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97字,读完约25分钟
上证指数触及4000点
2017年,a股市场走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结构性市场,但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宏观经济走势如何演变,市场流动性是否改善,白马股的业绩增长能否持续,周期行业繁荣能否保持,壳资源的稀缺是否依然存在,大、小票型转换何时到来...2017年,上证综指攀升至3300点,展望2018年,4000点能否成功拿下?
东北证券认为,a股继续处于股票型基金的格局中,交易和估值都在调整,以达到长期有吸引力的状态,而市场仍处于量变而非质变的状态。在持续的经济稳定和股票流动性的支持下,a股市场有望向上波动。上证综指预计将在2018年达到4000点,潜在风险来自超出预期的全球货币政策收紧。
广发证券表示,历史上a股整体牛市需要流动性的驱动。2017年,a股市场利润大幅提升。然而,由于流动性中性偏紧,只有一个“利润领先于牛”的结构性市场,但没有整体牛市。预计2018年a股将实现8%的利润增长率,在销售净利润和总资产周转率较弱后,净资产收益率将适度下降。2018年,a股利润下降,流动性中性使a股缺乏整体牛市的基础,结构性市场持续。
贵州茅台是“物有所值”
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的蓝筹股白马在2017年股价翻了一番。这是企业真正价值的体现,还是资本博弈下的另一个泡沫?贵州茅台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使每股价格超过700元,也可能是“物有所值”。
从2017年初的每股329.58元到12月29日的峰值每股726.50元,市值在峰值时超过了9000亿元。贵州茅台多次创下两市首只高价股票的纪录,也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牛股的市场定义。然而,当市场陷入“泡沫与否”的激烈争论时,从2017年11月17日至12月7日,贵州茅台连续下跌,累计下跌14.24%,市值缩水逾1000亿元。乍一看,茅台在神话的股价似乎即将结束。然而,调整后,贵州茅台的股价从12月中旬开始恢复上涨趋势。
判断贵州茅台目前的估值是否合理,我们可以看看它未来三年的空增长空间。作为中国白酒的第一品牌,贵州茅台具有商品和金融的双重属性。在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消费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茅台的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在价格上涨预期下,财务属性突出,库存增加周期延长,双重因素叠加。考虑到茅台的供应能力,双周期共振有望推高业绩,加速增长。根据相关制度模型计算,2020年茅台的销量预计达到4万吨,每吨酒的价格预计增长40%,收入预计达到1000亿元,届时净利润将达到520亿元。目前,贵州茅台的市盈率只有36.2倍,估值水平不高。
“白”市场继续被解读
在2017年的结构性市场中,白马龙头股票的优异表现已经成为价值投资的成功典范,而此前几年表现强劲的小盘股今年整体表现疲弱。今年股价跌幅最大的前50只股票都是小盘股。在2017年底和2018年初,如何把握2018年的市场发展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
2017年,领先的白马股的崛起有其深刻的背景:一是经过前几次调整后,估值相对较低;其次,基本面是坚实的;第三,市场资本结构问题。分析师表示,2015年后,国家队大多集中在大龙头和大白马,这也吸引了大量机构基金在以国家队为中心的“美丽50”和弱周期股中回暖,这是由当时的估值和风险厌恶程度决定的。在这种资本偏好下,自去年以来,领先的白马股累计大幅上涨,估值也在不断上升。目前,龙头白马的估值修复已经基本完成,从洼地到平地,有的甚至高估了。
最近,由于资金紧缩,领先的白马股也显示出普遍的回调趋势,这让许多普通投资者对即将到来的2018年市场走势感到困惑。对此,分析师表示,去年表现强劲的领先白马市场仍有望延续至2018年上半年,其延续是基于资本融合的投资。尤其是今年以“国有股通”和公共基金“控股集团”为首的机构投资者,取得了良好的回报,获得了投资者的认可。随着产品发行的进一步加速,增量资金无疑将在这些领域聚集,进一步推高相关股票的估值,并且不会停止,直到相对高估的状态。可以说,只要市场上的主流基金不改变投资逻辑,“龙马精神”就会继续演绎。
两家公司之间的平衡继续攀升
由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指数在3300点开始长时间上涨,市场情绪平静,交易量明显萎缩。然而,与此同时,两家公司之间的平衡仍然稳固在万亿元大关之上,显示出一些乐观情绪。
回顾2017年,随着两市的波动性上升,两家公司的余额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从8000亿元上升到9000亿元,再上升到10000亿元,与市场同步。
2017年初之后,两家公司之间的平衡开始慢慢增加。9月份,当股指攀升至3300点时,两家公司的余额已达9000亿元。这时,股指的运行与两家公司之间的平衡变化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此后,在同一年的11月1日,经过22个月的时间,两家公司的余额再次达到了万亿元。在市场参与者看来,作为一种具有一定杠杆作用的投资工具,融资融券余额的增长意味着整个市场对a股的投资热情正在上升,万亿元大关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心理支撑的关口。幸运的是,尽管市场起伏不定,但两家公司之间的平衡上下波动,但从未跌破万亿元大关,并显示出强大的弹性。
展望2018年,严格的金融监管去杠杆化将有助于清理非市场融资产品或杠杆率不规则的结构性产品,这将为市场融资工具带来巨大好处。这是一个很有可能的事件,在一万亿元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并在未来继续向上突破。然而,整体市场环境仍处于“从虚拟到真实的去杠杆化”过程中,因为趋势市场的条件尚未到来,所以两家公司之间的平衡增长主要是适度的。
人民币稳步升值
展望2018年,美元走势仍将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关键因素。基于强势美元周期即将结束的判断,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继续稳步小幅升值,但周期性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容忽视。
