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21字,读完约19分钟
引导演讲
在改革开放之初,货币金融在促进改革和刺激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是通过银行来实现的。事实上,银行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我国的银行在诞生时就植入了政府的基因,它们是政府机构,在政府政策设计中承担具体任务。
健康的银行体系的重要性超过了银行作为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后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推动了银行的商业改革。内部驱动因素是经济规律,外部因素是:一是国内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二,外国经济的比重正在增加。因此,在1995年全国银行管理会议之后,银行开始了商业化改革之路。
银行不是在大中华区产生的,而是在19世纪末从外部世界产生的。就像西红柿在17世纪初来到中国一样。与西红柿不同,西红柿是由人种植的,普通人(诊所股票603883)自己种植并享受。西红柿在中国这个外国也充满了活力,就像我们自己的东西一样。因此,当公众发泄他们对外国商品的爱国情绪时,没有人认为西红柿也是真正的西方品种。在中国,银行业一直是政府的官方垄断,清末南京国民政府和今天的政府都是如此。我不知道是否有人认为国内的银行和政府的业务也在向西方学习。举个例子,这位前央行行长曾经嘲笑他的西方同行,说他们不理解货币银行的真正含义。我认为他所说的本质,更优雅地说,是玩一些在时间中悄悄分配资源的游戏。直截了当地说,很难听到,偷别人血汗钱的贼是毫无疑问的。我真的不明白别人以什么为耻,我们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人们不时对银行不满,抱怨排队和收费。然而,他们从未有过砸日本车的想法。他们过去曾想摧毁它们,并与外国汽车几乎同时来到中国的银行。那些反对西方化的人肯定不认为保存财富的银行原本就是西方的东西。
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中国人从中资银行获得的好处和便利是肯定的。如果没有银行,生存就没有问题,但生活质量很难保证。如果我们考虑经济利益并计算经济账户,很难说普通人是在赔钱还是在利用银行。例如,“利率上下颠倒”,有时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有时存款利率低于贷款利率。另一个例子是信贷结构,超过70%的资金被贷给国有企业。银行就像一条管道,从人民身上抽血,然后输送到政府部门。虽然国有经济的好处最终落实到了特定的人身上,但原本属于大量人的利益却通过银行传递给了少数人,银行是政府的有形之手,他们总觉得有事情要处理。
根据这个分析,应该是普通人越来越穷,少数人越来越富。事实是,确实有一小部分人越来越富,但普通人并没有变得越来越穷。原因是银行等经济动员组织不仅是利益结构调整的渠道,也是总利益扩张的加速器。例如,当一个社会的年产量为100时,占人口10%的甲方分配30,占人口90%的乙方分配70。经过一个银行参与和努力的复杂过程,当这个社会的年产量增加到300时,甲方分配150,乙方分配150。虽然按比例亏损,但乙方的收入和总额增加了一倍以上。人们仍然获得利益,有着强烈的获得感。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不能长期持续。正是货币化收入的拐点制约了这一发展模式。
自然法则是爬山时速度很慢,下山时会立刻滑下来。
银行基因
在早期,像银行这样的组织有两个主要来源:金匠和货币兑换商。当金属货币流通时,这些商人的存在是为了方便货币的识别、存储、兑换和长途运输的需要。随着专业借贷机构的兴起,随着纸币的流通,债务货币进入市场,银行逐渐垄断了货币市场,成为专业机构。后来,随着中央银行系统的兴起,非现金纸币占据了流通市场,银行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在当今社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供应量至少占货币供应量的95%。现金流通占社会货币供应量的不到5%。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方便所有人的银行都使用银行货币,他们最终会去银行清算。银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谁掌握了银行,谁就掌握了经济命脉。这似乎是一位革命教师所说的。
尚不清楚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中的银行应该听谁的。中国的银行一直听从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新中国都是如此。因为中国的银行都是由政府设立的,依靠政府的信贷。因此,中国的银行业基因是纯粹的政府基因。像日本和德国这样的银行体系可以被视为政府和社会杂交的结果。
1990年,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安排企业职工生活的通知》,要求银行安排“安定团结的必要资金”,“尽一切可能把1990年和1990年2月的工资发给职工”,“允许贷款适当延期,不收罚息”等。被淘汰的企业大多是效益差的企业,已经接近或即将被淘汰。贷款被投入,然后很快被消耗掉,从而形成新的银行不良贷款。国家政府要求银行向企业发放工资(或“饺子贷款”、“馒头贷款”等名称),这在现在看来是一个不可理解的例子,在当年也是常态。想来也是当时人很简单,从银行借钱给企业支付工资,而这些钱直接落入了普通人的口袋。总比几年后,银行的钱似乎被借给了所谓的中央企业,然后通过它们,几个环节(中央企业经营金融)被绕过,利率被提高了几次,它以各种金融创新的名义流入私营企业。十多年来,普通人经营的企业,以一般的利润水平,真的无法生存。在金融市场化过程中,逆向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逆向淘汰”,值得反思。
中国银行(601988,诊断股票)产业改革的逻辑
