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16字,读完约23分钟
从国内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今年有两大风险点需要密切关注。一是以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为首的海外央行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节奏和溢出效应的影响,二是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食品价格波动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传导导致的通胀率上升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作者:朱,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本文主要梳理了五年来深层次改革的系列文件和关键词,构建了深层次改革的三个部门的“主体框架”,并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复苏良好的背景下,提出了改革措施的五个可能方面。
69个文件、17个关键词和纲领性成果。从2013年至2017年的69份会议文件中,我们整理出17个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城镇化、对外开放、反腐败、房地产治理、供给方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环境保护生态、金融改革、两人两创新、区域经济、三农改革、扶贫、一带一路、制造业振兴、政府债务、自由贸易区。
从三个部门构建深化改革的“主框架”。我们把深化改革的对象分为“居民”、“企业”和“政府”。每个部门包括三个方向。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都包括三个方向:发展、监管和预防,而住宅部门略有不同。根据城乡二元结构,我们将居住部门划分为三个方向:发展、民生与农业、农村与农民。根据这一框架,对2013年以来深化改革的关键词进行了分类。此外,我们认为,过去五年中最大的变化是,理解政策的逻辑已经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因此,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宏观分析后的“两大支柱”框架应着眼于市场经济和政策导向。
数据显示了一个深刻的变化:经济增长已经稳定,结构已经改善。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结构来看,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同比增长6.9%,与2016年相比略有回升。这是自2010年以来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首次反弹,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并继续上升。从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角度来看,2016年底后,中游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提高,而固定资产投资在中游制造业出现分化。2014年前,一般设备和特种设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好,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电气设备行业增速较高。从居民收入和消费来看,居民收入增长率从2014年的12.4%下降到2017年的7.3%,但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0.5%。与2013年居民消费结构相比,2017年居民服务业消费增长明显成为新趋势。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2016年,中国是出口值最大、进口值第二大的国家。
经济持续改善,改革措施继续。当前国内外经济复苏为改革创造了难得的时间窗口。根据2017年底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从2018年到2020年的三年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三个硬仗”。我们认为,与经济相关的重点可能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为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以新的资产管理法规和mpa评估为核心的金融监管改革将继续出台政策;第二,供应方改革将在更多行业继续推进;三是去库存化后,房地产行业治理进入去杠杆化的深水区;第四,政府债券互换进入最后阶段;第五,可以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财政政策方面,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较高的赤字率;在货币政策方面,收紧货币供应大门的政策将会持续很长时间,以消化之前过度支出的货币,并为降低金融杠杆创造合适的环境。预计货币市场将很难保持宽松。今年,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两大风险点,一是以美联储为首的海外央行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节奏和溢出效应的影响,二是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食品价格波动和ppi传导导致的通胀上行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目录
会议已经召开,文本已经发出
69份文件概述了这五年
17个关键词凸显改革重点
方案改革的结果
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
从三个部门看深化改革的主要框架
过去五年中最大的变化
看看数据的深刻变化
经济增长率下降,结构优化
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
居民收入的增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世界商品贸易的收入增长
结论:新时代需要一个新的框架
披露声明
文本
会议已经召开,文本已经发出
我们主要分析了2013年至2017年的69份会议文件,梳理了这几年深化改革的进程。从时间上看,深化改革的速度正在逐年加快;从范围来看,从政府到企业到居民,从发展到监管到风险防范,这些年来我们提炼了17个关键词;从改革成果来看,自2013年反腐败启动以来,其他领域的深层次改革逐步深化,到2016年底,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已经形成。
69份文件概述了这五年
有关文件主要是经济方面的。从2013年到2017年,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以经济为主的文件,包括10次公开的财经小组会议、39次深层次的结构调整会议、十八届二中全会到七中全会的文件、十九大文件、十三五规划文件、四次政府工作报告、五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三次权威人物访谈。