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全面复苏的背景下,尽管美联储将继续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但欧元区经济相对强劲的复苏、欧美央行之间的货币政策博弈以及特朗普政策将提振或限制经济。这是对美元强势的限制。预计美元指数不会达到103的历史高点,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外部压力有限;另一方面,2018年,中国经济基本面有望保持稳定,货币政策保持稳定和中性,货币供应大门难以打开,去杠杆化和严格监管将继续推进,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也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均衡。
总体而言,在2018年美国“加息+缩表+财税改革”的组合策略下,美元指数仍有一定的上行势头,但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回弹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的不断改善,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与此同时,房改、城市政策等因素促使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好于市场预期,为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此外,从打破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到外汇储备大幅减少后增速放缓,再到工业企业利润增幅超过20%,再到财政收入自2015年以来首次增长8%以上,大大缓解了刚性支出的压力,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弹性和良好的走势。
2017年经济平稳增长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改革效应的体现,也是三驾马车持续努力的结果,尤其是消费和出口贡献。在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消费方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第三产业的繁荣程度正在提高,就业市场的稳定也带动了消费的增长。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企稳回升,接近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出口方面,行业专家认为,经过两年的负增长后,出口增速已达到过去四年的最高水平,对2017年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去年增加了约0.7个百分点。
展望2018年,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主线是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预计2018年经济弹性将持续。
首先,全球经济整体处于新一轮复苏周期的背景下,外部需求将保持一定程度的支撑。2017年,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的全球综合pmi指数比繁荣和衰退线高出50,主要发达国家的pmi稳步上升。全球制造业加速扩张,全球贸易呈现复苏趋势,金融市场也很活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8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将为3.71%,这将快于2017年。一方面,它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外部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内部购买需求,有助于推动新兴经济体产业链的繁荣反弹,从而促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复苏。
其次,国内供给侧改革和环境保护将继续发挥作用,经济结构将继续优化。供应方结构改革仍将是2018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水泥和玻璃等过剩行业将继续“去产能”到最后。然而,随着改革方向从"去"到"补"的转变,供给水平带来的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上升和企业利润的提高将会继续。然而,由于边际效应递减和重心转移,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可能弱于2017年,但增长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有望成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核心。
第三,财政政策不变,财政支出的重点是扶贫、防污染,甚至是建设美丽的农村;国有企业改革将继续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有望继续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起点,为2018年经济上行惯性创造良好的内部循环。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高增长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转变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新的周期和新的动能仍然需要空空间及时改变。然而,2018年的经济运行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房地产开发方面。随着未来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建立,叠加限购、周期等因素继续发酵,房地产投资面临调整压力,房地产销售逐渐下滑对投资的滞后影响将逐渐显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防范和控制重大风险,不放松对地方债务的控制,这意味着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将受到限制。
