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5字,读完约3分钟
新年刚过,现代汽车集团的继承人郑义宣宣布,2018年的销量将达到739.9万辆。笔者注意到,这一数字仅比2017年增加了14.9万辆,未能实现年初设定的755万辆的销售目标。由于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和美国的销量低迷,现代起亚2019年的销售目标是760万辆。
在现代起亚系统中,起亚是“第二胎”,去年在中国和美国销售不佳。在美国,起亚汽车公司2018年前11个月的销售额很低。由于12月份同比大幅增长10.2%,该公司实现了0.1%的同比增长。在中国,2018年前11个月,东风大岳起亚累计销量达到31.82万辆,相当于其品牌2018年单月销售约2.89万辆,仅达到年初销售目标的63.6%,全年销售目标肯定难以实现。
为什么起亚在过去几年一直在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在中国却走下坡路了?有人说起亚2016年的销售增长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制造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升温。需要了解的是,起亚最初计划在2015年将经销商网络点数比2012年增加57%。然而,随着2015年销售额的下降以及起亚经销商因业务困难而大规模撤离,2016年起亚的销售增长只是回光返照。
果然,2017年,东风大岳起亚累计销量达到35.95万辆,同比下降45%,这几乎是通过降价促销实现的。此外,2018年,东风大岳起亚连续三年未能实现销售目标。
如果说2017年东风-大岳起亚的销量因为保留了合资品牌的货架而大幅下滑,那么为什么东风-大岳起亚2018年的产品在价格上达到了自有品牌的水平,而销量却没有出现逆转呢?在我看来,关键是东风大岳起亚忽略了自己的品牌,仅靠升级配置和降低价格很难与自己的品牌竞争。
长期以来,起亚一直是技术研发的跟随者,没有可以销售的汽车核心技术。凭借优于日本和美国汽车的性价比以及合资品牌的名称,它拥有自己的市场地位。然而,随着近年来自主品牌在设计和技术上的不断发展,与起亚的差距逐渐缩小,甚至有些自主车型在中国的质量也比起亚汽车高。例如,起亚推出了最便宜的suv车型,起价69,800元人民币,在尺寸和动力上完全不及其自有品牌车型,导致上市后销量仅维持在4,000辆左右,并呈现月度销量下滑。
与此同时,东风大岳起亚正试图在引入低价车型的同时削减成本。例如,与老车型相比,2018年上市的新一代智润最高价格降低了3.79万元,但质量控制却越来越差。近日,中国汽车健康指数测试(c-ahi)发布了一份健康测试清单,其中8款车型参加了测试,东风大岳起亚驰润仅以80.5分的成绩获得三颗星,排名垫底。这意味着起亚驰润使用的材料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容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在核心动力系统中,起亚想出了什么技术来与自己的品牌竞争?在智能网络连接技术的应用上,更不用说起亚了,甚至欧美品牌都很难与自主品牌相比。如果起亚不能正视自己品牌的进步,真正把自己的品牌当成对手,那么2019年起亚在中国推出更多车型将是徒劳的。
标题:金木:韩系车没落原因在于受自主品牌冲击较大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