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57字,读完约10分钟

图①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完成了整个主体工程,一座55公里长的钢桥横跨浩瀚的大海,历史上连接着香港、珠海和澳门。(新华社)

图2长征七号远程二号运载火箭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组合处于垂直运输状态。(新华社)

图③在乌鲁木齐南山天文台,你可以看到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凌日。(合成照片)

编者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回顾过去的一年,中国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设备制造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值此2018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17年中国科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

1.《墨子》是一部完整的达到目的的作品

2017年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潘建伟院士率领的中国科学院联合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墨子量子卫星成功实现了数千公里的双向量子纠缠分布和大规模量子非局域性测试。8月10日,潘剑伟的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关于量子卫星墨子的科学研究论文。内容是墨子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配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

盘点: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十大里程碑事件

迄今为止,《墨子》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三个预设的科学目标。与经典通信不同,量子密钥分发是基于量子态的传输。两个遥远地方的用户共享一个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并使用这个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严格加密。这是人类已知的唯一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不能被窃听和破译。这意味着“牢不可破的加密技术”,人类的一个千年梦想,已经有了一个科学和技术基础成为现实。

盘点: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十大里程碑事件

点评:“墨子”量子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由中国自主开发的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从科学概念到关键技术的突破,从项目的组织实施到科学成果的产出,中国科学家一直引领着这颗卫星,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世界整体领先地位。

2.“天洲一号”已完成多项申请

2017年4月20日,中国第一艘货船“天舟一号”发射到空,随后成功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实验室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对接完成后,“天舟一号”进入坐封组件运行状态。4月27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和“天宫二号”空实验室成功完成了首次推进剂在轨补给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任务的圆满成功。6月19日,天州一号和天宫二号完成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此次试验的成功完成巩固了航天器多向空交会技术,对后续空站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盘点: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十大里程碑事件

9月12日23时58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实验室成功完成飞行任务后组织实施的一系列延伸试验项目之一,为中国空站项目的后续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点评:“天舟一号”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空实验室任务的最后一战,对空站项目后续任务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天舟一号”的成功任务,在空站突破和试验了货物补给、推进剂在轨补给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我国空站的发展、建设和运营管理积累了重要经验。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成功完成,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进入了“空站时代”。

盘点: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十大里程碑事件

3.“吴空”发现了异常的电子信号

2017年11月27日,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吴空”发射700多天后,暗物质卫星小组宣布:“吴空,这一疑似暗物质的踪迹是科学家近年来对暗物质的最新重大发现,这将为人类观察宇宙打开一个新的窗口。宇宙中暗物质湮灭过程中产生的正负电子对可能在电子宇宙射线的总能谱中产生一些特殊的信号。”“吴空”号作为一颗观测能量范围最广、能量分辨率最好、粒子分辨能力最强的高能粒子探测卫星,是它的首要科学目标。

盘点: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十大里程碑事件

评论:揭开暗物质的神秘面纱被认为是继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人类对自然规律理解的又一次飞跃。“吴空”号的核心任务是寻找宇宙射线和伽马射线中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并进行天体物理学研究。如果后续研究证明“吴空”的最新发现与暗物质有关,这将是一项划时代的科学成就。

盘点: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十大里程碑事件

4.国产大型飞机c919首次飞行成功

2017年5月5日,中国国内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次成功飞行。

C919大型客机设计并定位于航空/运输市场最主流的150座单通道市场,标准航程为4075公里,增加航程为5555公里。自2008年7月开发以来,c919的设计人员走出了“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本土化逐步完善”的发展道路,坚持“自主研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的技术路线。

研究人员共规划了102个重点技术研究项目,中国22个省市的数十万工业人员参与了研发...……c919促进了中国的工业技术进步,也促进了工业材料领域的革命。

点评:c919大型客机首航成功,意味着中国在民用飞机技术上实现了集群突破,形成了中国大型客机发展的核心能力,标志着困扰中华民族几个世纪的“大飞机梦”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架完全按照世界先进标准研制的中国大型客机终于出现在蓝天上。