第二,西方经济体即将到来的加息周期是否会导致国内市场利率上升,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2017年,特别是下半年,m2增速与社会融资总量增速差距较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4%。目前,经济运行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央行准确、及时地判断峰谷变得越来越重要。过去一段时间的严格监管政策在金融由虚转实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果。在当前通胀压力较低的情况下,保持政策利率不变是更好的选择。然而,美联储提高利率和缩小货币表的政策增加了外部对国内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第三,通胀前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2017年11月,工业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率双双下降,这意味着由价格上涨带动的利润表改善已经枯竭,未来ppi将从高位回落已成为市场共识。Cpi将成为通胀趋势的关键指标。2017年,国际食品价格低带来的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低降低了消费价格指数。但在2018年,我们将深化粮食收储体制改革,使收储价格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并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市场认为这可能导致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然而,鉴于国际食品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食品消费价格指数是否会上升仍不确定。
2018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第一年,宏观指标总体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高,金融去杠杆化将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序推进,财政政策可能承压,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中性的基调。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L”型趋势没有改变,但新时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结果值得期待,即使短期内增长率出现波动,也需要理性对待。
金融监管:资本市场的新变量
“严格监管,防范风险”这两个关键词贯穿整个2017年。纵观2017年全年的金融监管趋势,保持无系统性风险底线的重要性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预见,强有力的监管将成为未来几年的政策选择,金融去杠杆化将成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必须经历的“痛苦”。因此,监管的话题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也是未来几年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新的变量。
过去五年,大型资产管理业务快速扩张,业务、产品、结构和渠道创新层出不穷,出现了跨部门、跨行业的监管规避和套利行为。2017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国家对整体金融监管和监管协调进行了顶层设计。随着该委员会的成立,各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政策来化解资产管理领域的金融风险。
近年来,金融杠杆扩张最剧烈的时期是在2015年。当年,随着同业存单和同业财务管理的增加,财务杠杆迅速增加,与同业、资产管理和表外活动高度相关的银行权益等投资主体也迅速扩大。自2016年底以来的这一轮金融去杠杆化,旨在缩小银行在债务方面的同业规模,加强对资产方面非信贷业务的监管,将表外金融管理纳入大资本管理的统一监管。这使得银行间负债比例较高、早期杠杆率较高的中小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银行间链条的收缩促使资金从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大银行回流。
展望2018年,考虑到中小银行存款增长缓慢和对同业存单的严重依赖,债务方面的压力仍将是制约银行发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甚至成为金融市场的核心矛盾。与此同时,《新资产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金融去杠杆化已经延伸到资产层面,资产管理机构要么主动要么被动地进入了“规模缩减的新时代”。
短期内,在严格监管的背景下,面对金融机构的规模缩减,几乎所有领域的资产都将受到冲击,2018年可能出现结构性“资产短缺”。目前,非标准资产的增速正在迅速下降,2017年利率债券和其他流动性较好的债券进行了较大调整,或者说是新的资产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前的一次冲击预览。
在股票市场,资产管理产品的退出和赎回以及到期的平稳过渡将考验金融机构的实力和监管者的智慧。例如,在业务收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就有可能导致资产的集中出售,从而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
此外,严格的监管准入限制也将抑制基金进入股票市场的愿望,使得交易量难以增加。首先,在强监管背景下,股市杠杆水平有限,2018年融资余额将进一步大幅增加。其次,在2018年监管压力下,私募和专项基金账户规模仍将收缩。第三,保险基金配置的股票比例可能保持在13%左右,a股将受到约束;第四,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呈下降趋势,不放松监管政策,短期内难以逆转。
然而,考虑到监管当局已经为过渡期提供了足够的调整时间,而不是一刀切的做法,市场参与者认为不会集中出售资产管理方面的头寸。与此同时,为了降低冲击成本,分级基金等产品将尽最大努力使交易顺畅,减少对市场的影响。此外,新规定允许普通理财产品进入市场(已获批准),银行理财基金的低风险偏好特征决定了其将选择业绩稳定、股息高的蓝筹股,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去杠杆化带来的资本损失。
从长远来看,去杠杆化和打破刚性赎回将在行业重组中发挥基石作用,促进金融业乃至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强有力的监管将全面清理中国的金融混乱,如影子银行和非标准渠道,使金融资本真正摆脱虚假,满足实体的融资需求。同时,金融机构也将进入资本要素和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过程,通过降低杠杆、规模和错配来追求安全,从而降低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
