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67字,读完约12分钟
普惠金融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一般是数字1,福利是数字0。没有1,没有0是没有意义的。
作者:蔡凯龙,火币首席战略官。点石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互联网金融千人协会联合创始人。
蔡凯龙:著名金融评论员、金融技术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霍碧集团前首席战略官
1.普惠金融的核心是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控制金融服务成本。普惠金融与惠金融存在内在矛盾。
2.最高法律划定了36%的年化利率红线,因此普惠金融只能选择先受益后受益。
3.低收入人群无法正常偿还短期贷款,不得不寻求非法融资,这是巨额贷款泛滥的根源。
4.普惠金融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一般是数字1,福利是数字0。没有1,没有0是没有意义的。
文章内容如下:
“借我6000元建一个蔬菜大棚,买种子和化肥。半年后我一定会还给你。除了高利贷,我真的找不到其他地方借钱。救救我!”
这是2016年2月的一天,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一个贫困家庭的农村妇女向我们乞讨。顺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作为中国著名的“三农”网络小额贷款企业的高管,我跟随当地加盟商的贷款专员深入申请人的居住地进行实地考察。
由于“三农”小额网络贷款的贷款申请人都是农村低收入人群,没有固定收入、信用和资产抵押,贷款是无担保、高风险的信用贷款,贷款人员需要了解申请人,评估其还款能力和意愿,才能决定是否贷款。
在详细分析申请人的家庭收入、财务状况和家庭背景后,贷款官员确认申请人的还款意愿是充分的,但对其还款能力提出质疑。家中六口人的唯一收入是申请人在保定工作的丈夫的微薄收入,扣除必要的家庭开支后所剩不多,温室蔬菜种植存在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贷款官员对是否借钱给申请人犹豫不决。
这位女士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在她家的一英亩土地上为普通蔬菜建一个温室要花4000元,半年内种种子肥料要花近2000元。土地是你自己的土地,自己种植可以节省劳动力成本。他们计划夏天种草莓,冬天种秋葵,中间种一些快速生长的蔬菜。根据市场价格的保守估计,他们一年可以盈利10000元,而且他们可以偿还正常的本金和利息,甚至在六个月内有盈余。
农民的计划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贷款官员最终拒绝了贷款,因为公司的资本渠道有限,资本成本高,必要的坏账准备和风险控制成本高,公司的加入模式和推广运作成本高,成本加利息被转化为至少40%的综合年利率,不可能不超过36%。2015年8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没有保护36%以上的民间借贷。
这种情况在我的调查中很常见。这位贷款官员所面临的困难,恰恰是中国普惠金融进入深水领域的一个缩影。
中国的普惠金融
包容性金融的概念是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的,它是指以负担得起的成本向所有社会阶层和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群体提供适当和有效的金融服务,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农民和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
发展和促进普惠金融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趋势,也是各国金融发展的重点。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确立为国家战略;2015年底,国务院发布了《促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2016年20国集团杭州峰会上,普惠金融成为重要议题之一。在峰会上,中国作为东道主提出制定“20国集团数字普惠金融先进原则”,倡导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全球普惠金融发展。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和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作为两大主要力量,推动了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18年9月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摘要发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17年底,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6%;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95%,全国行政村基本金融服务覆盖率超过96%。
银行业金融机构向607万贫困家庭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497亿元,四分之一的贫困家庭获得小额扶贫贷款。在此基础上,中央政府于2018年出台了100亿元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
与主要依靠资本优势和政策倾向的银行不同,金融科技公司主要依靠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信息收集、营销、风险管理和贷后管理方面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特别是在偏远和贫困地区,金融技术在解决金融服务的最后一英里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以支付为例,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成年人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为77%,其中农村地区为67%。
普惠金融的低挂果实
然而,面对巨大的成就,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普惠金融已经进入深水区,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普惠金融的核心是使金融既普及又有益。普指的是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让更多的人服务。有益的手段是将金融服务的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控制金融服务的成本是内在矛盾的。如果我们盲目追求金融服务的扩张,金融成本就无法控制,如果我们严格控制金融成本,金融服务的范围就会受到限制。
在英语中,“低度水果”是指相对容易采摘的水果。目前,普惠金融的主要成就来自相对容易的人。虽然这群人以前无法获得金融服务,但他们的基本条件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金融技术公司都可以以较低的金融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从而实现普遍性和效益性。
然而,低挂的果实总有一天会收获,中国普惠金融不得不面对严峻的挑战,在普惠金融和普惠金融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根据世界银行2017年发布的普惠金融和金融技术报告,中国仍有近2亿农村人口没有享受正规金融服务。就像上面提到的贷款官员一样,面对基础条件更差的穷人和2亿人中的一员,当我们不能兼顾普惠和普惠时,我们如何做出选择?
一般待遇还是优先待遇?
