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0字,读完约3分钟
春节期间,笔者去河北省保定市探亲,发现亲戚家的煤炉被天然气炉和壁挂炉代替取暖。亲戚告诉我,以前是米、油、盐、酱、醋茶,但现在“柴”已被“气”所取代,“气”成了打开门的七样东西中的第一样,这是极其缺乏的。
一旦一种产品成为必需品,它肯定会带来巨大的发展,天然气也不例外。近年来,中国天然气消费量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自去年11月天然气消费高峰以来,中国天然气消费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截至1月20日,累计天然气消耗量超过6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以上,居所有能源产品之首。
高需求增长也会带来压力。近年来,如何确保人们能够很好地利用天然气已经成为政府非常关注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因此,负责全国70%天然气供应的中石油(601857)几年前就开始了冬季天然气供应保障,就像铁路部门的春节保障和电力部门的夏季高峰保障供电一样,以避免天然气短缺甚至燃气短缺。
由于多方努力,中国的天然气供应总体稳定,但在某些年份也存在紧张局势。尤其是去年年初,由于需求过度增长,全国许多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燃气短缺”,一些地区的居民甚至不得不“在错误的高峰期做饭”,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那么,中国天然气短缺的主要矛盾是过度消费还是供应不足?我们应该关注开源还是应该强调节流?
虽然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迅速,但目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仅为7.5%,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比重约为30%,世界平均水平超过20%。这表明中国天然气消费水平不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从历史上看,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就越大。据权威机构预测,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将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增长。到205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将从23.5%增加到27.5%,取代石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无论从国情还是从世界发展趋势来分析,中国的天然气产业可以说是方兴未艾,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近年来,中国在增加天然气供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勘探开发到储气库建设,从西气东输等大型管道的布局到最后一公里的城市管网建设,政府和相关企业的投资高达数千亿元。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淘汰了煤炉和柴火炉,使用清洁方便的天然气。在一些重点城市,为了减少空气污染,甚至集中供热也使用天然气。
即便如此,天然气仍是一个短板行业。近年来,中国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的进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去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超过1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1%以上,对外国的依存度从去年的不到40%突然超过45%,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天然气管道和储气库的规模明显不足;天然气管道网的最后一公里远没有覆盖广大的农村地区。与此同时,随着天然气进入千家万户并成为必需品,有必要增加投资,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
一项投资,只要能弥补其不足,造福人民,就会受到人民的欢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天然气就是这样一个领域。
(作者是本报经济社会事务部记者)
标题:人民日报:天然气产业方兴未艾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