经济领域的深度改革始于2013年底。在2013年12月的政治局会议上,“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成立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六个小组。从那时起,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深入改革措施已经加快。因此,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从2014年到2017年这段时间。
会议的内容分为三类。根据69个文件各自的侧重点,我们将会议内容分为三类,即方案类(提出方案性质的内容,对过去时期进行重点总结,或对今后工作进行重点安排)、总结类(重点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主要是整理过去时期的重点工作成果)和安排类(重点是深化改革会议和财经小组会议,明确采纳和落实改革政策)。从各种会议内容中,我们提炼出17个与经济改革相关的关键词。
17个关键词凸显改革重点
涉及改革的方方面面。从政府到企业到居民,从发展到规范到风险防范,我们提取了贯穿2013 -2017年的17个关键词,以及在各种会议和文件中提到的关键词的时间和主要内容,勾勒出这些年深化改革的重点。这17个关键词是财税体制改革、城市化、对外开放、反腐败、房地产治理、供给方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环境保护生态、金融改革、两人两创新、区域经济、三农改革、扶贫、一带一路、制造业振兴、政府债务和自由贸易区。
改革的速度正在加快。从时间角度看,反腐败是在2012年底提出的。2013年,改革努力集中在反腐败和八项法规领域。在经济方面,主要是提出了“一带一路”,建立了上海自由贸易区,并摸清了国债的底数。启动房地产统一登记,积极化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扩大试点改革阵营;2014年,我们在继续深化和落实2013年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确定了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研究推进了农村土地分权、城镇化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改革的覆盖面,提出了京津冀等区域发展理念;2015年,我们围绕环保监管等生态环境改革新举措,启动了以国有企业为起点的国有企业改革基础工作,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积极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的更新和置换;2016年是供应方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一年,也是各项改革加快推进的一年。从改革措施和领域来看,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2017年,包括国有企业改革、供应方改革、对外开放、金融风险防控和房地产长效机制在内的多项改革得到大力推进。总的来说,改革的速度在逐年加快,改革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改革已经从“点”到了“面”。
方案改革的结果
从“深度改革小组”的成立到“主体框架”的形成。自深度改革小组于2013年成立以来,每年都有定期的深度改革成果。例如,2014年是“深化改革的第一年”,2015年提出了“供应方结构改革”。2016年,“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改革就是革命”,提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
我们把深化改革的对象划分为“居民”、“企业”和“政府”,从而构建了深化改革的“三部门主框架”。根据2013年至今的经济相关关键词,将其归类到相应的主框架中。我们认为,过去五年最大的变化可以概括为“新常态、新发展、新时代”。因此,理解政策的逻辑应基于“以问题为导向”,并在方法论上坚持“争取稳定、战略决心和底线思维”。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宏观分析框架也应包括政策导向分析,构建宏观分析的“两大支柱框架”。
从三个部门看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
解构“主体框架”。2016年12月,深化改革小组第31次会议文件指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方案出台实施,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措施取得重大突破,一批重要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正在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然而,报告中没有详细描述“主要框架”。我们试图从“三个部门”和“三个方向”构建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三个部门”是政府、企业和居民,“三个方向”是鼓励与发展、调控与约束、风险防范与化解。每个部门包括三个方向。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都包括三个方向:发展、标准化和预防,而住宅部门略有不同。根据城乡二元结构,我们把住宅部门划分为三个方向:发展、民生与农业、农村与农民。
强调三个部门的深层次改革政策。从2013年以来重点领域和经济相关环节出台的政策来看,住宅产业发展政策更集中在城镇化发展、养老和医疗领域,民生政策更集中在环境保护和扶贫领域,而三农政策更集中在农村土地改革领域;企业发展政策分散在价格改革、制造业振兴、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等领域。,而规范性政策则更多地集中在房地产行业,而风险防范政策则更多地集中在供给方改革、金融风险防范、房地产泡沫等方面。;政府部门的改革政策最为深入,其中发展政策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两人两创新、对外开放、自由贸易区等方面。在政府部门的深层次改革政策中,最规范的是财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环境保护制度、纪检监察等领域。,而预防性政策主要侧重于反腐败和地方政府债务。
“强调”深化改革。在梳理了2013年以来深层次改革的框架成果后,我们得出以下与经济密切相关的领域作为我们对“深层次改革重点”的理解。从这三个部门的主要框架来看,它们包括居民城市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扶贫、农业改革、农村和农民、企业供应方改革、制造业振兴、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房地产治理等。,以及一带一路的政府、两人创新、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财税体制改革、政府债务等。就时间而言,2013年的新关键词包括两个人和两个创意、政府债务和自由贸易区。2014年的新关键词包括城市化、农业、农村和农民改革、一带一路以及财税体制改革。2015年的新关键词包括振兴制造业、环境保护和生态、供应方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区域经济。2016年的新关键词包括扶贫和房地产治理。2017年的新关键词包括金融改革。
过去五年中最大的变化
理解政策的逻辑已经改变
