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3字,读完约3分钟
广州市有关部门联合发布通知,从5月1日起,6岁以下儿童将在广州市公立医院就诊,门诊挂号、静脉注射等408项医疗项目价格将上调,总体上调幅度为30%。广州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价格调整主要是出于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和留住儿科医学人才的考虑。
近年来,儿科看病难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背后的因果链大致是这样的:因为儿科“医生短缺”,所以很难在儿科看病;“儿童医疗短缺”是由于大量儿科医生的流失;大量儿科医生因收入低、工作重、晋升困难而流失;低收入是因为小儿科不赚钱,甚至赔钱;儿科不赚钱,因为儿童用药少,检查少,利润低...
按照这种因果关系,似乎缓解儿科医疗困难和儿科医疗短缺的根本政策是提高价格。事实上,在广州之前,一些地方已经提高了儿科医疗用品的价格。这似乎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当某种产品或服务供不应求时,它有信心和冲动来提高价格。
然而,医疗服务毕竟不具有完全的市场属性,而是具有明显的公共福利属性,就像教育一样。让我们以教育为例:一些老年人和年轻人贫困的地方缺少教师,人们呼吁改善教师待遇以吸引和留住人才。这个逻辑当然没问题。但是,你有没有听说过,要改善教师的待遇,提高中小学生的学费,以纾缓教师短缺的情况?我想我没听说过。原因有上千种,只能用一种方式来概括,那就是教育具有公益性,不能搞市场经济。
提高教师的待遇不能通过提高学费来实现,那么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应该通过提高诊断和治疗的价格来实现吗?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应该注意的是,价格上涨并不能缓解儿科医疗的困难。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价格杠杆调节需求,而提高价格可以抑制需求。然而,看医生是不同的,特别是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严格的要求,而且价格越高,它取决于更高。换句话说,价格上涨不会减少儿童看病的需求。如果医疗服务的供给没有太大的变化,在儿科看病的难度将保持不变,但是病人的家属将会花更多的钱。
此外,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医疗改革的大方向,也是两个不可忽视的并行改革目标。无论如何,医疗价格和药品价格之间的调整不应以增加患者负担为代价。如果医疗困难的问题得不到缓解,昂贵的医疗费用将会加剧,医疗费用将会增加,医疗经验也不会得到改善,这很可能会使更多的人感到不满。
为了缓解儿科医生的短缺和看病的困难,涨价是一个相当糟糕的选择,如果不是最糟糕的选择的话。改善儿科医生(和护士)的待遇可以通过调整绩效评估和部门间的“利益再分配”来实现。医院是一个整体,不能要求每个部门都赚特别的钱。那些不太赚钱的部门只是反映了医疗保健应该具有的公共福利属性。在绩效考核和利益分配上,医院可以采取“补不足,补损失”的原则,使各科医务人员的待遇保持相对平衡,使儿科医生的待遇得到大幅度提高,不再低人一等。在职称晋升中,也是留住人才的好办法,使晋升渠道适合儿科特色。
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有必要增加财政投入,合理规划儿科设置和医生培训,扩大医学院校儿科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考虑像师范生一样实行免费培训或定向委托培训...为了缓解儿科“缺医少药”和看病难的问题,有必要打“组合拳”,这种拳法不应该包括涨价的套路。
标题:晏扬:缓解儿科看病难不能靠医院涨价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9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