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81字,读完约8分钟
专栏简介:《有趣的经济学》是一篇类比国际前沿经济学的论文,由公开发表的芒格斯报告编号。论文通常来自顶级国际学术期刊,如《美国经济评论》(aer)、《计量经济学杂志》(eca)、《政治经济学杂志》(jpe)和《经济学季刊》(qje)。我们希望通过简单易懂的介绍和评论让经济学变得有趣。
介绍
2015年10月,中国完全放开了二胎政策,许多夫妇开始将二胎提上日程。但是要有一个孩子并不容易,孩子的成长和培养让无数的父母努力工作。最初的问题是,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生第二个孩子的最佳时间是多久?
2018年5月发表在《人口学》上的一篇论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其作者包括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的基隆·j·巴克利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的马丁·科克。论文的题目是“生育间隔与成人健康:使用瑞典登记数据的兄弟姐妹比较”。
通过分析时间间隔,研究人员从身高、身体素质、体重(肥胖和瘦)和死亡率的角度讨论了成年人的健康状况。结论是,虽然时间间隔越长,个体的体重会显著增加,身体素质和身高会降低,但这些差异是由不同家庭的不同特点造成的。比较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生育间隔,对健康的长期影响并不显著。换句话说,从长远来看,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时间对他将来成年后的健康影响很小。
研究背景
目前,关于儿童出生时间间隔对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的短期影响的研究文献很多。其中,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短时间间隔(一般来说,第一胎和第二胎之间的间隔不到9-24个月)将增加低出生体重的概率,早产和宫内生长受限的概率也将大大增加。此外,间隔过短会导致胎龄过短,增加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率。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2005年)给母亲的建议是,仅考虑胎龄、出生体重和新生儿死亡率,在生下第一个孩子后至少24个月怀孕是科学的。
虽然许多文献研究了家庭背景和结构对长期健康的影响,但很少讨论和研究生育间隔对儿童长期健康的影响。
研究机制
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机制来解释生育间隔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1)生理机制;
(2)社会和环境机制;
(3)自我选择机制(选择和混淆)
在生理机制上,普遍接受的母亲营养缺乏的假设是在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怀孕和哺乳。母亲很可能没有完成补充生产中损失的营养的过程,这导致母亲和胎儿在营养上的竞争,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
社会和环境机制的一个核心假设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导致资源稀释,这主要意味着第一次和第二次生育之间的时间间隔太短,导致无法有效分配生育子女的家庭资源,进而导致资源稀缺的可能性增加,这对幼儿期有很大影响。
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机制,研究者认为自我选择机制也是出生间隔时间长短影响长期健康的机制之一。教育水平低或健康状况差的家庭更有可能生育间隔过长或过短,从而影响其子女的长期健康。例如,在美国,如果两次怀孕不足18个月,就更有可能被认定为意外怀孕;然而,这种情况不适用于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妇女。在接下来的实证分析中,研究者详细解释了利用组内固定效应可以更好地控制样本选择造成的偏差。
数据选择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瑞典人口的行政级别数据,该数据记录了许多代人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这与本研究的动机是一致的。此外,在瑞典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个人识别号码(pin)。
研究人员随后对样本进行了如下筛选:
(1)它只包括同一个父亲和母亲的兄弟姐妹,因为同一个父亲和母亲的孩子在基因和生活环境上更接近;
(2)排除双胞胎和多胞胎家庭,原因是多胞胎等意外冲击改变了家庭资源的分布,可能导致错误;
(3)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家庭固定效应模型,本研究仅包括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子女的家庭。此外,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家庭的家庭可以确定最后一次生育和下一次生育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影响。
本研究中有五个主要的解释变量:身高(厘米)、身体健康(通过测量骑固定自行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阻力)、超重(bmi≥25)和体重不足(BMI;18)和寿命。前四个变量的数据来自瑞典1990年至2012年的征兵登记册,其中记录了1962年至1979年出生的个人数据。然而,由于只要求男子服兵役,这四个变量不包括妇女的健康状况。寿命数据来自瑞典的死亡登记。这些受试者生于1938年至1960年,死于1990年至2012年。
下图1显示了1938年至1979年出生的个体的出生间隔。不难看出60%的生育间隔在13到48个月之间。
图1从最后一次分娩开始的时间间隔
图2出生后间隔(sbi)
模型结构
研究人员对每个解释的变量采用了以下四种模型:(1)和(2)表示从上一次出生开始的时间间隔(pbi),(3)和(4)表示从下一次出生开始的时间间隔(sbi)。其中,(1)和(3)考察不同家庭之间的差异,(2)和(4)考察同一家庭内部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研究寿命变量,研究人员采用了考克斯比例风险回报模型,如下所示:
H(t|x1,…..xk)代表每个研究员在时间t的比例风险,h0(t)代表每个研究员在时间t的基准比例风险?j是测量系数。
实证研究结果
1.描述性结果
首先,研究人员统计了不同家庭和同一家庭内与生育间隔相关的变量,并计算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统计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看出,从瑞典征兵登记册获得的数据来看,同一家庭内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小于不同家庭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而从生活数据来看,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接近。
图3变量相关性的统计结果
图4五个变量的统计结果
2.出生时间间隔对身高的影响
研究人员从可变高度开始,描述性的统计结果如下图5所示。一个标准偏差代表6.5厘米的高度,浅蓝色线代表家庭之间的系数,深蓝色线代表家庭内部的系数。
图5出生时间间隔对身高的影响
研究表明,以左侧最后一次生育间隔为例,短生育间隔对身高没有显著影响,但长生育间隔对身高有负面影响。
从数字上看,61-66个月出生的人的身高比25-30岁出生的人低5%,而96个月或以上出生的人的身高比对照组低11%。然而,这些现象在组内模型中并不显著。从右侧看下一个生育间隔,生育间隔较短的个体(9-12个月内)的身高比对照组(间隔25-30个月)矮10%。
3.生育间隔对体质的影响
然后研究者以身体素质变量为研究对象,其统计结果如下图6所示:
图6生育间隔对体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以左侧最后生育间隔系数为例,生育间隔越长,个体在运动中所能承受的阻力越小,也就是说,其身体素质越差。然而,具有96个月或更长时间间隔的单个样本的标准偏差比参考组低20%。但是,组内比较不具备这些特征。
4.生育间隔对超重的影响
然后研究人员以超重为研究对象,统计结果如下图7所示:
图7生育间隔对超重的影响
研究表明,无论是群体之间还是群体内部,距离最近的出生时间越长,个体的体重就越高。尤其是,距离最后一次分娩31个月或更长时间的人,成年后更有可能超重或肥胖。
5.生育间隔对寿命的影响
然后研究者以生命变量为研究对象,其统计结果如下图8所示:
图8生育间隔对寿命的影响
研究表明,组间系数(浅蓝色)显示,间隔超过91个月或更长时间的个体死亡率明显低于出生间隔为25-30个月的参照组。然而,这种现象在家庭群体中并不显著。
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时间间隔,研究人员从身高、身体素质、体重(肥胖和瘦)和死亡率的角度讨论了成年人的健康状况。结论是,虽然时间间隔越长,个体的体重会显著增加,身体素质和身高会降低,但这些差异是由不同家庭的不同特点造成的。当比较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时,生育间隔对健康的长期影响并不显著。换句话说,从长远来看,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时间对他将来成年后的健康影响很小。
因此,这两个孩子多大更科学合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差异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对待他们。
标题:蒙格斯智库:“二孩”何时生?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