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8字,读完约4分钟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司司长兼发言人邢智宏透露,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987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国民经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形势在保持稳定的同时继续向前发展。
这个数字好于市场预期。此前,在去产能和去杠杆化的高压下,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在严格的金融监管不断升温后,许多方面从积极的业务拓展转向合规经营。许多人担心上述综合因素的叠加会对中国的经济走势产生负面影响。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强烈回应了上述担忧。
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走向中高速发展,市场各方都非常关注各阶段经济指标的波动。自2015年第三季度增长率突破7%以来的11个季度中,中国经济的季度增长率一直徘徊在6.7%至6.9%之间。即使考虑范围扩大到过去五年,波动也在1个百分点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在6.7%至7.9%之间)。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加速转型期间避免了“硬着陆”。这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来说是值得称道的,它为进一步推进各种风险防范和改革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应该说,中国经济能够平稳运行的原因在于它的弹性。这种弹性不仅具有自身基本要素的优势,还具有政策选择和发展道路所创造的机遇。
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其独特的优势,这增加了中国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首先,中国经济规模大,市场广阔,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低,可以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扩大内需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我消化。其次,中国的工业体系相对健全。世界上一些传统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并不完善。俄罗斯是以重工业和资源型企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日常消费品高度依赖外国;然而,美国的金融和服务业高度发达,一些基础制造业在前几年已经流失海外,这也是目前美国“制造业回流潮”的根本出发点。相比之下,中国的“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特别是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改善了以前相对短期的领域。第三,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巨大,这意味着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补充,实现产业梯度转移。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根本动力在于深化改革开放。在过去的40年里,改革开放为中国赢得了迎头赶上的机会。改革开放释放出的市场活力、后发展经济体拥有的“模仿优势”、廉价劳动力带来的成本优势以及出口繁荣带来的宝贵发展机遇,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活力。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国际环境中不确定风险的增加、地方政府偿债压力的增加以及房地产行业泡沫的风险,原有的发展模式受到了挑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在2015年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使中国进一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改善市场环境。本轮改革成效显著,优化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提升了工业品的价格和利润,也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数据显示,一季度,新产业和新产品发展迅速,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8%,分别比规模以上产业快5.1和2.0个百分点;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15.2%,新能源汽车增长139.4%,工业机器人增长2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9%,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
更重要的是,随着经营环境的改善和利润的增加,投资信心得到了提升。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民间投资为62386亿元,同比增长8.9%,比1-2月增长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长1.2个百分点。私人投资活力的激发意味着中国经济平稳运行,上述改革成果也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我们更有勇气扩大开放,在日益开放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大的比较优势。
尽管当前的风险防范、深化改革开放等措施可能会对一些行业和企业产生阶段性影响,但改革成果已经逐渐显现,成为中国经济在结构转型、动能优化和要素升级时期顺利运行的重要支撑。
对中国目前来说,最大的风险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风险,最好的风险防范在于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曲折的改革过程,其成果值得珍惜。目前,第一季度经济表现喜人。政府和市场机构都应抓住这一机遇,深化改革,激活内生动力,以聪明之举赢得全面振兴,规划中长期发展布局,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标题:中国经济韧性源自改革开放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5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