5.可燃冰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一种冰状结晶物质,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陆地永久冻土中。燃烧后,它只会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其能量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的10倍。

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巨大,是国际公认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替代能源。2017年3月28日,中国第一口可燃冰试验井在5月10日钻探并成功点火,从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中提取天然气;截至5月26日,试生产井连续产气16天,平均日产1万多立方米;从5月27日开始,将根据施工方案进行温度、压力变化对储层和井底影响的科学试验研究工作。因此,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性成就,如最长的连续采气时间、稳定的气体流量和环境安全。

盘点: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十大里程碑事件

点评:可燃冰首次试采成功在中国意义重大。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将极大地增强中国的能源安全,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支持油气体制改革,引导企业进入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领域,促进油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6.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贯穿其中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竣工。这意味着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已经完成了整个主体工程。通车后,珠海、澳门和香港之间的行程将从3小时缩短到半小时。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被誉为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皇冠”。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级的超大型工程,在世界公路建设史上取得了“六个最好”:整体跨度最长、钢桥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大。

点评: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建设标准。随着我国桥梁工程“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港珠澳大桥不仅有利于我国在对外合作中赢得工程主动权,还可以将相关产业链带出我国。同时,该项目集中展示了设计、施工、材料研发等方面的成果。促进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升级和技术进步。

7.量子安全通信干线开通

2017年9月29日,世界上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京沪干线”与“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对接,首次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这意味着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安全通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京沪干线”建成后,将连接北京、济南、合肥、上海等地全长2000多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可满足目前数万用户的重点分销业务需求。在业务应用方面,实现了北京、上海、济南、合肥、乌鲁木齐的南山地面站与奥地利科学院6点钟的洲际量子通信视频会议。

点评:“京沪干线”和“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完美对接,标志着天地一体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的雏形已经形成。这将推动量子通信在金融、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建立完整的量子通信产业链,最终构建基于量子通信安全的量子互联网。

8.“一箭双雕”发射北斗三号

2017年11月5日,中国利用长征三号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三号全球联网卫星。卫星发射入轨后,将进行相关测试和入网验证,并适时对外提供服务。建成后,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将提高1-2倍,达到2.5米至5米的水平。它将免费为民用用户提供精度约10米的定位服务和0.2米/秒的测速服务,并为付费用户提供更高精度的服务。

盘点: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十大里程碑事件

借助北斗地面增强系统提供的初始服务,它可以提供米、亚米、分米甚至厘米的服务。到那时,中国北斗的精度将与美国gps相当。

点评: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引下,北斗系统作为国家高新技术项目和开放式创新平台,日益激发全民“双创新”的激情和潜力。北斗三号联网卫星的首次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联网新时代的开始,标志着北斗应用推广和产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标志着北斗国际合作的新篇章。

9.“复兴”被命名并投入运行

2017年6月25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命名为“复兴”,并于6月26日在京沪高速铁路双向正式启动。

“复兴”中国标准动车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合理的结构、先进科学的高速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标志着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已经完全实现了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大大增强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

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我国开展了动车组技术顶层设计,积极组织和引导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动车组技术创新。目前,16辆时速350公里和250公里的中国标准电动车组的R&D工作已经开始。

点评:“复兴”的出现,不仅将为中国动车组实现完全自主化和标准化奠定坚实基础,也将促进中国高速铁路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中国高速铁路的“走出去”。目前,以中国标准动车组为代表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工程建设、列车控制、牵引供电等技术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0.“岛屿神器”和“天浩”被发射

2017年11月3日,亚洲最大的绞吸式挖泥船“田坤”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

“田坤”拥有亚洲最强大的挖掘系统、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输送系统和最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其泥浆泵传输功率达到17000千瓦,是世界上最高的功率配置,其远程传输能力为15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

“田坤”可实现自动疏浚、监控和无人操作,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它适用于疏浚沿海和深海港口,填海造地,也被称为“造岛神器”。

评论:“田坤”的成功发展充满了the/きだよきだよききだだなななななななななななな1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李畅)

标题:盘点: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十大里程碑事件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