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29字,读完约17分钟

近年来,信用卡贷款发展迅速,但与国际经验相比,我国目前的信用卡指标仍处于相对安全的水平。目前,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如果信用卡贷款的资金可以被限制流向消费,而不是流向房地产市场,这对经济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作者:蒋超,首席宏观分析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

摘要

信用卡业务的增长率仍然很高,股份制银行的份额有所增加。1)信用卡业务的增长率仍然很高。截至2018年底,中国累计发卡量(包括贷记卡和贷记卡)达到6.86亿张,同比增长16.7%,低于17年来的增速;信贷余额6.85万亿元,同比增长23%左右;信贷总量15.4万亿元,同比增长23.4%。信用卡业务在个人贷款业务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贷款占总额的90%以上。18世纪末,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余额分别约为2.69万亿元和3.66万亿元,占整个市场的93%。近年来,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市场份额有所增加,逐渐占据了国有银行的份额。

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许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正在上升,连带债务的风险影响了质量。

1)许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18世纪末,信用卡逾期半年余额约为788.61亿元,逾期率约为1.16%,同比略有下降,总体保持稳定。从微观角度看,农行和交通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在18年间有所下降,而建行的不良率略有上升。在股份制银行中,中信银行(601998)、平安银行(000001)、民生银行(600016)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600000)的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出现了18年来的大幅反弹,其中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是最高的,18年末为2.15%。

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2)连带债务风险影响信用卡贷款质量。18年来监管力度的提升已经成为p2p等网上借贷平台上集中雷霆的导火索,并通过共同债务风险影响信用卡贷款质量。除了监管加剧了共同债务的风险之外,不良信用卡的增加本质上与当前的整体宏观环境有关。过去18年,整体信贷紧缩,社会融资存量增速创下新低。当融资增长率不能保证股票债务的利息偿还时,必然会导致债务违约。在信用卡背后的主体中,资质差、信贷资源获取能力弱的部分受到影响,难以支付。特别是在过去的17年里,中国的信用卡业务迅速扩张,发卡量的上升伴随着某些客户资格的下降,这增加了低资质借款人的比例。

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与国际相比,我国信用卡不良率不高。

1)中国人均信用卡和贷款规模较低。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16年17月末,中国的人均信用卡数量为0.42张,而美国为3.21张,韩国为1.93张,日本为2.14张。从信用卡贷款来看,17月末,中国信用卡还款总额占金融机构国内贷款总额的4.55%,而美国商业银行信用卡贷款占同期贷款总额的8.37%。

2)不良贷款率较低。以美国为例,2008年金融危机后,信用卡坏账率大幅攀升,最高坏账率接近11%,危机后又回落至3%-4%的范围。1919年3月底,美国信用卡的坏账率为3.83%,其中前100家银行的坏账率为3.78%,其他银行的坏账率为7.37%。相比之下,目前国内信用卡的不良率并不高。

信用卡发展方兴未艾,这可能会推动消费增长

消费已经成为第一推动力。过去,中国经济主要由投资驱动,投资增长率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远远超过消费。但是,15年来,消费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投资的增长速度,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今年第一季度消费的贡献率为65%,远远超过了投资的12%。

中国居民的杠杆率安全吗?目前,我国居民的杠杆率不高,但增长迅速,债务结构主要是购房贷款。中国居民债务的70%是购房贷款,而实际消费贷款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中,美国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家庭债务都用于消费。一些购买新房的低收入家庭债务负担沉重。另一方面,一些付不起首付的人对杠杆的需求被抑制了。

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信用卡发展方兴未艾,促进了居民消费的增长。近年来,信用卡贷款发展迅速。与国际经验相比,中国的信用卡指标仍处于相对安全的水平。居民整体杠杆率不高,但债务结构主要是购房贷款,消费信贷较低。目前,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如果信用卡贷款的资金可以被限制流向消费,而不是流向房地产市场,这对经济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风险警示:信用卡客户的流失导致的个人信用风险。

1.中国信用卡发展及现状

1.1信用卡业务的增长率仍然很高

中国的第一张信用卡“中国银行卡”诞生于1985年,但在1992年之前,使用信用卡需要预先存钱以备消费。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信用卡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93年6月,国务院启动了各种基于卡的应用系统项目,即“金卡工程”,目的是在中国发展电子货币,重点是电子货币的应用。1995年,广发银行发行了真正的信用卡产品。此后,中国银联于2002年成立,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于2006年运行,为信用卡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带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叠加消费观念的改变,信用卡业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支付系统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18年底,累计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和贷记卡)数量为6.86亿张,未偿信用余额为6.85万亿元,信用总额为15.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8万,分别增加1.29万亿和2.92万亿;人均卡片数为0.49张,信贷利用率(信用卡余额占银行卡总授信的比例)为44.51%,其中人均卡片数比去年年底增加了0.1张,信贷利用率与去年年底基本持平。

