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8字,读完约5分钟
新一轮改革将是一个“授权”市场参与者的过程。这一进程将着眼于改善市场生态、优化市场主体、控制市场风险和有效的市场监管,为建设规范、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和弹性的资本市场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昨天,中国证监会召开了关于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座谈会,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从12项重点任务来看,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方向明确,加强市场生态建设、夯实主体责任的措施有力,坚持问题导向、平衡重点、注重举措排序的意图明确。
虽然改革任务依然艰巨,但有了这份路线图,市场各方在科技板块建设和注册制度试点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改革共识,只要我们继续稳步推进,及时总结,不断优化工作,就一定能赢得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
会前,8月31日召开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七次会议,9月5日召开了全国金融形势通报和工作经验交流电视会议,资本市场改革工作相继部署。这次会议提出的12项重点改革任务,是在五个多月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12项关键改革任务有着非常明确和有力的逻辑关系。第一个方面是“充分发挥科技局作为试验场的作用”。7月22日成立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是这一轮改革的主轴,并作为试验场发挥了初步作用。围绕科技板块建设,监管部门在发行上市、交易、并购、信息披露、退市、投资者保护、监管执法、司法审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大部分将在科技板块实施,部分将在整个市场实施。
第二至第六个方面是“大力推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弥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不足”、“狠抓中介机构能力建设”、“加快资本市场高层次开放”和“促进更多中长期资本进入市场”。这些内容主要集中在市场主体和生态建设上。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根本,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完善公司自身治理,加强外部监管,还要完善市场体系,努力弥补交易体系、融资体系和中介组织建设方面的不足。控制市场的进入和退出是一个系统问题,它依赖于证监会、交易所、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等多种力量。提高市场化程度,优化市场结构,改善市场生态,必须坚持开放条件。市场开放程度越高,市场主体的责任就越能被压缩和构建,市场主体就越能在优胜劣汰的机制下展示自己的神奇力量,提高竞争力。
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定价机制完善,价值中心稳定,中介机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增强,市场主体在更加开放的体制下更加多元化,更多的长期基金进入市场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们还应完善具体措施,加强证券基金管理机构的长期绩效导向,推进公募基金管理人的分类监管,放宽各类中长期基金进入市场的比例和范围,推进公募基金纳入个人所得税递延商业养老金投资范围。然而,只有优化市场生态,这些措施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第七个方面是承上启下,即“有效化解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关键领域的风险”。有序化解各种市场风险,是稳定市场秩序、确保市场整体安全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同时,即使市场生态有所改善,我们也应该时刻警惕、发现和化解市场风险。要建立一个好的市场,首先要预测和管理各种风险。
第八条至第十二条的内容是“进一步增加法治供给”、“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检查和执法效率”、“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提高科技监督能力”。这些内容主要集中在加强法治、增加违法违规成本、加强和改善监督执法等方面。
鉴于违反法律法规的成本较低,有必要加快法律的修订,弥补法律法规的不足和不足,充分利用现有法律体系,坚持严格执法,增强监督的威慑力。因此,法治的供给既有“将来时”又有“进行中”,两个方面都不能含糊。提高检查执法效率,提高科技监督能力,都意味着强化监督执法体系,用好钢材。推进行政分权与加强监督执法相辅相成。属于行政监督的应该是“可管理的”,属于市场自律的应该是“可接受的”。之所以把“加强投资者保护”也放在这个顺序上,是因为这项工作必须依靠法治。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罚款优先于投资者救济的制度机制,推动修订或制定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相关民事赔偿的司法解释。
可以说,新一轮改革的总体规划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市场主体的焦虑,还着眼于市场体系的长期、稳定和连续性,这是金融供给方结构性改革的“硬骨头”。
为了摆脱这些硬骨头,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必须共同努力。我们认为,新一轮改革将是一个“赋予”市场参与者权力的过程。这一进程将着眼于改善市场生态、优化市场主体、控制市场风险和有效的市场监管,为建设规范、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和弹性的资本市场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标题:证券日报头版评论: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 要啃哪些硬骨头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