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7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1月发布的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1.5%;P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4.3%。
鉴于上述价格数据,笔者认为:
2018年1月cpi同比增幅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主要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去年一月是春节,导致食品和非食品价格上涨。在高基数的影响下,今年1月份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有所回落。其中,食品价格下降了0.5%,这影响了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0%,比上个月低0.4个百分点,影响cpi约1.58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升了1.9%,增长率比上个月下降了0.3个百分点。1月份cpi同比增长1.5%,涨幅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新一轮价格上涨影响约为0.6个百分点。
从cpi同比走势来看,由于今年春节进入二月份,去年二月份的cpi仅为0.8%,为全年最低。因此,预计2月份cpi可能会明显高于上一年,增幅有可能超过2%。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全年都在增加,二月份的cpi很可能成为全年的高点。纵观全年,考虑到金融和实体经济去杠杆化和风险防范的政策背景,流动性是紧密平衡的,经济增长率也将趋于下降,因此需求方很难支持cpi的大幅走强。据估计,2018年的cpi将平均同比增长2%左右。尽管2017年同比增幅高于1.6%,但仍将明显低于3%的政策目标。理论上,不会有更大的通胀压力。
1月份ppi同比增长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在1月份ppi同比增长4.3%的情况下,去年价格变动的涨幅约为4.0个百分点,新一轮价格上涨的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7%,比上个月下降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下跌0.2个百分点。生产者价格指数新的价格上涨因素明显下降,今年影响生产者价格指数走势的主要因素是价格上涨。但是,考虑到产能过剩的持续推进,环境保护和有限生产将得到加强,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价格短期内不会大幅下降,这将支撑产品价格,生产者价格指数可能保持增长,同比负增长的可能性很小。综合判断,2018年生产者价格指数平均增长约为3.5%,低于2017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2018年价格不是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也不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总体价格运行适度,可以为经济从高增长率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供更好的环境,也为宏观政策留有灵活的空空间。
(连平为交通银行(601328,诊断)(港股03328)首席经济学家,唐建伟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
标题:2018年物价趋势温和 宏观政策灵活操作有空间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