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3字,读完约4分钟
年终和年初,许多单位都要进行年终考核。年终考核作为总结工作成绩、促进任务落实、总结提升的一种方式,意义重大。但是,一些基层干部反映,许多地方年终考核还存在一些“老问题”。或者以材料厚度为标准进行“材料展示”评估;或者总结结果,避免谈论问题;或者“运行”而不是“测试”,注意寻找关系和运行的方式...所有这些都违背了年终考核的初衷,滋生了形式主义。在本期中,我们将讨论三个精选的贡献,并与您讨论如何使评估更加科学以及如何获得真实的结果。
编辑
群众的参与既是动力也是压力;群众的判断既是统治者也是鞭策者
挤出评估中的“气泡”,干燥评估中的“水分”。关键在于改进评估方法
管理好“物质成果”,既要不断端正干部的政绩观,又要做好监督与考核的整体整合
以“群众满意”为准绳
李荣灿
一个检查组到基层检查一个关键项目的补救工作。接到消息后,当地政府提前“安排”了现场,并“安排”了对附近居民的访问。但是,在集中汇报环节,检查组出示了近期群众采访的材料,群众反映的问题表明,实际情况与安排的现场完全不同。检查组的做法出人意料,被“假冒”的责任人立即脸色苍白。随后,当地政府认真对待整改工作,问题得到了真正的解决。
不管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都觉得最真实,最有发言权。考试“怪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有些单位和部门对成绩的看法放错了地方,念错了“考试经典”,只求“领导的重视”,而不求“人民的满意”,或采用中文名字,种盆景树,或制造假成绩,宣传假东西。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要想得到真正的结果,必须以群众满意与否为准绳。
事实上,群众的参与既是动力也是压力;群众的判断既是统治者也是鞭策者。打开大门,方便群众提意见、出主意、下判断,避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杜绝“写得好不如做得好”的投机心理。
努力做到“真实”和“正常”
李雅芳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讲过一个关于检查的故事。一个上级单位去基层检查,看到了堆积如山的材料。负责检查的同志说:“准备这么多检查材料,首先要在考核分数上加一个印象。点,硬点。”许多材料可能反映了关注的程度,但是仅仅以此来给予“表扬”可能是不合理的。类似的案例启示我们,年终考核滋生形式主义,这不仅是基层餐饮造成的,也是上级考核不科学造成的。
挤出评估中的“气泡”,干燥评估中的“水分”。期望被评估部门的自我意识是不现实的。关键在于改进考核方法,形成有效、合理、有效的考核体系。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不同单位的职能特点和实际工作,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另一方面,将考核监督纳入过程管理,将一次性考核转变为日常考核,将随机考核转变为量化考核,提高了考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只有在“现实”上努力,在“常态”上做文章,才能根除滋生“物质成果”的土壤,“虚假不正之风”才能完全失去市场。
治理“物质成就”的弊病
吴
一位在乡镇工作的亲戚曾经抱怨说:“年底的时候,考试太难了。最后一个视察队的前脚刚离开,下一个视察队的后脚就来了。我只能一夜编账,周末赶着总结,时间都浪费在材料上了。”“为了准备评估所需的各种分类账和摘要,一周内使用的打印纸比过去多,打印机无法忍受。”。这一现象也从侧面表明,各种各样的多头考试是“物质成就”的一个因素。
作为实施的重要起点,监督和评估有其积极的意义。但问题在于,如果考核不协调,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形式主义重“成绩”,轻“成绩”,不留“心”,只会使基层疲于应付,没有时间真正落实决策安排,最终陷入“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材料汇总表”的陷阱。因此,这违背了监督和评估的初衷。
从这个角度看,管理好“物质成果”,不仅要不断纠正干部的政绩,还要做好统筹规划和监督检查的整合,清理出无效的检查项目,把基层干部从无效的“报告制表”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监督和评估才能真正成为执行的利器。
人民日报(05版,2019年1月22日)
标题:人民日报大家谈:年终考核,如何考出真效果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