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134字,读完约20分钟
推进地方绿色金融试点,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2017年绿色金融体系和机制建设的重点。未来,迫切需要进一步拓宽绿色股权融资的路径,加强环境信息的分析和应用研究,优化绿色金融的设计和配套政策的实施。
作者:兴业银行、华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鲁正伟主任。
摘要
2017年,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基础体系日益完善,对绿色经济的支持不断加强。
绿色信贷仍是绿色融资的主要渠道,占95%以上;然而,债券、股票和基金以及环境产权等多样化融资工具发展迅速。
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主体的多元化表明绿色金融正在逐步普及;然而,绿色资产流动性弱是主要问题。
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将迎来环境产权市场的突破。
推进地方绿色金融试点,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2017年绿色金融体系和机制建设的重点。未来,迫切需要进一步拓宽绿色股权融资的路径,加强环境信息的分析和应用研究,优化绿色金融的设计和配套政策的实施。
放眼世界,中国绿色金融在完成“规模赶超”后,应进一步探索“制度引领”,通过国际合作开拓更大的发展空空间。
关键词:绿色金融市场融资规模体系建设国际化概述
文本
2016年被称为中国绿色金融的第一年。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顶层设计和体系基础迅速完善。2017年,绿色金融市场在许多具体领域取得突破,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经济的力度不断加大。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也使绿色金融市场能够更准确地促进绿色转型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展望未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加速成熟,绿色金融将获得越来越大的发展,引领全球绿色金融体系和市场的发展。
一、绿色金融市场综述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2016年8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发展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发展基金和绿色保险、完善环境权市场、开展地方试点、促进国际合作等八项任务,并于2017年实际实施。
1.1绿色信贷
根据银监会新闻发布会披露的信息(这是目前掌握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国内21家主要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为8.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占总贷款余额的近10%[1]。由于绿色信贷有效控制了环境风险,提高了企业和项目管理的可持续性,也是国家支持和鼓励的领域,因此资产质量较高。根据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6年6月底,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不良贷款余额为226.25亿元,不良率为0.41%[2],远低于同期各类贷款平均不良率1.76%。
从信贷主体结构来看,根据各银行的社会责任报告,截至2016年底,五大国有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占整个市场的55%,各银行的平均信贷余额占7%以上。股份制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也大幅增长,其中兴业银行(601166)保持着独特的地位,绿色信贷余额占14%,仅次于CDB的15%,居所有商业银行之首。
1.2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是中国绿色金融市场最大的亮点。截至2017年底,国内市场绿色债券(包括资产证券化产品)余额为4333.7亿元,其中2017年新发行规模为2274.3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
非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的热情逐渐高涨。2017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交易商协会发布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为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等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提供了指导,明确了发行绿色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的绿色渠道。在此驱动下,2017年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中国债券和短期贷款的总发行量为820.3亿元,比2016年增长63.4%,占债券融资总量的36.1%。
此外,2017年,全国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也取得突破性发展,总发行规模达到137.6亿元,比2016年增长380%。
在绿色债券指数方面,继2016年中国债券银行、中国结算公司和兴业银行发布第一批中国债券-中国绿色债券指数系列和中国债券-兴业绿色债券指数之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指数有限公司于2017年6月19日发布了上交所绿色企业债券指数、上交所绿色债券指数和沪深绿色债券指数。这组指数的特点是同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卢森堡证券交易所的官方网站上展示,以吸引外国投资者关注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
二级市场流动性低是绿色债券市场面临的主要障碍。大多数金融机构通过持有绿色债务以较低的管理成本实践和展示其社会责任,因此交易动机不足。在二级市场,绿色债券现货债券年交易额为679.3亿元,周转率为2.87%,其中绿色金融债券最为活跃,约占绿色债券现货债券交易总量的85%左右[3]。
1.3 .绿色股票和基金
截至2017年底,a股市场绿色环保产业上市公司ipo、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共募集资金2200亿元,较2016年下降18%。同期a股市场股权融资总额为1.7万亿元,较2016年下降18.5%,融资规模略低于整体水平。绿色股权融资占市场融资总额的12.8%。
发展绿色指标体系是扩大绿色金融产品影响力、提高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手段。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2017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中国证监会正在研究鼓励发布绿色金融产品指数,如绿色股票指数和绿色债券指数[4]。就股指而言,截至2016年年中,中国已有19种产品[5],跟踪绿色指数的产品有18种,规模接近107亿元[6]。截至2016年底,中国共有265只节能、环保和绿色投资基金,包括159只股权投资基金、33只风险投资基金、28只证券投资基金和45只其他类型基金[7]。由于环境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充分,目前的环境绩效指数仅为CSI和SSE Index公司开发的SSE 180碳效率指数,尚未形成与国外市场类似的成熟、丰富的esg指数。加快上市公司和绿色债券发行人的环境信息披露,将为绿色股票及相关指数和基金产品的发展提供巨大激励,加强市场引导,提高绿色资产的流动性。
1.4环境产权
自2013年以来,碳交易市场已在中国八个地区试点。2017年,试点市场总成交额为2.11亿吨,成交额为48.1亿元。其中,二级市场成交额7300万吨,成交额12.2亿元,平均成交价16.71元/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营业额分别比2016年增长7.10%和7.07%。
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规划(电力行业)》,标志着全国碳市场建设正式启动和实施。然而,仍有许多制度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在交易真正开始前完成。第一批全国碳市场仅包括电力行业,覆盖1700多家企业,总排放规模35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39%,超过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其他高能耗行业将逐步纳入。
