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35字,读完约2分钟
最近,德国青年尼古拉?米勒的“推荐信”在微信圈子里被偷了。米勒写了一篇关于他2017年在中国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宠物实验室交流经历的文章,写道他在专业领域和个人生活中都学到了很多,并强烈推荐其他学生“去中国”。
一个来自科技强国的外国著名大学生可以“强烈推荐”中国的科研和教育,令人耳目一新。这是“讲好中国故事”在高等教育中的直接体现。
“讲好中国故事”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事关国家管理和国家安全的大事。敢说、敢说还是敢说是体现“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讲好校园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部分,高校师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强大生力军。
经过几代教育科研领导人和工作者的努力,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应该具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促进文化自信,还能促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甚至“国家自信”。通过“讲好校园故事”,正是为了展示和增强“教育自信心”,达到“讲好中国故事”和展示中国形象的目的。
尼古拉。米勒的故事告诉我们,“讲一个好的校园故事”甚至“讲一个好的中国故事”,不仅需要从里到外的说教,还需要从外到外的说话,以此来建立媒体的公信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从而使“讲一个好的校园故事”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中国大学等领域的具体实践,还需要相应的制度跟进和理论探索。只有这样,“讲述一个关于中国的好故事”才不会陷入混乱和无序的状态。
标题:【专家谈】到中国去,让中国智慧激扬青春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5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