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3字,读完约3分钟

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增强协调合作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准确执法可以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和安全性

严厉禁止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的“一切关闭”、“先停后谈”等措施!近日,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陆续启动,生态环境部制定了《关于禁止环保工作“一刀切”的意见》,防止部分地方在督察期间不加区别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作者询问了被采访的企业,无一例外地,所有人都为他们的介绍而鼓掌!

自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一些地方意味着时间的不作为和暂时的混乱简单而粗暴地关闭了相关企业,当他们到达检查员。我不止一次听到企业呕吐,所有可以上班的环保设备企业都去上班了。但是,环保检查员一来,就会遇到突然停电停产的情况,却没有人过问生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这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缺乏安全感。

人民日报各抒己见:环保执法要“严”也要“准”

这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的做法不仅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会影响产业链上下游的协调发展。例如在建材行业,如果中游石材企业突然倒闭,可能会影响上游切割企业收到的稳定订单,下游建筑采购也会遇到价格变化。

“一刀切”似乎平等对待人们,但它实际上阻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对无证污染企业要坚决整顿,对需要关闭的要依法关闭。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升级并达到环保标准的企业也被停产,这无疑会影响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

“一刀切”也可能埋下一些事故隐患。在突然停工后,企业往往急于恢复工作,以争取时间来满足生产订单。这种关闭可能是“危险的”。例如,如果化工企业的设备设施没有得到妥善的清洗和处理,里面的物质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和泄漏,设备短时间关闭和重新启动后容易出现故障,人员可能会反应迟钝,对操作过程不熟悉,可能会造成事故。

人民日报各抒己见:环保执法要“严”也要“准”

要与污染作斗争,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环境保护不能依靠紧急情况,而是依靠积累。一些地方政府对“分散污染”和其他企业视而不见,这些企业背负着许多环境债务。当环境保护检查员来的时候,他只能用“一刀切”的方式。这种治标不治本的体育执法,缺乏合法性和合理性,最终会伤及行业“筋骨”。

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增强协调合作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一刀切”很简单,“弹钢琴”很难,而“分散污染”企业处置的背后是如何在减税后开辟新的税源,在淘汰旧产能后到哪里寻找新的工作岗位,在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找到最佳平衡,这是对地方政府治理智慧的考验。

为了与污染进行一场艰苦的斗争,执法应该严格和“准确”。例如,具有法定程序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不应被纳入停产范围;有法定程序,但未达到环保要求的,可根据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没有法定程序,又达不到环保要求的,要依法从重处罚。只有如此精确地执法,才能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和安全感。

人民日报各抒己见:环保执法要“严”也要“准”

为了与污染作斗争,我们应该严格监督,更加注重服务。一些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规模较小,但整体竞争力较强。相关部门不妨以工业园区为单位,引导企业进行清洁转型。这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环保成本,而且不影响行业的正常发展,还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

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到一个制造业强国,必须走绿色化,成为一条普遍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不要让环境保护“一刀切”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

《人民日报》(2018年6月11日,第19版)

标题:人民日报各抒己见:环保执法要“严”也要“准”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