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3字,读完约3分钟

避免资金问题成为脱贫致富的绊脚石,为“三农”提供覆盖面更广、质量更高的普惠金融服务

一些农民合作社申请贷款,“手续都齐全,但贷款却迟迟不还”;有些扶贫项目,因为得不到贷款,不能扩大生产规模,又不敢接订单;一些农民“经营了几十家金融公司却一分钱也没拿到”...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一些地方的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面临融资困难。

"金融服务,尤其是对穷人来说,就像氧气."经济学家这样描述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性。实施农村振兴战略,避免资金成为脱贫致富的绊脚石,为“三农”问题提供覆盖面更广、质量更高的普惠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困难、昂贵和复杂的贷款可以说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题”。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民对贷款有很强的需求,但农村家庭的正常信贷批准率仅为27.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5%。事实上,一些金融机构的“钱池”充满了水,但他们只是不想流向农民。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的承诺少,农业风险高,金融机构的贷款成本高,农民的信用记录少,这些都让金融机构担心。因此,面向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的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稀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加强问题导向,增加贷款供给,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让农民远离“资金难”烦恼(人民时评)

2015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8次会议指出,“发展普惠金融的目的是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用性和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让农民、小微企业、城市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残疾人和老年人及时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安全的金融服务。”近年来,从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到出台《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中国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努力让所有市场主体共享金融服务的雨露,成效显著。下一步,重点是围绕“三农”,更好地适应农村振兴战略,通过改革创新优化流程和服务,及时满足农民融资需求。

让农民远离“资金难”烦恼(人民时评)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7年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增主体300多万人,新增专业农民1500多万人。事实上,金融创新对空.农民有着广泛的发展鉴于农民缺乏抵押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逐步扩大。针对农业风险较大的情况,相关保险机构可以及时推出相应的保险品种,覆盖农民。在信用记录方面,我们也可以逐步为农民建立信用档案,建立农村信用体系,为信用好的农民简化手续,降低贷款门槛。总之,方法总是比困难多,行动才会有力量。

让农民远离“资金难”烦恼(人民时评)

一位回乡创业的农民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我就可以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加收入,在农村振兴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思考农民的想法和担忧,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更多负担得起和便利的金融支持,让普惠金融的阳光照亮更多的农民,为扶贫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描绘农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人民日报(2018年5月16日05版)

标题:让农民远离“资金难”烦恼(人民时评)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