此外,还发展了环境产权的交易市场,如排放权、能源消费和水使用权。其中,排污权已经试点十年,2017年将推进全行业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以确认排污权,促进排污权交易的全面推进。节能、能源使用权和水使用权交易分别于2014年、2016年和2016年开始试点。
二、绿色金融体系和机制建设的进展
如果说2016年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和机制建设的关键词是“顶层设计”,那么2017年的关键词是“推动实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鼓励地方试点,巩固环境信息公开和标准体系等基础设施。
2.1通过地方试点项目促进体制机制建设
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江西、贵州、新疆、广东、浙江等五省部分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符合本地特色和实际需要的绿色金融体系和机制创新。为落实国务院部署,6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各试点地区建设规划,明确了试点范围、目标和任务。根据各区规划,首批八个试验区将分别在江西省赣江新区、贵州省贵安新区、昌吉州哈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广州市花都区、浙江省衢州市和湖州市建立。主要任务包括丰富绿色金融主体结构,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目前,地方绿色金融体系和机制创新已经启动,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贴现、建立政府主导的第三方担保和信用增级机制、政企合作建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建立环境产权市场和开发创新金融产品等方面。此外,试点地区还探索了环境信息公开和共享等配套体系建设,以及绿色信用体系建设。
除上述试点地区外,北京、重庆、河南、承德、黄山、熊安新区也相继出台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相关规划文件,探索地方层面绿色金融体系和机制的建设与创新。
2.2、探索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2016年8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并设定了“三步走”的推进路径:第一步,2017年,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上市公司被迫披露环境信息;第二步是要求所有其他上市公司在2018年实施半强制披露;第三步是到2020年覆盖所有具有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的上市公司[9]。2017年6月,中国证监会与环境保护部签署了《联合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合作协议》,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督促上市公司履行义务,落实环保责任。2017年12月26日,修订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指引》。在上市公司年度和半年度报告的披露要求中,要求重点排污企业强制披露环境管理和排污信息;其他企业采取“不披露、不解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a股将于2018年6月正式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指数和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根据惯例,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将对指数中包含的所有上市公司进行esg评级[10]。中国证监会新修订的信息披露标准包括msci esg评级的主要内容,这将进一步鼓励企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2.3 .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包括项目和企业绿色属性识别标准、绿色金融产品设计标准和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绩效评价标准。
目前,国内绿色项目识别和绿色金融产品设计标签主要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绿色债券发行目录,以及银监会绿色信贷统计系统制定的相关规定,标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2017年6月13日,绿色黄金委员会主任马军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整合相关标准,旨在推出全国统一的绿色债券目录,规范和完善第三方绿色债券评估体系[11]。1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指引(暂行)》,对绿色债券的评估认证做出了详细规定,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债券标准的应用,规范了绿色债券的评估认证质量,促进了绿色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绩效评价体系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自银监会发布《节能减排信贷指导意见》(2007年)、《绿色信贷指引》(2012年)和《能效信贷指引》(2015年)以来,银行业逐渐成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支柱。2013年,银监会发布了绿色信贷统计制度,2014年,进一步启动了绿色信贷实施重点评价指标,并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监管指引》中设定了社会责任指标,组织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绿色信贷实施自我评价。2017年,根据地方试点和建设国家绿色金融体系相关工作的需要,银监会制定并发布了《绿色银行评估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指导。
第三,我们需要继续克服困难
在取得一系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绿色金融的深化发展仍面临许多继续突破的瓶颈。然而,随着绿色理念的不断普及、政策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绿色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3.1绿色理念的推广和推广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新旧动能转换的趋势和环境治理的紧迫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已经意识到绿色转型的必然趋势和巨大的潜在利益。根据中国银行(601988)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于2017年2月23日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近90% (88.9%)的受访银行家认为,当前绿色金融的发展将对银行经营产生积极影响,包括降低行业信用风险、分享经济重组红利、开拓海外市场,有利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此外,几乎所有受访银行家(97%)都认为,绿色金融有望在未来五年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
证券资产管理行业越来越重视绿色投资。2017年3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绿色公益榜”,表彰了部分绿色公益业绩突出的基金和券商[12]。
3.2发展瓶颈需要打破
绿色股权融资的道路需要拓宽。从现有绿色融资机构来看,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债务融资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绿色股权融资规模有限。一方面,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直接融资;另一方面,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具有新的商业模式、高技术门槛和高不确定性的特点。加强股票市场的绿色融资功能,对于支持绿色经济、鼓励绿色产业创新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要解决绿色企业的股权融资问题,关键是要解决绿色企业的概念和定义,即识别绿色产业和绿色企业的标准和方法。在明确哪些企业是绿色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绿色企业上市融资的相关配套措施和监管政策。
