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3字,读完约4分钟

特色城镇不能用钱砸,也不能用行政手段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慢慢来,努力工作,做到产业“特强”,功能“融合”,机制“新活”,真正让特色城镇健康发展

如今,特色城镇建设非常热门。据统计,全国共有403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试点镇,地方政府创建的省级特色镇总数超过2000个。尤其有必要冷静地思考在这场红色大火的背后:什么样的特色城镇具有生命力?

几天前,我参观了西部一个县的吕雯小镇,那里的民俗文化街上挂满了灯笼,到处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木雕花窗、青砖粉墙,但两边的商店都空无一人。当地商人说,民俗街刚开张的时候已经烧了一段时间,但是这个镇很偏僻,周围没有大的景点,所以很多商店不得不关门。当地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一个文化旅游小镇,但是这种鼓励年轻人成长的“人造特色”为什么会继续存在,还是一个问号。

特色小镇莫拔苗助长(经济茶座)

从成熟的特色城镇来看,它们都有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都是在市场环境中自然成长起来的。没有条件,依靠行政推广和盲目照搬,赢家很少。例如,它也是一个蘑菇镇。浙江省清远市有食用菌企业200多家,产业链完整,一半的农户从事这一行业;在一些地方,蘑菇产业从零开始,“蘑菇城”很快就建成了,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件苦差事。为什么有些地方如此热衷于创建特色城镇?动力来自于对传统发展道路的依赖。人们相信,如果你抓住了特色城镇的“帽子”,你就会有项目和快钱,你会毫不犹豫地设定目标,挑起概念,创造“特色”。一些人利用特色城镇作为融资平台,打着这个旗号从事房地产。

特色小镇莫拔苗助长(经济茶座)

越有特色的城镇越好。盲目发展隐藏着风险。据有关部门估计,一个1-3平方公里的特色城镇投资将达到几十亿元。跟随行业趋势,市场风险不小。一旦行业下滑,将给地方政府带来沉重负担,并增加债务风险。几年前,一些地方发展了食用菌和苗木产业,一上来就产能过剩,出现了“菇变草”、“苗变草”的现象。这些教训应该被视为一种警告。此外,一些地方“小城镇假地产”增加了房地产存量,可能会重蹈“摊饼建新城”的覆辙,使新城成为“空镇”。

特色小镇莫拔苗助长(经济茶座)

针对当前特色城镇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特色城镇不能当篮子使用,一切都装在里面;严格控制房地产趋势,严格节约集约用地,避免开新灶、拆大房。这些措施旨在使特色城镇建设回归理性健康发展。

特色城镇注重“特色”。无论是工业城镇、文化城镇还是体育城镇,个性化都是竞争和至关重要的。要引导特色城镇的健康发展,就要控制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冲动。浙江作为首批特色镇,率先发布了评价标准,启动了特色镇优胜劣汰机制,并对不合格的地方进行了退市。各地也要加快建立特色城镇退出机制,严格控制数量,提高质量,避免“争帽睡觉”现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建设特色城镇应尊重城镇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体现地域差异,提倡形态多样性,避免区域平衡、产业平衡、量化要求和绩效评价,避免照搬照抄。

特色小镇莫拔苗助长(经济茶座)

特色城镇是适合人们居住的专业城镇。建设特色城镇是发现和挖掘特色资源的过程,如何整合空的生产生活生态是一个新课题。我们不能把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思想强加给小城镇,挖山填湖,破坏景观和花园。科学规划,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土地利用规模,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安全的饭碗,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就近工作和就地城市化。

特色小镇莫拔苗助长(经济茶座)

特色城镇不能用钱砸,也不能用行政手段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慢慢来,做好工作,做到产业“特强”,功能“融合”,机制“新活”,努力建设一批,成熟一批,真正使特色城镇健康发展。

《人民日报》(2018年6月11日,第17版)

标题:特色小镇莫拔苗助长(经济茶座)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