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24字,读完约7分钟
如果说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基石,那么全球生产网络就是维系这种关系的“脐带”。中美贸易谈判的曲折和美国压制中国科技崛起的潜在意图是否会划伤甚至割断这条“脐带”,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如果说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基石,那么全球生产网络就是维系这种关系的“脐带”。中美贸易谈判的曲折和美国压制中国科技崛起的潜在意图是否会划伤甚至割断这条“脐带”,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为什么中国可以加入全球生产网络
什么是全球生产网络?
所谓的全球生产网络(gpn)是这样一种组织安排,即跨国企业协调企业和非企业组织在多个地理区域为全球市场生产产品或服务。
中国能够加入gpn的原因与两个关键事件有关。首先,冷战结束,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之间的铁幕拉开,全球化进程开始。跨国企业面临的“国家风险”大幅下降,贸易和产业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第二,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消除了国内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的内外制度障碍。这两个事件促使中国这个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单一最大供应国和大规模消费市场加入全球贸易和劳动分工体系。
中国与gpn的嵌入和连锁日益加深
证据一:中国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例很高,数量也很大。
1978年,中国出口80亿美元,约占全球出口的1%;2000年,这一数字迅速攀升至4080亿美元,占世界的7.7%;2004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2007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2009年,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并且一直保持至今。
根据贸发会议的数据,全球生产网络从中国生产的产品(包括配件和成品)出口规模从1992-1993年的470亿美元增加到2014-2015年的1.5万亿美元,占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总额的70%以上。
证据2:中国嵌入gpn的程度也在加深。
根据贸发会议的数据,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全球生产总值占世界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高于中国制造业出口占世界制造业出口的比重,2014-2015年,前者占27%,后者占18%。这表明,在总体水平上,中国的工业体系和全球生产网络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更具嵌入性。
此外,这种深化更多地体现在gpn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产出结构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产业层面。
20世纪90年代,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扩张主要发生在买方驱动的生产网络中,买方驱动的生产网络的产出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鞋、玩具和体育用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子公司,生产者驱动的生产网络逐渐形成,导致出口构成发生明显变化——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使得中国出口构成的复杂程度迅速接近最先进工业国家的水平。
此外,20世纪70年代后,短缺经济时代结束,需求方日益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提供个性化的低成本商品已经成为跨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模块化生产模式的出现通过模块内部的规模来控制成本,通过模块接口的标准化来形成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产品,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因此,跨国企业可以将分工水平提升到产品内部的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以“成本能力比”寻找产品模块的生产基地,然后通过gpn将它们连接起来。
因此,要考察一个国家的生产系统与gpn之间的嵌入程度,我们不仅要看它在gpn成品中所占的比例,还要看这个生产系统为gpn提供备件的能力。后者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衡量:配件出口占配件进口的比例和配件进口占成品出口的比例。第一个指标显示中国作为配件供应商融入gpn的程度,第二个指标显示中国出口的成品在多大程度上依赖进口配件。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的数据,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零部件出口仅占零部件进口的60%,到2013-2014年,零部件出口已达到零部件进口的125%。进口配件在成品出口中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38%上升到2005年的90%以上,然后在2014-2015年下降到60%。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生产系统对gpn非常重要,无论是零部件还是成品。
(2)区域结构的变化。
让我们先来看看澳大利亚学者athukorala(2017)根据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编制的两个表格(表1和表2)。它们提供了中国gpn产品的出口、进口和来源国数据。
从出口来看,过去15年,中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gpn产品比重大幅下降,出口地区结构更加均衡,但美国仍是最大的单一市场。
从进口方面看,发达国家在gpn产品出口份额中所占的比重正在缓慢下降,但发达国家之间这一比重的上升和下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西方(西方发达国家)向东方(东亚和东南亚)下降,中国gpn零部件进口高度集中在东亚。可以说,东亚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为装配中心的区域生产体系,这共同创造了与美国的贸易顺差。
让我们看看gpn上预测的中美关系。从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比例逐渐下降,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从而逐步扩大了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因此,关于中美贸易不平衡扩大的争论一度集中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上。
然而,通过对gpn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讨论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是纵向一体化的,它们将中国视为向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扩大出口的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美国跨国公司的中国子公司占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它们对其他地区的出口接近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三倍。
这个数字不包括这些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中国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以苹果手机为例,其手机在中国的销量已经超过6000万部。
美国政策工具及其对全球政策网络的可能影响
最近,美国经常使用这两种政策工具:
首先,在贸易政策上放弃多边贸易体系,代之以双边贸易协定,试图在一对一的谈判中以优势优势相互挤压;
第二,借助国内法,可以利用跨境长臂管理对其关注的战略目标进行外科定点清除。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跨国公司已经形成了基于gpn的资本、技术、生产和消费的紧密合作网络。这个网络跟我混在一起,很难按国家来区分。上述两种方式在美国都面临着在国内发起巷战的困境。
他很强壮,风吹过群山;他让他穿过,明月照在大河上。资本是逐利的,科技应该实现,消费者应该受益。从近30年全球政策网络的发展来看,中国和美国在全球化时代紧密相连,难以脱钩。情感过后,原因将是回报,最终每个人都必须坐下来,找到一个公平、合理、双赢的解决方案。
标题:顾慧君:全球生产网络会重排吗?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1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