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0字,读完约3分钟

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顾等人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或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再审资金一案。对顾的前两项指控被撤销,挪用公款的刑期改为五年。因此,顾的总刑期由原审的十年改为五年,有关部门将依法将执行完毕的罚款退还顾。顾等人也可以依法申请国家赔偿。

2016年,中央深改委通过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提出了产权保护的三项原则:一是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规定,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第二,政府不得以变更为由违约;第三,要严格遵循法律不溯及既往、罪刑法定、新旧法律兼容的原则来处理民营企业的历史问题。最高人民法院随即下发文件,提出依法处理历史产权上诉案件,坚决依法纠正错误。

证券时报:民企产权保护呼唤常态化机制

此后,各地对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案件进行了清理和纠正。2018年5月,物美创始人张文忠被最高法院宣告无罪,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多年来,顾一直通过媒体抱怨“冤屈”,这引起了不少关注。此次改判无疑是纠正产权案件的又一重大事件。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良好的法治可以大大减少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从而鼓励企业家,特别是私营企业家创业和创新。依法保护企业家的人身权利和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权是最关键的因素。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的意见是保护私营企业产权的指导方针。特别是不溯既往、合法、宽大三项司法原则,极大地提高了产权错案甄别和纠正的可操作性。有了这项工作,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保护无疑将大大提高。

证券时报:民企产权保护呼唤常态化机制

近年来,一些人无法客观评价民营经济,尤其是去年以来,出现了“民营经济退出论”的杂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案、顾案等重大案件的再审改判表明,国家对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产权的态度是明确的,这无疑有助于增强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财富安全感,使企业家安心经营、安心投资,也有助于稳定公众的心理预期,从而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证券时报:民企产权保护呼唤常态化机制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创造民营经济平等发展环境的障碍还没有完全清除。其中一些障碍来自概念,而另一些是由于行政权力超越了司法界限。要完善企业产权保护,必须以重大案件和典型案件为出发点,坚决纠正和纠正错误,甚至需要司法常态化机器来做日常保障。这一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完善产权错案甄别和纠正的常态化机制,使错案得到更快的纠正和纠正;第二,要大力提高基层司法水平,排除干扰,从一开始就最大限度地预防错案。通过做这两件事,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已经形成,这将改善和提高私营企业、私营企业家甚至公众的期望和信心。

标题:证券时报:民企产权保护呼唤常态化机制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