无论是否出于监管者的意图,高利率法都划定了每年36%的红线,这注定会让普惠金融陷入一场艰难的战斗,只能选择先受益,后受益。
存在一定的原因:普惠金融需要考虑金融服务接受者的承受能力,它是一种负责任的金融,而不是盲目追求市场利润,它最终可能演变为掠夺性金融。然而。公众优先的合理性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符合市场规律,即政策执行应遵循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二,体现公平原则,普惠金融的对象和实施者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
然而,以年率36%为标志的先优惠后普及的政策既不符合市场规则,也不公平。
2015年8月7日,最高法《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指出,24%以下的民间借贷利率受法律保护,36%以上不受法律保护。根据最高法律的数据,从2011年到2015年,民间借贷纠纷急剧上升,保持了20%的年均增长率。民间借贷纠纷已经成为继婚姻家庭之后的第二类民事诉讼。为了充分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减轻民事审判工作的压力,最高法颁布了新的规定。最高法的利率条款针对普通私人贷款,并参照中央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最高法发言人杜万华在发布条例当天回答记者提问时回答说:“我们制定司法解释时,研究了从古至今的利率变化,特别是1990年以来中央银行公布的10多年的利率整体走势的线索。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央行发放贷款的基准利率变化很大,最低为2.0%,最高为12.0%,中间为5%~8%。最后,
影响如此之大的利率控制红线实际上是由像法院这样的司法部门颁布的。原意是“减轻民事审判工作的压力”,其“取中间值”和“按传统四次”的计算方法过于草率。与经济金融直接相关的监管部门,难道不应该经过详细的论证,充分吸收市场和学术界的意见,最终找到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科学的利率控制空室,甚至是因地制宜的动态利率控制吗?
许多人认为年率化36%的红线是合理的,并认为超过年率化36%的法律行业并不存在。只有利润丰厚的非法行业才能获得如此高的回报率。因此,将利率控制在36%是为了防止贷款给非法暴利行业。
然而,这个想法太片面了。作者刚从纽约华尔街投资银行回来,加入了“三农”网络借贷公司。关于该公司的商业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农民如何才能找到超过36%的机会偿还贷款。在我所熟悉的美国金融市场环境中,10%以上的年化回报率已经相当可观了,更不用说36%了。毕竟,沃伦·巴菲特只能维持21%的长期复合年回报率。当时,主席以极大的热情对我说:中国很大,国情特殊,特别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他建议我应该“禁足”,不要呆在北京公司总部,而是脱下西装,和贷款人员一起到农村一线进行实地考察。然后是现场的贷款员和我现场调查。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相对孤立,信息不对称,缺乏金融服务。因此,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成熟金融市场的高利率、高风险和高回报的难得机遇有了生存的土壤。然而,这些贫困地区的农民缺乏脱贫致富的机会和资金。这也是包容性金融最具挑战性的最后堡垒。然而,每年不超过36%的红线不符合市场规律,束缚了普惠金融的手脚,剥夺了穷人脱贫的机会。贷款官员选择拒绝借钱给这位贫穷的农妇,不是因为他质疑她在温室里种菜,而是因为合理的市场贷款利率超过了36%,这违反了现行的监管政策,不得不放弃贷款。
36%的高压线路对金融技术公司影响最大。在推动普惠金融的两大力量中,各有分工:传统金融在“效益”上努力,金融科技公司在“普及”上努力,二者相辅相成,竞争有别。
然而,使用不合理的利率高压线显然对传统金融影响不大,传统金融具有较低的普惠金融成本和较高的客户群质量,属于一般客户群和受益客户群。然而,这对于金融技术公司来说是致命的,它们利用技术来覆盖最偏远和最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属于能够受益但不能受益的客户。因此,市场化的利率要求更高。特别是,自2016年以来,金融技术公司的监管变得更加严格,备案和许可被推迟。金融科技公司的资金来源处处受限,资本成本不断上升,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加。金融科技公司在实施包容性福利时,经常面临与前一篇文章中贷款官员相同的困境:经过仔细评估,对方有能力和意愿偿还,却因利率红线而被迫放弃。
这种不公平的政策不符合市场规则,首先造福于公众,其后果是人为地创造了真正的金融服务空,让地下金融肆虐。受伤害最大的是穷人和低收入人群,他们得到了包容性金融的帮助。根据市场定价,他们的金融需求应该由正规金融来满足,但现在他们只能转向高利贷、常规贷款,甚至是超利润贷款。
央视今年第315次晚会上报道的许多“714高射炮”都超过了利润,暴露了这个行业的血腥。所谓“714”是指期限为7天或14天的高息网上贷款,高射炮是指综合年利率为1000%的极高利率,加上高额的砍头利息和逾期费用。经过一年多对现金贷款的严格监管,出现了如此多明目张胆的超盈利贷款,其根本原因是巨额无信用低收入人群的短期贷款需求无法在正规市场得到满足,他们不得不寻求非法的地下融资。
如今,普惠金融已进入一场艰难的战斗。要取得普惠金融的全面胜利,必须逐步从先利后利向后利转变。
预普及是指扩大金融服务范围,适当调整过于严格、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利率管制。重组监管、学术界和业界,探讨符合市场规律和公平的动态利率管制方法。后效益,即促进信息共享,倡导传统金融采用数字金融,支持科技和金融公司降低资本成本,让两大力量相互学习优势,充分利用各自专业领域的优势,使普惠金融成本越来越低,最终实现普惠共赢的宏伟目标。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融资机会远比融资价格重要。”
普惠金融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一般是数字1,福利是数字0。没有1,没有0是没有意义的。
这篇文章转载自《火龙眼》。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蔡凯龙:普惠金融的艰难抉择——先普还是先惠?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