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66字,读完约7分钟

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肆虐,各国几乎都以经济关闭来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大灾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中国,世界上主要的“重灾区”国家似乎还没有看到疫情的拐点。从全球来看,中国仍需要等待经济结束“暂停”状态,以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使得已经不确定的市场预期更加悲观。关于世界经济的前景,市场普遍预测此次冲击造成的衰退将超过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最悲观的预测是,全球经济将陷入类似20世纪30年代的衰退和大萧条。例如,哈佛大学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终身教授金克宇博士认为,我们可能在2020年面临大萧条,而不仅仅是短期衰退,其严重程度可能是2008年的10倍;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认为,全球经济可能在2020年出现零增长,这可能成为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衰退。这是一个严重的警告性预测。

傅子恒:疫情阴影下 世界经济能否避免大萧条

全球经济将走向何方?根据笔者的观察,结合此次灾难的背景和特点、各国的经济禀赋以及所采取的对策,笔者认为,虽然2020年世界经济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其困难程度将超过2008年,但不会滑至1929年的程度,也不会像整个20世纪30年代持续数年的大萧条那样严重。由于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不会出现类似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大萧条。如果处理得当,它对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损害甚至可以控制在与2008年相同甚至更低的水平。

傅子恒:疫情阴影下 世界经济能否避免大萧条

让我们简单比较一下经济数据。与2008年的危机不同,2008年的危机基本上局限于金融领域,新冠肺炎肺炎的突然爆发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系统性的灾难性影响,造成了众多人员伤亡和经济下滑,使这场灾难的社会危害程度超过了2008年,但它毕竟不是1929年至1933年的全面而深刻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制度危机。

下面是一组简短的数据:在1929年至1933年期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46.2%、40.6%、28.4%、16.5%和8.4%,对外贸易分别下降了70%、69.1%、50%和48%。以当时世界上最大和最发达的新兴美国经济为例,从1929年至1933年的三年间 美国经济连续14个季度负增长,累计负增长-68.56%,国民生产总值从2036亿美元下降到1415亿美元,下降30%。 美国至少有13万家企业倒闭,汽车行业下降了95%,5000多家银行破产,占所有银行的49%。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甚至达到25%,这意味着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失业。这场危机伴随着金钱的匮乏、工作机会的匮乏、收入的持续下降以及大量的人在生死线上挣扎。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结果推动了以美国全面经济刺激为特征的罗斯福新政,导致纳粹军国主义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掌权和全面对外军事扩张,最终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笔者认为,2020年新冠肺炎肺炎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不会导致如此严重的程度和结果。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基本事实:

傅子恒:疫情阴影下 世界经济能否避免大萧条

首先,危机的背景不同,而背景决定了危机的性质。20世纪30年代的危机是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综合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和制度危机,其原因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探究。在内部,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财富不平等,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和反剥削、压榨和反压榨的矛盾尖锐对立,绝对贫困占据了低收入人群的主流,革命思想和革命火焰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酝酿;对外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公正性质及其后的“赃物分配不均”奠定了不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德国、意大利等战败国被压制的国家利益的正当要求没有得到回应,导致其国内普遍存在民族主义敌意,民族间的矛盾也遭到尖锐反对。这些复杂而深刻的矛盾使得经济危机迅速蔓延成为严重的社会危机,进而加剧和加剧经济危机。相比之下,2020年的危机主要是由新冠肺炎突然爆发的肺炎引起的。虽然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经济体存在经济和社会矛盾,如经济增长放缓、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扩大、老龄化、资本市场泡沫和结构性矛盾等,但系统性和体制性矛盾并不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突出。

傅子恒:疫情阴影下 世界经济能否避免大萧条

此外,在新的历史时期,人类利益的协同作用和国际分工已经大大融合。虽然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博弈一直存在,但在这场危机中,全人类都面临着“新冠肺炎肺炎”的共同敌人,这使得所有国家在这场危机应对中都有着一致的利益诉求,这与20世纪30年代国与国之间无法调和而只能独立应对的深刻矛盾大相径庭。

其次,经济发展程度和制度环境之间存在巨大差异。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和中期。当时,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物质财富积累还不够。与今天相比,应对危机的财力、物力和技术手段存在巨大差距。在制度层面,当时没有建立普遍的社会保障和救济制度,这使得企业在破产和失业后无法获得及时的保护和生活援助。经济冲击立即转化为人们的生存危机,风险迅速暴露,引发社会动荡,对社会秩序造成巨大破坏。动荡使危机蔓延并进一步延续。在当前疫情造成的社会影响中,由于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以及物质财富和技术手段的丰富,人们应对危机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能够更好地防止危机的扩大、蔓延和持续。

傅子恒:疫情阴影下 世界经济能否避免大萧条

第三,在应对重大危机时,人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各国能够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措施,在危机发生时有效地对冲和控制风险。20世纪30年代危机后,政策上出现了严重失误,客观上加剧了危机的蔓延、蔓延和长期持续。当时,人们不明白政策应该与经济周期背道而驰的原因。最典型的是货币政策紧缩。危机过后,各国政府无一例外地采取了紧缩政策,并收回了资金。资金紧张导致流动性、资本外流和金融恐慌,然后扩大为社会恐慌;恐慌进一步鼓励人们囤积现金,形成价值链和资本流动的负反馈和负循环。正是这种反常和错误的政策加剧了经济衰退,导致了长期的经济萧条。另一方面,在当今世界,危机发生后,各国迅速调整政策,通过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扩大财政支出、减税、延长企业和个人的债务偿还期和现金流量等方式,及时向市场参与者提供援助。这些正确的政策和措施在缓解市场参与者的压力、平抑市场情绪、保持流动性流通和周转顺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傅子恒:疫情阴影下 世界经济能否避免大萧条

最后,与20世纪30年代相比,这场危机的另一个主要区别是国际力量的波动。中国对疫情的控制为其他国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中国现已进入全面恢复工作和生产的阶段,并正在尽最大努力帮助其他国家抵御疫情。以整个产业链的工业生产体系为基础的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再生产,预计将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复苏做出更大的贡献。

傅子恒:疫情阴影下 世界经济能否避免大萧条

目前,在西方,疫情的发展以及围绕疫情的矛盾斗争和复杂局面仍在继续,但疫情最终得到控制的前景是可以预料的。在疫情得到控制、灾难平息后,世界经济矛盾的焦点除了回归各自的“基本面”外,还将面临如何解决政策“后遗症”的新问题——各国在非常时期推出的刺激政策和货币流动性注入将伴随着赤字比例升级、债务膨胀和通胀压力加大等问题。同时,围绕内部问题的解决和权力的变动,国家间的政策扩张也可能出现成本转移等博弈问题。

傅子恒:疫情阴影下 世界经济能否避免大萧条

(作者是高级市场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学家)

标题:傅子恒:疫情阴影下 世界经济能否避免大萧条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