关键作用,还需要理顺自身的生态循环。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中,科技股、创业板和创业板都是有机的组成部分,相辅相成,有序衔接。如果类比基于产业链,多层次资本市场就是为企业直接融资和资本运营提供服务的产业链。这些部门坚持各自的定位和错位发展,是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同时,这些部门必须相互合作,以保持产业链的内部流动性。因此,即将推出的平稳过渡机制看似只是新三板与两个试点板块(科技板块和创业板)之间的一座“廊桥”,但实际上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向更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迈出的一大步。
其次,转移机制的建立是资本市场对企业发展需求的必要回应,也是真正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一步。
资本市场之所以多层次地呈现给企业,是基于中国经济结构的需要和中国企业的发展特点。正如人的成长应该经历从儿童到青少年甚至成人的渐进过程一样,企业的良性发展也应该经历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多数企业在特定时期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
在我看来,最好的支持不是在一个时间点提供大量的资本,而是能够伴随企业一路成长。即使当企业的发展已经积累到数量变化时,“下一站服务”已经在等待了。
举例来说,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如果一名乘客发现他需要在有足够座位的直达车上更改和延长目的地,他的最佳选择显然是办理相应的手续和补足车费,而不是回到出发地买票、检票和再次上车。多层次资本市场也是如此。如果资本运营的需求因企业发展而发生变化,最好的选择是满足新行业的上市门槛并实施转让,而不是“退市——整个过程的重新审查”。毕竟,转让上市属于证券交易场所的变更,不涉及公开发行股票,也不需要稀释股份。它可以降低上市成本,方便中小企业直接融资。
第三,顺畅的转移机制不仅是企业的融资,也是资金在整个资本市场的流通。
在去年新三板全面改革开始之前,“流动性不足”是新三板市场最大的焦虑:一方面,优质企业上市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资金参与新三板交易的意愿不足。此外,新三板一直是由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机构投资者投资的重要前提是有一个平稳的退出机制,实现一定的财富获取感。这种转移机制不仅为资本的进入和退出铺平了道路,也使机构等投资者增加财富成为可能。因此,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畅通后,股票型基金可以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生态中实现快速流通,提高资本效率;增量资金也愿意从不同途径涌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的服务能力。
道路渗透可以带动沿线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的“渗透”。我相信,在转移等资本市场基本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优化的推动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成为各种市场主体发展的坚实依托,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标题:证券日报头版评论:转板规则“贯通”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