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7字,读完约4分钟
昨晚,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届科技创新板上市委员会和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的候选人名单公布,自然引起了人们的讨论。
昨晚,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届科技创新板上市委员会和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的候选人名单公布,自然引起了人们的讨论。
土炮并不罕见
总体而言,上市委员会的候选人主要是法律、会计等专业人士,而咨询委员会的候选人主要是以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家,并与投资机构和监管机构相匹配。
重点是上市委员会还应突出其成员的科技地位,否则将成为一个以标准化审计为特征的审批制度。
事实上,作为一项备受期待的资本市场改革,无论第一届成员名单是如何设立的,都会引发争议和唾弃,这并不奇怪。
经过仔细分析,我认为候选人名单基本上反映了科技局的定位和注册制度的意图,哪个更合适。
两个委员会之间的权力下放
不久前,我写了一篇文章,说科技创新委员会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渐进式改革,是“生产关系”的改革。与批准制度下的独立选举委员会相比,登记制度具有分散的结构。
上市委员会只承担部分职能,公司能否上市是咨询委员会、上海市委、中介机构和投资机构公开遴选的结果。每一个层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责任,每一个环节都不是上市的“必要和充分条件”,而只是一个必要条件。
具体来说,科技局在“三个面向”的指导下进行定位,为更多的科技创新服务,这是其基本点。
但是,哪些技术属于前沿技术类别,哪些公司属于这一类别,这个目标由咨询委员会来判断。如果你属于这个目标范围,你可以申报科学技术委员会;如果你不属于它,你不能申报科学技术委员会。
咨询委员会只对目标范围负责,当然会对它是否是伪科学发表意见。但是,该咨询委员会并不负责公司最终能否取得理想的研发成果,研发成果能否顺利引入市场,以及引入市场后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非常符合科学家的风格,这也是咨询委员会大多数成员都是科学家的原因。
就上市委员会而言,有必要根据前端审计部门的审查结果,对照科技委员会的披露要求和规范要求,审查其是否符合上市要求。
众所周知,世界上为上市公司ipo服务的中介机构由投资银行、会计师和律师组成。因此,该委员会的成员更多地从法律和会计等相关人员中挑选,然后与投资和监管部门的成员相匹配,这并没有错。
否则,它将不愿让太多的科学家理解会计和法律语言,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同样,上市委员会也更关注企业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以及是否符合上市要求。它不判断公司是好是坏(但如果发现公司有财务舞弊等行为,应尽力给予明确的判断),并不对发行市值和能否成功发行负责。
货币投票权
即使在上海市委批准和中国证监会成功注册后,该公司能否顺利上市仍不确定。
发行的市值是否符合申报的最低市值标准,由投资机构通过询价和战略配售的方式进行表决。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投资机构的研究人员和投资者都是上市成员。他们不仅要对企业的目标和标准化做出总体判断,还要对R&D是否成功、技术是否领先、技术进入市场后的经济价值以及未来企业的主要风险做出实质性判断。
在这个判断过程中,它既不是由几个人通过几票的制度,也不是由主席领导的合议制度,而是用真钱定价和支付账单的制度。
最后,即使公司成功上市,它是否能长期留在资本市场并利用资本市场的发展,市场也会给货币投票,所以我就不在这里详述了。
注册制度更加严格
因此,在分权体制下,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实际上面对的是更多的成员,它们应该用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视角,以详细的信息和适当的披露来征服“成员”。这个负担并不比简单地处理两个预审员和七个审批委员会成员的审批系统容易。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对上市委员会名单的疑虑,在于这个架构能否承担“注册制”的沉重责任,是否会重走“审批制”的老路。我想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但是,通过与审计委员会的组成结构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上市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兼职成员,兼职成员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实际上更适合按照是否按要求披露、是否符合上市要求等硬性标准来判断。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更倾向于“注册系统”而不是审批系统。
事实上,我可能更倾向于从审计部门的询问问题中找到答案,而不是人们关注的成员名单。科学和技术委员会的审计过程是电子的,完全透明。对于审计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关注充分的信息披露,或者判断公司是好是坏。
无论如何,面纱会立即揭开,我们很快就会有答案。
标题:高凤勇:科创板应该有什么样的“两委”委员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