“以问题为导向”已经成为政策的热门话题。自2013年以来,有21份文件提到了"以问题为导向"一词。最早的一次是201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创新。”改革促发展、促转移、调结构、促民生。”其他提到问题导向的文件主要是金融和经济小组会议和深度重组会议。此外,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也提到了问题取向。从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内容来看,目前,“中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要和发展不足之间的矛盾,不平衡”;根据2017年底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近三年最大的问题是“三个硬仗”。因此,预计该政策今后将侧重于上述问题。
方法论:追求稳定、战略决心和底线思维。其中,“稳中求进”一直是政策取向。根据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所以“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我们认为“战略决心”和“底线思维”是解决“问题”过程中对问题的态度,尤其是“底线思维”。我们认为,它们是各种改革工作在不同进程中设定的“最低门槛”。
今天不同于过去:新常态、新发展、新时代
新常态。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与国际收支、生产能力与产业组织、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市场竞争特征、资源与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与化解、资源配置模式与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新常态是“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型粗放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型增长转变,经济结构从增量型增长向调整型增长转变。”
新发展。“十三五”新发展观的定义是:“要实现发展目标,解决发展问题,打造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对新时代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描述。201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新时代”提出了较为丰富的内容。从新时代理论来看,它主要包括“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新时代的定义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基本特征是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新时期的工作要求来看,“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要加快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绩效评价,营造“改善制度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进展”。
宏观分析的“双柱框架”
一方面分析市场经济,另一方面分析政策取向。长期以来,国内宏观研究基本上是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现象和解决中国的问题。目前,中国面临的形势是,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但是,从人均收入来看,我们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中国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发展。在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实现未来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简单地借鉴国外的经验。相反,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前提和背景下完善国内制度建设。这也可能对宏观研究提出新的要求。仅仅分析市场经济的影响很难反映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因此,另一个支柱,即政策导向分析,也将是宏观分析的一个重要方向。
看看数据的深刻变化
我们认为,深化改革主要是改变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经济角度看,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经济增长下降的过程中支持和形成新的增长点;第二,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合理调整传统产业;第三,调整和引进新的制度和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向。
经济增长率下降,结构优化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名义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但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波动性也很大。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得益于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明显回升。金融危机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同比增速逐年下降。然而,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大和政策的影响,实际gdp同比增长率也呈现出逐渐下降和波动性下降的特点。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同比增长6.9%,与2016年相比略有反弹。这是自2010年以来实际gdp增长的首次反弹。在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在国际经济复苏和国内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初步稳定。
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2012年,第三产业占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当于第二产业的45.3%。此后,第三产业比重继续逐年上升。2015年,第三产业在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2017年达到51.6%。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同时也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减少经济波动。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第三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因此,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预计中国第三产业仍将有一个相对较大的发展空.