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信用卡业务在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中的比重增加。以上市的国有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例,近三年来信用卡业务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截至18世纪末,国有大型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占个人贷款业务总量的比重为11.6%,比上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股份制上市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占比为31.5%,比上年末提高1.96个百分点。

1.2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仍占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

从银行类型来看,六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贷款占总数的90%以上。我们整理了我行年报中的相关信用卡数据,发现截至18世纪末,六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包括贷卡)未偿余额分别约为2.69万亿元和3.66万亿元,约占18世纪末整个市场信用卡未偿余额的93%。

近三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贷款占比逐年上升。根据信用卡市场份额的变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市场份额有所增加,逐渐占据了六大国有银行的份额。到18世纪末,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贷款总额约占整个市场的53%。

具体来说,截至18世纪末,中国工商银行(601398)和中国建设银行(601939)的信用卡贷款余额相对较高,超过5000亿,而邮政储蓄银行的余额最少,不到1000亿。从增速来看,信用卡贷款总体增速在17年间相对较高,在18年间有所放缓,其中交通银行(601328)和邮政储蓄银行增速相对较高,但邮政储蓄银行主要基数较低。

到18世纪末,招商银行(600036)的信用卡贷款余额最高,约为5755亿元,其次是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为4733亿元和4425亿元。从增长率来看,18年来披露相关数据的9家股份制银行信用卡贷款总体增长率约为28.9%,其中平安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17年来大幅增长)和兴业银行(601166,咨询银行)近年来的增长率相对较高。

2.逾期情况基本稳定,许多银行不良率上升

2.1逾期情况基本稳定,许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

总体而言,信用卡逾期情况相对稳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2009-2018年支付系统整体运行情况的报告,截至2018年底,逾期半年的信用卡余额约为788.61亿元,逾期率约为1.16%,比上年的1.26%下降0.1个百分点,整体基本稳定。

从微观角度看,许多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已经回升。我们整理了6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光大和华夏银行(600015)未披露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和广发银行(未上市)的年报,发现很多银行的信用卡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在18年末分别比上年末增加了约0.61、0.14和0.08,其中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是最高的,18世纪末为2.15%,中信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在1.8%以上。

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在六大国有银行中,中国农业银行(601288)、交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都公布了信用卡贷款的不良率。截至18世纪末,这三家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66%、1.52%和0.98%,较去年底变化了0.09个百分点,仅次于中国建设银行18年来的不良率。

在其他上市银行中,上海银行(601229)和江苏银行(600919)的信用卡贷款余额相对较高。与去年底相比,两家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均有所下降,其中江苏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从17日末的2.19%下降到1.63%,而上海银行的不良率从1.57%下降到1.3%。

2.2连带债务风险和信贷收缩影响信用卡贷款质量

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对过去18年信用卡不良率上升的原因进行了解释,中信银行2018年年报解释称:“由于宏观经济和监管环境的影响,普通债务客户的资产质量出现了一些恶化迹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用卡行业。”平安银行还指出,“连带债务风险”对信用卡不良率的上升有一定影响。

具体而言,中信银行18年年报中提到,一方面,“近年来,个人消费金融业务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个人贷款业务逐渐从商业银行扩展到各种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平台,个人消费者同时向多家金融或准金融机构借款(简称“联债”)的现象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互联网消费金融、p2p、小额贷款等行业的规范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整顿互联网金融、消除行业混乱的政策,为消除行业混乱、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从共同债务风险对信用卡不良率影响的传导路径来看,一方面,一些网上贷款平台资金的提供者可以从银行获得较低利率的资金(这里可能是通过非法信用卡套现),并转向p2p等高利率平台进行套利。我们被称为“套利者”;他们中的一些人纯粹是资金的借款人,他们同时从许多机构或平台借款(共同债务人),在某些情况下,东墙被用来弥补西墙。当融资平台出现风险时,“套利者”将面临本金损失,然后将难以偿还从银行获得的低息资金,导致不良贷款,而那些依靠借入新债来偿还旧债的人将难以筹集资金来偿还贷款,同时,他们自身的债务风险也会上升,导致更多的不良贷款。

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过去18年监管力度的提升已经成为p2p等网上借贷平台上集中风头的导火线,连带债务风险影响信用卡贷款质量。根据第三方网上贷款平台的统计数据,去年7月和8月p2p问题平台的数量激增,分别为200个和111个,通过共同债务风险对信用卡贷款等银行贷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今年以来,监管逐步落地,问题平台数量大幅下降,连带债务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与此同时,各大银行在信用卡客户准入方面加强了风险管理和信用水平审计。例如,中信银行“制定了对可疑联名债务客户的控制规则,扩大了高风险客户的预警范围”和“对可疑联名债务客户等高风险客户采取了一系列的催收策略”。