环境信息的分析和应用方法亟待研究和推广。随着上市公司和绿色债券发行人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建立,以及与环境监测和环境信用评估相关的原始信息披露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环境信息基础将会大大提高。深入分析相关信息,探索系统细致的科学应用,是发挥环境信息披露积极作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入分析环境信息有助于探讨环境风险对资产价值和信贷风险的影响,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绿色金融业务的管理。
创新和实施绿色金融支持政策。目前,已实施的配套措施主要集中在绿色债券的绿色审批渠道等方面。但是,只有少数试点地区尝试了七部委《指导意见》等顶层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措施,如财税激励、利息补贴、将绿色金融产品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再融资合格抵押品、将绿色金融绩效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政府支持建立第三方担保机制和绿色发展基金等。由于绿色金融产品需要经过第三方认证,并满足额外的监管要求,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发行成本会高于普通金融产品。尽快实施科学合理的配套措施,将有效调动金融市场内部的积极性,激发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绿色金融市场。此外,从以往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绿色信贷的不良率远低于普通信贷,这为绿色信贷寻找商业可持续性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了更好地匹配绿色信贷较高的资产质量,鼓励绿色信贷的发展,我们可以探索不同的监管标准,如降低绿色信贷风险资本的比例,在信用风险发生时确定绿色债券的优先级。
3.3为国际发展开辟更大的空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领导者”,并将继续致力于建设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今年以来,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场增长迅速,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它已经完成了“规模赶超”,具备了“制度引领”的基础和条件。进一步的国际合作将引领全球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制度机制的建设,这将对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拓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的切入点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推进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激发绿色金融的内在动力。随着环境、气候和资源对宏观经济和微型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重新考虑融资项目和金融资产面临的环境风险越来越迫切和必要。遗憾的是,现有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没有对环境风险给予特别关注和考虑。在此背景下,中国可以考虑推动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调整,适当降低绿色金融资产的风险资本占用,这将对扩大全球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增强市场吸引力产生直接影响,也将增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
统一绿色金融国际标准,促进全球市场一体化发展。2016年7月,新发展银行在中国发行了首只国际金融机构绿色债券;同月,中国银行开始在海外市场发行绿色债券;2017年11月和12月,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先后向全球投资者发行“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开辟了中国绿色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新路径。随着《探索绿色金融共同语言》白皮书及中欧其他相关研究的深入,中国与国际市场的绿色债务标准的统一将会加快,进一步拓宽中国绿色债务市场的国际发展前景。
依托“一带一路”、新发展银行、亚洲投资银行、南南气候合作基金等机制,推进国际绿色金融合作,出口资本、技术和理念。绿色金融的支持对中国实现绿色发展和南南合作的目标至关重要。2017年5月,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等部委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计划》,为“一带一路”沿线产业、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为中国进一步深化绿色发展提供了国际舞台。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截至2016年底,9家中资银行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设立了62家一级分行,[13],支持“一带一路”的金融体系正在加强。为了更好地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必须加强对外投资的环境管理,推动制定和实施政策措施,防范投融资项目的生态和环境风险,促进企业主动承担环境和社会责任;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多边开发机构和相关企业采纳环境风险管理自愿原则,支持建设绿色“一带一路”。
[1]http://baijiahao.baidu/s? id = 1579956644684485446;wfr = spiderfor=pc
[2]http://bank.hexun/2016-09-02/185839370
[3]http://finance.china/roll/20170508/4203726.shtml
[4]方星海:申请绿色债券需要第三方认证,《中国证券报》,2017年4月10日
[5]钟荣沙:促进基金业的负责任投资,《中国证券报》,2017年4月10日
[6]中国证券指数:绿色金融与绿色股票指数研究(http://heneng.juhangye/201702/weixin_3685034)
[7]安·郭俊:中国绿色基金发展前景广阔,《银行家》,2017年8月14日(http://funds.hexun/2017-08-14/190436840)
[8]详见《江西省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贵州省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昌吉、克拉玛依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 《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规划》和《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规划》。 (http://finance.eastmoney/news/1345,20170626750293751_0)
[9]http://green finance . Xinhua 08/a/20171030/1732750 . shtml
10 http://news stock/news,yw-201707-4107901
[11]http://www.ideacarbon/archives/38851
[12]http://www.sac/hysj/zqgsyjpm/201703/t20170301_130570
[13]http://mp.weixin.qq/s/razwz9ysmppjraqjnjfdxa
本文转载自“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鲁政委:2017年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综览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