总的来说,回顾过去40年的银行体系,特别是前20年的银行改革和发展,总的来说,事情的逻辑如下: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后,国家的财政能力首先受到考验。以工农产品价格(000061)的“剪刀差”形式向中央政府筹集资金的最初做法已慢慢失败。一方面,改革面临着逐步放开价格体系的压力,降低农业部门价格,提高工业部门价格,然后从工业部门拿走经济剩余的做法,慢慢失去了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工业生产已经从集中计划转向市场扩散,国家控制的国有企业(当时称为国有企业)越来越少。此外,国有企业改革以“减税和利润分成”为突破口,政府的财力越来越少。数据显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1996年开始上升。
在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工业化进程中不断扩大投资的需要,以及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就业和社会保障等诸多隐性问题的凸现,都对财政支出的持续扩张产生了刚性约束。
改革之初,中央政府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财政收入入不敷出。如果政府没钱怎么办?首先,就像17世纪的英国一样,国王没有钱打仗,而是向社会借钱,这催生了光荣革命,并逐渐发展出一种副产品:现代金融体系。第二,像中国历代一样,征用、没收、财产所有权、大规模扣押粮食等。理论上,陌生人的生活是皇帝的,还有谁能有这笔钱?然而,现代的情况与过去不同。在改革的早期,国家开始尝试发行国库券。我记得当时国库券的存款利率比银行的高,但实行起来,手续繁琐,成本高,收效甚微。因此,银行体系的建立承担了历史责任。
在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下,与其他类似国家(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不同,中国经济在改革初期处于低货币化状态。例如,1990年俄罗斯的m2/gdp是100%,1978年中国的m2/GDP是25%。这种特殊国情的政策含义是,在没有过度通胀压力的情况下,货币过度发行。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发行货币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易纲在那一年(1996)有一个估计。从1978年到1992年,中国的货币发行收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按照这个标准,1992年货币发行收入占当年财政收入的23%以上。实际上,银行资金在金融上的隐性支出肯定超过了这个数字。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国家获取货币化收入的渠道是什么?当然是金融。那些年,金融在中国的含义是银行。笔者认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指挥棒是衡量经济货币化过程中货币发行的收入和成本。我们借此机会回顾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历程。
从1978年到1984年,货币化收入不断增加。在低经济货币化改革的早期阶段,经济货币化的过程意味着国家只需要印制货币并投入市场以换取资源,而不用担心价格问题。由于银行组织本身具有创造信用货币、支付清算和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建立一个强大的银行体系有利于推动经济货币化的进程。为了有效地调动和分配货币化收入,国家着手建立银行体系,并相继成立了四家专业银行。
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重新成立,并专注于农村信贷。随后,中国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601939)与财政部分离。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中国工商银行(601398),主要经营城市工商信贷业务。四大专业银行业务严格分割,在工商企业流动性、农村、外汇、基建四大领域占据垄断地位,触角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现阶段,四大银行的经营成果和收支都是国家控制的,银行作为财政钱Ku和出纳的地位没有改变。随着社会金融资源总量的快速增长和国家调动金融资源能力的不断提高,国家一直在控制社会金融资源,而银行,当时被称为四大专业银行,主要是国家控制金融资源的工具或手。
1985年至1993年是货币化收入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也是中国批准成立九大全国性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时间间隔,也是社会金融活动最活跃的时期。这些不是巧合。
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过程是在旧体制之外培养一种新体制,而不是先触及它。一方面,体制外力量的增长给整个市场带来了竞争活力,另一方面,也为体制内改革(就业、收入分配等)创造了条件。)。在政策环境的引导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地经历了一个诱导绩效制度变迁的过程。在经济货币化收入从增加到减少的转变中,1985年的8.8%和1988年的18.5%的通货膨胀确实吓坏了当时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当时,经济学中的争论非常激烈,但是不管这个理论有多高明,它都超出了现实。人们最终承认通货膨胀也会在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中国已经意识到过度发行货币的弊端,加快银行改革已被提上日程。首先,加快银行改革有望调动更多储蓄资源,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第二,加快银行改革可以调整货币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从而扩大增加货币化收入的范围。第三,金融资源的相对价格逐渐上升,成为主要的稀缺资源,各种经济实体(尤其是地方政府)争夺金融资源的意识明显增强。