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
从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看制造业转型升级。金融危机后,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继续下降。从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细分来看,2016年前后,上游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保持较高的总体增速。2016年底后,制造业中游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加快。行业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电气设备等。,受到国内外经济复苏和优惠政策的影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固定资产投资的累计同比增长来看,中游制造业也呈现出较好的增长速度,但行业间存在差异。2014年前,通用设备和特种设备行业增速较好,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电气设备行业增速较高。各行业间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17年初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成效。
居民收入的增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居民收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3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00元,2017年达到26000元;在增长率方面,2014年至2017年,居民收入增长率从12.4%下降到7.3%,但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0.5%。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预计随着经济增长,中国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阶段,居民收入增速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中高速水平,这将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比2013年居民消费结构,可以看出2017年居民消费较2013年有所提升。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食品、烟草和酒类消费比重下降幅度最大,从31%下降到29%,其次是服装消费下降1%,住宅消费下降0.3%,相应的交通通讯消费上升1.3%,医疗保健消费上升1%,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上升0.8%。由此可见,居民对服务业消费的增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受益于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
中国是全球贸易的受益者。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当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中国当年的出口值占世界商品贸易的4.3%,进口值占3.8%。到2016年,中国出口额占13.1%,进口额占9.8%。根据2016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商品的比重,中国是出口额比重最大、进口额比重第二大的国家。过去20年,中国受益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贸易的发展,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进出口推动的。然而,就出口值的比例而言,2016年大幅下降,而2015年进口比例下降。预计中国进出口的巨额顺差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难以维持,进出口贸易可能面临全球化的反复冲击。
结论:深化改革的成果正在显现
不同的背景,相同的目标。目前,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已经逐渐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整体回升。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6.9%,这是自2010年以来的首次反弹。在国际经济复苏和中国改革深化的推动下,虽然经济增速暂时稳步上升,但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并没有改变,短期内经济仍迫切需要改革和转型。
在“主体框架”的深化改革下,逐步引入改革措施。就时间而言,2013年的新关键词包括两个人和两个创意、政府债务和自由贸易区。2014年的新关键词包括城市化、农业、农村和农民改革、一带一路以及财税体制改革。2015年的新关键词包括振兴制造业、环境保护和生态、供应方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区域经济。2016年的新关键词包括扶贫和房地产治理。2017年的新关键词包括金融改革。如果每年都有改革重点,那么2013年将是自由贸易区,2014年将是财税体制改革,2015年将是供给方改革,2016年将是房地产治理,2017年将是金融改革。
经济数据反映出深度改革的结果正在显现。2017年经济增长的反弹归因于几个因素。首先,海外经济复苏。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在经历了近十年实体经济去杠杆化之后,2017年消费和投资出现了上升的转折点,从而通过进出口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根据国内数据,三驾马车的净出口拖累了经济并做出了贡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016年的-0.4%降至2017年的0.6%。其次,国内供应方改革提高了工业企业的利润,从而推动了名义gdp的增长率。供应方改革直接扭转了ppi连续近五年的负增长。2017年,ppi同比增长6.3%,明显好于2016年同比累计增长-1.4%。在价格因素等政策的推动下,2017年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长率达到21%,明显高于2016年的8.5%。2017年,第二产业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13%,明显高于2016年的4.8%。第三,房地产去库存驱动产业链增长。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5.3%。在房地产去库存化的推动下,房地产产业链增长明显加快。例如,2017年,土地交易价格同比增长49.4%,家具制造业总利润增长9.3%,家庭空转移销售额增长31%。
经济持续改善,改革措施继续。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复苏为改革创造了难得的时间窗口。根据2017年底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从2018年到2020年的三年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三场硬仗”,包括预防和化解重大风险、准确脱贫和防治污染。我们认为,目前海外经济复苏的趋势是适度和可持续的。尽管它也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如贸易争端和摩擦,但总体而言,它可以继续拉动国内经济。根据“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国民经济翻一番的目标基本可以实现。那么,今后三年的工作重点可能是“三个硬仗”政策的出台和以往改革政策的落实。我们认为,与经济相关的重点可能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为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以新的资产管理法规和mpa评估为核心的金融监管改革将继续出台政策;第二,供应方改革将在更多行业继续推进;三是去库存化后,房地产行业治理进入去杠杆化的深水区;第四,政府债券互换进入最后阶段;第五,可以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财政政策方面,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较高的赤字率;在货币政策方面,收紧货币供应大门的政策将会持续很长时间,以消化之前过度支出的货币,并为降低金融杠杆创造合适的环境。预计货币市场将很难保持宽松。从国内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今年有两大风险点需要密切关注。一是以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为首的海外央行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节奏和溢出效应的影响,二是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食品价格波动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传导导致的通胀率上升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本文摘自朱《宏观研究》。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朱启兵:深改这些年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