最后,除了监管因素,共同债务风险的增加和不良信用卡的增加与当前的整体宏观环境有着根本的联系。经过18年的监管,影子银行得到加强,非标准融资受到限制,整体信贷趋紧,社会融资存量增速创下新低。当融资增长率不能保证现有债务的利息偿还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债务违约。在信用卡背后的主体中,资质差、获取信贷资源能力弱的主体必然会受到影响,难以赎回。特别是在过去的17年里,中国的信用卡业务迅速扩张,发卡量的上升伴随着某些客户资格的下降,这增加了低资质借款人的比例。

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3.信用卡指标的国际比较

在国际比较中,中国的人均信用卡和整体贷款规模相对较低。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17年底,中国人均信用卡数量为0.42张,而美国为3.21张,韩国为1.93张。在日本,这个数字在2016年达到了2.14。

从信用卡贷款来看,2017年底,中国信用卡还款占金融机构国内贷款总额的4.55%,而美国商业银行信用卡贷款占贷款总额的8.37%。与信用卡体系发达的市场相比,目前中国的信用卡发展规模仍相对较大的是空.

目前,我国信用卡不良率不高。以美国为例,2008年危机后,信用卡的坏账率和违约率大幅攀升,最高坏账率接近11%,危机后大幅下降至3%-4%的范围。截至1919年3月底,信用卡的坏账率为3.83%,其中前100家银行的坏账率为3.78%,其他银行的坏账率为7.37%。相比之下,国内信用卡的不良率并不高。

然而,我们应该关注不良贷款率的上升趋势。不良贷款率是一个滞后指标。首先,信用卡的发行时间和不良贷款的爆发时间是有时间差的。其次,不良贷款的实际发生与银行对账单中不良贷款的确认存在时间差,容易导致不良贷款率指标的突然跃升。

4.信用卡正方兴未艾,推动了家庭消费的增长

消费已经成为第一推动力。过去,中国经济主要由投资驱动,投资增长率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远远超过消费。然而,自2015年以来,消费增长率超过了投资增长率。今年一季度消费增速为8.3%,高于投资增速6.3%。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第一季度消费的贡献率为65%,远远超过投资的12%。

居民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储蓄率下降,消费信贷需求扩大。从2010年到2018年,国民储蓄率从51.79%下降到45.29%。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提升增加了消费信贷的需求。

在bis下,中国居民的绝对杠杆率水平不高。根据bis计算的居民杠杆率数据,到18年末,中国居民的杠杆率为52.6%,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但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居民的杠杆率迅速上升。有必要警惕的是,中国居民的杠杆率增速远高于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尤其是在过去三年。从15年末到18年末,中国居民国际清算银行口径的杠杆率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在42个国家中排名第一。

实际的债务负担可能会更重。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银行贷款,居民部门的借款渠道还包括住房公积金贷款、p2p、民间借贷等。考虑到公积金贷款,我们计算了居民部门的杠杆率,18世纪末为58.76%。民间金融借贷可能是低估居民杠杆率的主要原因,但这一领域缺乏权威数据。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研究中心2014年1月发布的《中国私人金融发展报告》,中国家庭私人金融市场13年的规模为5.28万亿,占当年年末接受存款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负债表中家庭贷款的26.6%。如果将民间金融借贷的规模考虑在内,中国住宅行业的杠杆率可能会大幅上升,按1.266倍计算,杠杆率为66.2%。

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与整体负债率相比,债务负担的结构性问题可能更值得考虑。

住宅债务主要是抵押贷款,而其他消费贷款所占比例很低。在中国家庭消费贷款中,短期消费贷款仅占22%,而中长期贷款占78%。中长期贷款主要是购房贷款,占家庭消费贷款的近70%。然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中,美国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家庭债务用于消费,而抵押贷款的比例相对较低。

新购买的低收入家庭负债累累。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居民贷款增长迅速,主要是由抵押贷款推动的。由于首付较高,一些付不起首付的人增加杠杆的需求受到抑制。在购房和贷款的群体中,有一批家庭购买的是低收入和高负债的住房,他们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提高了杠杆率。

信用卡发展方兴未艾,这可能会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近年来,信用卡贷款发展迅速,但与国际经验相比,我国目前的信用卡指标仍处于相对安全的水平。目前,中国居民的总体杠杆比率水平不高,但增长迅速,债务结构主要是购房贷款,而实际消费贷款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目前,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如果信用卡贷款的资金可以被限制流向消费,而不是流向房地产市场,这对经济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风险警示:在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无序竞争和客户逐渐下沉的情况,所以我们要警惕隐藏的个人信用风险。

本文摘自《蒋超宏观债券研究》。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姜超:信用卡不良尚可控 助推居民消费增长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2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