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5字,读完约2分钟
最近,“合肥市政府是中国最成功的风险投资机构”这句话在朋友圈子里爆了。
投资BOE、长信仓储、威来中国、合肥,在液晶面板、半导体、新能源汽车行业投入巨资,收获颇丰。日前发布的“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合肥已成为新的一线城市之一,“工业反哺城市”达到新的高度。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轨迹和特点。合肥模式虽然不可复制,但仍能为城市产业规划和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一个城市的可用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优质钢材必须用在最前沿,战略性产业应该愿意花钱。面对中国制造业“屏幕”和“核心”缺失的痛点,合肥市政府瞄准机遇,将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投入BOE,并斥资数十亿投资长新仓储,在“卡脖子”技术上取得了成就。相当丰富;现在,我们正在利用新能源在各个角落超越汽车行业。
产业发展需要依靠早期或过渡期的长期培育资金。政府在财力和抗风险能力上有天然优势。政府对科技产业的直接投资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迫切需求,还可以形成“跟进效应”和社会效益,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其中,赋予产业链活力。
如果说政府投资是风向标,那么社会资本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推进器,政府引导的产业基金是二者的结合。通过社会化运作模式,可以将更多的资金聚集起来,交给专业人士,很容易达到“四两贡献”的效果,不断为产业链输送养分。以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安创业基金大厦为例,三年来共募集资金71笔,认购规模超过1290亿元,成为中国资金集中度最高的运营单位之一。
除了发放真金白银,政府还应该关注如何创造一个创新和公平的市场环境。竞争性的人才引进机制、和谐的经营环境和完善的法律制度都是必须研究的课题。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可以依靠培育和引导,但长期发展必须赋予市场主导力量。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业发展的初期,由于盲目跟风,经常会出现无序投资和不完全投资,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闲置。例如,在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无处不在”的产业补贴,出现了充电桩经营者的囤积行为,导致大量充电桩闲置;“如果补贴没有改变”;长期依赖公共领域推广,面向市场的私家车主渗透率低。
从政策导向到市场导向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痛苦时期,政府需要学会放手,企业需要学会独立,人才需要学会创新,这样行业才能立足。
标题:证券时报:政府引导产业投资更应让市场当主角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6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