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84字,读完约6分钟

个人信用信息需要许可证,所以出路可能是不做信用信息业务。事实上,背离信用目的的个人信用使用模式不能称为信用调查。从这个意义上说,远离信用,远离信用,然后远离麻烦。

作者: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所网络金融中心主任

1月30日,腾讯旗下的信用信息平台腾讯信用(Tencent Credit)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测试个人信用评分,但仅一天后就下线了。一款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刷屏的现象级产品戛然而止。此外,腾讯官方的有效信息披露是有限的,下线的原因引起了广泛的猜测。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由于合规问题,个人信用评分已被监管部门暂停。然而,仍然缺乏“真正的锤子”,这只是基于猜测。真正的原因在于后续的官方信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谈谈个人信用评分的烦恼。

1

2015年1月5日,央行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用信息业务准备的通知》,要求8家机构做好6个月的个人信用信息业务准备。7月,央行完成了验收工作,各种信用评分悄然上线。8月初,媒体报道称“第一批牌照已于8月初发放”,市场一片欢腾。除了8家机构外,据说还有30多家机构在争夺第二批牌照资格,其中包括一些电信巨头和商业银行。

薛洪言:个人信用分的“烦恼”

今年上半年,市场在焦虑中等待。直到今年下半年,央行行长助理杨子强在一次研讨会上强调,要严格进入征信行业,在征信许可备案中把握市场规划,规划征信机构的整体数量。一些敏感的媒体嗅到了不同的味道,开始大胆预测:“恐怕这一次八家征信机构都拿不到牌照,央行可能只发放六七家。”

与中央银行征信机构相比,社会征信机构的数据来源还包括信用卡还款、网上购物、转账、财务管理、水、电、煤支付、租赁信息、社会关系等。,覆盖范围很广,这样就可以用信用报告覆盖学生群体空·怀特。然而,尽管数据来源广泛,但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令人担忧,因为存在明显的信息孤岛现象,所以同一个人在不同机构的信用评分可能相差很大。同时,缺乏强有力的财务属性数据也受到了批评。没有财务属性数据,如何判断用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薛洪言:个人信用分的“烦恼”

在数据监管方面,涉及到数据保护、如何保护个人信用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数据采集的边界在哪里、如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对采集的数据是否有完善的保护机制、对数据泄露是否有问责机制等,在立法层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这种背景下,试点机构的数据收集和保护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问题。

例如,信息数据,如网上购物的恶意不良评论、在网上打车失信、拖欠物业费等,通常都包含在各种信用评分中。问题是,如何判断一篇糟糕的评论是否是恶意的?违背诺言是出租车司机的责任吗?拖欠物业费的业主还有其他困难吗?.....如果数据源的准确性得不到解决,从这些数据中获得的信用评分会有偏差吗?如果被广泛使用,是否会不公平?

薛洪言:个人信用分的“烦恼”

显然,它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此后,互联网金融行业迎来了集中整顿,各种金融许可证的发放监管更加谨慎,没有个人信用信息许可证的消息。然而,这八家机构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业务发展迅速,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大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其他候选机构仍在关注个人信用许可,甚至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发银行等银行也相继推出了基于银行账户的信用子产品。

薛洪言:个人信用分的“烦恼”

每个人仍然充满希望。

2

2017年4月,在“个人信息保护与信用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央行回应了个人信用许可问题,重申了独立性、公正性和保护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三项原则。信贷管理局局长万存志明确表示:“目前准备开办个人信用登记的8家机构都不具备资质,不符合监管标准就不能发放许可证。”

在漫长的等待之前,我相信试点机构或多或少会感到不安,最后,是时候来了。至此,八大征信机构仍有希望,继续努力工作,向监管标准靠拢。

问题是,对于市场导向的机构来说,这三个原则不容易实现。

独立性的核心要求是防止利益冲突。但是股票债券在那里。我们怎样才能澄清这也是一种股权关系呢?我们如何证明我们的中立性?

看看公平。什么是公平?给每个人一个信用分数是促进正义还是制造新的不正义是一个观点问题。例如,监督机构提到,“信用报告业务活动应充分反映社会公平和正义,并确保政治正确性,……不能被用作将人分成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工具。”个人信用被用来评估信用风险是很自然的,但如果它被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比如根据信用评分决定是否享受贵宾待遇,似乎更像是制造新的不公平。

薛洪言:个人信用分的“烦恼”

个人信息隐私的保护一直是一个难题。在大数据时代,当数据成为宝贵的财富时,还有谁会考虑到数据背后还有活着的人呢?

在数据来源方面,各种各样的应用和网站收集并保持用户信息的公平和公正,一些黑色生产者,如黑客拖库,木马钓鱼,泄漏幽灵上台。这些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在不同层面上易手,并流入各种机构手中,这些机构已被用于从欺诈到风险控制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用户一直处于“裸奔”状态,成为虚拟世界中的“透明人”,骚扰电话、网站广告、暴力收藏等成为常见事件。

薛洪言:个人信用分的“烦恼”

可以看出,两年已经悄悄地过去了,所有这些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被泼了冷水之后,有了新联的传言,然后谣言就传开了,百行信贷局空诞生了,八个试点机构成为了股东。后来,腾讯信用发布了个人信用评分的公开测试版,然后赶紧下线。

3

为什么腾讯的信用评分只开放一天?

问自己两个问题:独立性、公正性和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在强有力的监管下,金融业务强调特许经营。你有个人信用卡吗?

市场上有这么多个人信用点数,为什么是腾讯的个人信用点数?

让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在2015年之前,企业可以申请第三方支付许可。为什么在2015年后,企业只需为第三方支付许可支付高价?我知道你的回答是监管部门已经暂停了执照的发放,但在我看来,答案是2015年已经过去了。新旧之间、增量和存量之间总是有时间限制的。

那么,出路在哪里?

个人信用信息需要许可证,所以出路可能是不做信用信息业务。事实上,背离信用目的的个人信用使用模式不能称为信用调查。从这个意义上说,远离信用,远离信用,然后远离麻烦。

本文转载自《洪语》。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薛洪言:个人信用分的“烦恼”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