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9字,读完约5分钟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描述新冠肺炎肺炎疫情时表示:“现在需要的是事实而不是恐惧,需要的是科学而不是谣言。”从某种角度来看,打赢人民战争、全面战争和抗战防疫与每个人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理性的民族心态密切相关。

科学素养是指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倡导科学精神。

疾病总是伴随着人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只要人类正确使用科学武器,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命成本。无论是非典、甲型流感还是新冠肺炎肺炎,我们对它们的科学理解都有一个过程。最近,中国-世卫组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的联合调查报告发布。据报道,新冠肺炎肺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根据现有证据,空航空运输不被认为是主要的运输方式。

【战“疫”说理】疫情为镜,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不言而喻,要战胜一种新病毒,有多少挑战和障碍是未知的,而不是已知的。显然,解决关键问题和纠正各种谬误是必要的,因此理智战胜恐慌也是迫切的。自疫情爆发以来,从“吸烟和饮酒可以增强防疫能力”、“打开暖气或空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到“燃放鞭炮可以清除有毒气溶胶”,这些典型的虚假信息很容易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不仅使公众难以辨别真伪,而且影响了人们的防疫习惯。

【战“疫”说理】疫情为镜,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对于公众来说,当他们看到大量热门信息时,他们不妨冷静地想一想:信息源在哪里?内容有多可靠?这符合基本常识吗?多方验证、同理心、理性判断、谣言和误导不会轻易把我们引向沟渠。害怕未知和对流行病的恐慌是人类的天性,但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成为谣言的放大器和“无意”中“伪科学”的“传承者”,给常识的雪崩增加一片雪花。

【战“疫”说理】疫情为镜,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意味着遵守社会秩序,尊重公共利益,不损害他人的权益。

尽管新的冠状病毒尚未被完全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是物理隔离。在非常时期,对于普通人来说,“呆在家里”也是一种责任。不给国家添麻烦,保护自己就等于保护别人。正因为这种考虑,有些人放弃了家庭团聚,有些人压抑了打电话给朋友和朋友的愿望,有些人戴上口罩,做好了“全家总动员”的保护工作,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疫情的预防和控制。

【战“疫”说理】疫情为镜,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然而,也有一些人无视防疫和控制的要求,顽固地拒绝戴口罩。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极端的情况:一些人在地铁站戴着面具侮辱和劝说警察;有人被说服用刀伤害社区安全官员,因为他没有戴面具;甚至有些公务员拒绝戴口罩,与社区保安发生争执,态度傲慢...这些劣等行为不仅阻碍了疫情防控的大局,也违反了相关法律,也暴露了少数人缺乏科学素养。

【战“疫”说理】疫情为镜,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还直接影响到社会环境。不要用“我没有被感染”这样的话来麻痹自己。在疫情严重复杂的时期,最重要的不是“证明自己无辜”,而是用实际行动保护自己和他人。当你戴上面具,信任就会挂在你的脸上,别人也会给你同样的信任。

科学素养意味着健康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敬畏自然。

这种流行病无疑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但许多医学专家开出的“好药方”,如“勤洗手,多开窗”,却是如此简单,以至于我们难以相信。然而,即使是最简单的科学也是科学。抗击这一流行病是人类与疾病之间的斗争,也是一场革命,是人类与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之间的竞赛。如今,我们不再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漠不关心,比如随地吐痰。我们不再忽视一些健康知识,如勤洗手和多锻炼。我们开始反思一些饮食方法,比如杀死野生动物,愿意吃喝...

【战“疫”说理】疫情为镜,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有些人热衷于吃各种野生动物,这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容易感染人畜共患传染病。许多人在想:我们的生活方式应该做些什么改变?我们应该提倡不加区别地吃野味是不文明、不健康和不道德的观念。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引导公众摒弃食用野生动物的不良习惯,从文化传统和饮食习惯方面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战“疫”说理】疫情为镜,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就吃饭而言,围着桌子吃饭是中国人心中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我们习惯了一起吃饭,但是筷子真的打开了细菌传播的大门。有人建议,无论是在外面吃饭还是在家吃饭,都应该使用筷子和勺子,这有利于从源头上切断疾病的传播。疫情给每个人都上了一课,我们应该借此机会主动在意识层面上淘汰旧的,更新新的,重塑个人卫生习惯。

【战“疫”说理】疫情为镜,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病毒是人类最古老的敌人,人类与病毒的斗争将持续很长时间,心灵平静的时代还远未到来。在非常时期做非常的事情很容易,也很容易得到结果。但是如果我们想把这种不寻常的行为变成一种行为习惯,恐怕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在我们的社会心理学中,一直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治愈伤疤,忘记痛苦”。以疫情为镜,我希望这次形成的记忆会持续更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紫芳先生)

【战“疫”说理】疫情为镜,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供提交,原创评论和理论文章可发送至cepl#ce(#改为@)。详情请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文。

相关评论:中国的实力凸显了大国的作用

正确认识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统筹规划,依靠共同努力,打赢全面抗击传染病的战争

标题:【战“疫”说理】疫情为镜,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