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按照渐进式改革的逻辑,国家从1985年到1993年建立了九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86年7月24日,国务院批准恢复设立交通银行(601328,门诊部),总部设在上海。1987年4月,国有企业设立的招商银行(600036)在深圳成立。几天后,中信集团银行部重组成立中信银行(601998)。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现平安银行(000001))在深圳六家信用社的基础上成立。1988年8月,福建兴业银行(601166)在复兴金融公司的基础上重组成立。1988年9月,广州发展银行(600098,临床部)成立。1992年8月,中国光大银行(601818)成立。1992年10月,华夏银行(600015,诊断单元)宣告成立。1993年1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正式开业。
这些银行的建立是时间、地点和人的结果,其中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国家已经颁发了许可证,当孩子出生时,他们必须长大。结果,中国银行业市场逐渐引入竞争机制,四大银行的分类逐渐淡化,银行业改革开始,金融资源由国家控制。这一时期,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金融活动日益活跃,出现了社会办金融的现象(当时各银行的地方机构在体制外从事一些资本市场活动,给人的印象是当时金融机构党委之间的关系是地方性的),这种现象逐渐升温,整个国内金融市场呈现出活跃但有些失控的状态。
然而,国家通过银行业(主要是四大银行)对国有经济进行注入和补贴,从而使金融资源能够长期、持续和无成本地流入国有经济。1989年,银行贷款利率高于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利润率。1993年,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利润率已经低于银行存款利率。然而,这些都没有改变,四大专业银行的贷款已经投入。
1993年以后,中国的货币化收入明显处于下降阶段(1993年和1994年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物价涨幅一度超过24%)。随着渐进式改革的深入,社会矛盾逐渐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不削弱征收铸币税的手段来弥补财政支出的缺口,就可能因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导致社会动荡。为了稳定地控制金融资源,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合理地控制通货膨胀,避免失控和引发社会矛盾,国家提出了“治理金融环境,整顿金融秩序”的思想。当时,朱镕基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论法”:一是立即停止并认真清理一切非法借贷,对非法借贷的资金要限期收回;第二,任何金融机构不得变相提高存贷款利率,不得通过提高存款利率进行“储蓄战”,不得向贷款对象收取回扣;第三,银行应立即停止向自己设立的各种经济实体注入信贷资金,并与自己设立的各种经济实体完全脱钩。逐步禁止社会金融活动,让金融资源回归系统内部。伴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的金融活动自发实验失败了。
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为金融体系现代化勾画了蓝图。当时,这份文件的概念是先进的,但在实践中,它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到位。例如,政策性银行成立后,国有银行仍然无法摆脱政策性业务的负担。新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市场上无法获得与四大银行同等的竞争地位,国家在金融政策上明显偏向四大银行。原因可能是该国需要一个能够有效调动储蓄的银行体系来掌握更多的金融资源,而垄断性金融安排在调动储蓄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虽然国家在1993年明确提出了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方向,但与向国有企业注资以维持社会稳定(硬政治约束)相比,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处于相对不重要的地位。国家的套利行为使银行改革成为稳定社会、促进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的工具。
1995年6月,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银行管理会议,至今未引起太多关注,应该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朱镕基在会上指出,中国银行业在改革中发展,已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本渠道。主要问题是:逾期贷款比例高,资金周转速度慢,经营效率低。要求各银行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上来,尽快把我国的专业银行转变为具有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的商业银行。建议做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实施工作,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实施货币政策和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的作用。根据《商业银行法》,国家专业银行改革为国有商业银行。此外,应发展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以鼓励银行之间的竞争。提出银行业应该分业经营。各国的专业银行应该与它们的信托和投资公司完全脱钩。要求商业银行坚持自我管理、自我风险、自我融资、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依法干预银行业务。银行应坚决抵制强迫银行放贷或摊派资金的违法行为。银行应该努力提高盈利能力。应仔细评估银行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如果银行连续三年亏损,行长应该“让位给他人。”
