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8字,读完约3分钟

新的就业模式是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正在改变传统的就业模式

调整和优化我们的就业政策,创造一个更安全、更自由、更有意义的工作世界,让政府、企业和个人共赢

人工智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数字经理、电子运动员、无人机驾驶员...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发布了13条新的专业信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自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仪式以来发布的第一批新职业。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的兴起为大量从业者创造了新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是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正在改变传统的就业模式。例如,从固定工作到弹性工作,从固定时间工作到随时随地工作,从单一工作到多重工作,从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到工作关系和合作关系,等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型就业形式的支持,这是对中国就业市场发展趋势的科学回应,也是对新型就业形式对中国就业贡献的充分肯定。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就业形式的职业化预示着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进入深水区。

人民日报:让新就业形态更好地生长

新的就业模式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呈现出巨大的分布效应,有助于减缓经济和就业的波动。面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人数的减少和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加,新的就业模式不仅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而且兼职比例也很高,借助这种分散、灵活的工作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经济外生冲击对就业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新的就业模式有助于培养从业者的自我责任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的雇佣模式下,员工从主要为雇佣关系下的雇主工作转变为直接为客户工作,直接接受客户服务评价,这有助于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不断提高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塑造职业素养,这对中国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人民日报:让新就业形态更好地生长

新的就业模式正在不断改变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就业模式,这也对政府的就业政策提出了挑战。要提前研究探索,积极稳妥地调整应对措施,让新的就业模式更好地发展。首先,决策部门需要考虑这些新的就业形式是否是非正规就业、非标准就业、非典型就业和非主流就业。我们可能无法用传统的就业模式来审视新的就业模式,更别说让新的就业模式成为缺乏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代名词。第二,要创造更多、更好、更多样化的新就业岗位,通过培训促进新就业技能的提升和转移,帮助劳动者顺利转变就业方式。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也非常重要。经过反复研究和模拟,我们能否在特定形式、领域和领域的就业人员中开展试点项目,以便获得实际数据和政策经验,建立适应新的就业模式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未来一项重要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人民日报:让新就业形态更好地生长

市场竞争不断,技术日新月异,人们总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新的经济和就业形式不断创新,社会认知需要不断适应。政府政策不仅需要积极和包容,还需要在工人的自我责任和社会保障之间寻求平衡,调整和优化我们的就业政策,创造一个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赢得的更安全、更自由和更有意义的工作世界,并促进形成一个“人人负责、人人享有”的可持续经济社会。

人民日报:让新就业形态更好地生长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力资源学院院长)

标题:人民日报:让新就业形态更好地生长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0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