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3字,读完约4分钟
没有全面的RRR降息,没有利率下调,也没有另一次定向的RRR降息,这凸显了货币政策不参与洪水灌溉的基本理念。
5月6日,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建立落实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政策框架,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央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起,面向本地区、服务县区的中小银行实施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优惠政策。
这是RRR今年第二次降息,不同于上一次RRR降息时公布的1.5万亿元。RRR降息的银行是目标。也就是说,农村商业银行只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者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内设有分支机构,但资产在100亿元以下的,实行与农村信用社同档次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为8%。约有1000家县级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享受这项优惠政策,发放约2800亿元的长期资金,全部用于向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笔者认为有三层含义:一是基于普惠金融的目的,降低中小银行的资本成本,实现其服务地方和中小企业的主体作用;二是落实中央降低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第三,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困难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此次有针对性的RRR减息具有及时救助、机制考量的功能,旨在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可持续的融资动力。
如果释放出来的流动性能够准确地投资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央行有针对性的RRR减排政策已经实施了几年。每次,央行的政策目标都是针对实体经济、农业、农村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但并没有解决上市企业的融资问题。问题在于,在实施有针对性的RRR减排过程中释放的流动性,并没有严格流向政策导向的目标。一旦流动性被释放,它有时会偏离政策目标。资本的逐利性质决定了它总是流向利润快速增长的领域,如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因此有针对性的RRR减息的效果是打折扣的。
2018年,央行实施了四次有针对性的RRR减息,主要引导银行贷款资金投向“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今年1月,RRR首次降息释放了1.5万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央行主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增长。然而,必须指出,上述有针对性的RRR削减确实实现了某些目标,并取得了相应的实际成果。然而,融资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不仅是一个难题,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毕竟,基于风险规避因素,银行贷款将投资于风险相对较小的企业,而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贷款就有了逐利的选择。
从2015年以来的“双减”到有针对性的中小银行RRR减息,说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央行不仅考虑了RRR减持后流动性释放因追逐利润而难以监管的现实,还通过政策引导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定向RRR减息也起到了货币政策的市场传导作用。
今年1月发布的1.5万亿元人民币不仅解决了元旦和春节期间的流动性短缺,还释放了市场的乐观预期,提振了股市和楼市的信心。当然,也有相当大的流动性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最近,内外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美联储暂停加息和收缩甚至可能回到货币宽松轨道,这给中国市场带来传导压力。市场不时传出消息,要求央行降息,这突显出市场对释放流动性的预期。
这一次,面对RRR中小银行的定向减持,虽然没有达到市场“放水”的预期,但可以视为对市场的积极回应。
尽管RRR降息释放的资金规模远低于今年第一次RRR降息释放的流动性,但280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具有“精准投放”的性质。因此,实施水平和资金监管应该比今年RRR第一次降息严格得多。至于如何监管和保证资本流动的准确传递,监管部门有必要对涉及的中小银行的贷款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并形成资本流动的跟踪机制,确保2800亿元的资金准确传递给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对于贷款资金没有受到严格监管,导致资金“流失”的银行,监管机构应予以曝光并追究责任。
央行有针对性的降低RRR罚金,不仅给中小企业提供了解决长期融资问题的定向资本,也为中小银行提供了获得普惠金融主体地位的机会。因此,有必要确保RRR减持资金的准确投入,并检验所涉及的中小银行的执行力。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研究所的访问学者)
标题:张敬伟:定向降准要防止资金跑冒滴漏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