此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型和商业化已成为银行业改革的主题。后来,虽然有重复,方向没有改变。
1995年银行改革和发展的转折点不是偶然的。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1996年开始上升。通过分税制改革,国家的财政能力开始恢复。银行为了慢慢淡化金融功能,开始了商业化之旅。
结论
金融体系,特别是中央银行和几家主要银行,在保持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稳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融资一直是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从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大多数年份里,再融资占总资产的比例都超过了3/4。据此,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市场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融资。还需要说明的是,再融资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专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当年主要是信用贷款,贷款金额由国家政策决定。当时,货币供应机制大致是这样的。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需要(政策需要和专业银行需要)向专业银行提供再融资,专业银行根据信贷计划和信贷规模向企业提供贷款。这些贷款被转换成银行存款,形成流通货币。
事实上,市场发展之后,人民的力量和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冲动自然会对财力提出要求。因此,在改革开放前的20年里,决定投资的不仅仅是中央政府。虽然银行贷款的投资主要是在国有经济,但乡镇企业和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也是风雨无阻。当年学术界热议的“反向机制”是市场力量的反映。
客观地说,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相对充裕的货币供给对于发现市场机会、促进市场交易具有积极意义。缺乏资金,就没有办法激活文化大革命后千疮百孔的市场。因为我们的市场正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不完全的合同,不完善的法律和执法等。,并且没有中介和第三方。在这种情况下,货币的及时出现和即时的面对面结算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并果断地抓住了市场机会。因此,在改革之初,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信用贷款的方式向社会投放基础货币,相对充裕的货币供应量不仅发挥了金融功能,而且客观上起到了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如果说中国的货币银行有什么神秘之处,那很可能就是这些。其他任何依靠过度发行货币来解决问题的行为,迟早都会得到回报。
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货币金融在促进改革和刺激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是通过银行来实现的。事实上,银行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我国的银行在诞生时就植入了政府的基因,它们是政府机构,在政府政策设计中承担具体任务。推动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背景,首先是分税制改革后国家财政能力的恢复和对未来财政收入增长的良好预期。其次,货币化收入下降,货币化成本上升,国家担心银行系统的问题。决策者已经认识到,经济规律限制了货币化收入的消费,这一过程不能无限期地重复下去。健康的银行体系的重要性超过了银行作为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后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推动了银行的商业改革。内部驱动因素是经济规律,银行的钱需要偿还,恶性通货膨胀不仅不愿被看到,而且负担不起,因此银行必须改善其管理。外部因素是:第一,国内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国有经济成分变小,其他经济成分增加;第二,外国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我们不能再关起门来结算了。因此,在1995年全国银行管理会议之后,银行开始了商业化改革之路。
换句话说,商业化之后,银行仍然属于政府,它们必须听从政府。这是由银行基因决定的。银行想要什么,有发言权的政府说了算。
在一些行业,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然而,在某些行业中,先辈欠下债务,后人偿还债务。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楚,将会发生大事。正常情况下,为别人还钱的人应该有点脾气。
标题:李义奇:中国的银行基因是纯种的政府基因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