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1字,读完约2分钟

几天前,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工程院增选院士候选人名单,其中有许多商界名人。包括李彦宏和王传福在内的企业家进入了入围名单,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与传统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紧密结合,这充分反映出从实验室到应用的创新链将明显缩短。

然而,百度李彦宏的意外入选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怀疑。有人甚至提出了百度盈利模式的问题,而李彦宏没有资格入选。

5月6日,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李彦宏不是由人工智能提名的,而是由搜索引擎提名的。李彦宏被中国电子学会推荐给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推荐的原因是李彦宏对搜索引擎的贡献。中国科协将按照相关程序提交给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同选择部。

推荐过程似乎没有问题。但这场争论实质上反映了如何处理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技术有一个中性的方面。科技创新的突破往往意味着人类把握规律能力的提高,这将带来普遍的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有科技上的创新和突破,研发上的突破,你就可以成为候选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成为候选人是获得科学家认可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年轻科学家的鼓励。

另一方面,候选人能否当选为正式院士不能只考虑技术因素。由于两所书院的院士有着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当选院士也需要考虑社会因素和伦理因素。

科技进步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然而,这种无止境的需求应该放在一个底线上,其中有一个底线是不能跨越的,那就是道德底线。科学、技术和创新都为人类的发展服务。如果它们违背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愿、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技术或利润的至高无上,这种创新往往会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

从技术史的角度来看,许多创新经常面临伦理约束,而不是技术难题。因此,在考虑有争议的候选人能否当选时,除了学术评价外,我们可以考虑增加宣传和收集意见的环节,就技术创新的社会效应征求意见,这将是选择的参考因素之一。

随着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它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当然,它也需要更多以人为本的科技企业家。人文关怀是基本前提,了解科技前沿和研发是基础,善于创新和创业是关键。

当然,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机制,为这些人才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如果我们能在这方面取得进展,关于院士候选人的争论将促进社会的进步。

标题:匡贤明:李彦宏被质疑的进步意义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