a股:市值溢价减弱
早在2014年牛市开始时,“中国前缀”sturm und drang、“两桶石油”罕见的每日涨停等现象,表明价值投资处于萌芽状态。经过2015年年中对2016年重建的大幅调整,“大美中有大美”的格局进一步凸显,2017年表现最为极端。2017是一面双面的镜子,一面是“美丽50”的狂欢,另一面是“绝望3000”的悲叹。“两个极端相遇”的极端现象可能会在2018年得到纠正。
然而,在2018年经济从高增长率向高质量转变的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率可能会低于2017年。同时,在西方经济体加息的背景下,流动性吃紧,市场仍然是一个股票博弈的环境,叠加着严格监管的政策氛围。2018年,a股总体上仍然乐观,但很难出现牛市趋势,结构性机会仍然是主要的。
2017年,受价值投资者欢迎的“美丽50”估值透支了对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相关股票的筹码也有所松动。然而,经过几轮调整后,部分中小股的估值和价格处于历史低位,下行势头减弱。此外,配置逻辑中的市场价值溢价减弱,业绩溢价上升,市场面临投资风格的二次选择。
2018年,2017年价值投资的惯性很有可能继续,白马领军企业仍有望赢得青睐,但二线蓝筹股的表现可能优于大幅上涨的一线蓝筹股。对于中小股而言,需要注意在以往并购的业绩承诺期结束后,商誉减值风险何时被清除。在2017年业绩承诺压力和商誉减值风险大幅释放后,这些风险在2018年逐渐缓解。同时,政策层面也需要关注M&A政策是否会放松,这将有助于提高创业板的盈利预期。总的来说,目前的市场氛围仍然偏向蓝筹股,暂时难以转换风格。然而,蓝筹股的估值往往会走弱,而一些中小股的估值则趋于合理。因此,后期的市场分化不会像2017年那样极端,而是趋于平静。
除了从市场风格中选择股票,基于政策方向的布局还测试投资者是否有战略眼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在经济运行不平衡和不足的领域存在投资机会。同时,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和人力资本服务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提高国际水平为目标。推动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发展,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把创新作为建立现代经济制度的“战略支撑”,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虽然提高增长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未来政策倾向的关键领域将是上述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部门。根据金融支持,未来的金融和准金融资金将重点支持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军工制造业和中央政府主导的大型项目等国家战略性产业。从政策确定性的角度来看,先进制造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领域值得重点布局。
从改革的角度看,目前正在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并在上游原材料工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继续向中下游延伸,特别是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上中游。除了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还有国有企业的改革。2018年国企改革的投资机会需要注意两条主线:一是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仅次于煤炭、电力、油气、重型设备制造、钢铁、汽车、有色金属等领域仍值得期待。并购后,上述行业将增强行业集中度,这有望进一步提高企业利润,从而将其映射到相应上市公司的股价。第二,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将关注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的趋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潜在的混合改革平台,值得特别关注,特别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护城河、垄断地位和业绩保证,其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从而推高其估值。
流动性紧张
2017年,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既宽松又紧张,时而宽松时而紧张。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在2018年将保持不变,稳健的货币政策应保持中性,控制货币供给的总闸门;今后三年,我们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一是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打好基础,重点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2018年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连续性,货币政策将难以放松,货币闸门将难以放松,加强金融监管的形势将难以放松,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央行的流动性管理不会放松。
在央行牢牢守住流动性大门、外汇流入减少的情况下,2018年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仍难以大幅上升,流动性水平仍将有限。此外,财政收支、监督考核等季节性和临时性因素继续造成干扰,流动性仍可能存在许多短期波动,流动性分层现象仍将存在。然而,中性政策设定了流动性的波动范围,央行仍将提供底部支撑,因此很难放松闸门。在2018年,银行体系运作中的流动性基调仍将是紧张的平衡。
政策利率继续上升
2017年,美联储三次加息,中国人民银行三次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从市场利率走势来看,中国人民银行没有采取“加息”的传统做法,但发布的政策信号足够清晰,效果也足够明显。2017年,货币市场代表性的7天回购利率上升了约80个基点,无风险债券的整体收益率上升了约100个基点。美联储预测,基准利率将在2018年上调三次。中国人民银行在2018年是否会继续提高政策利率,特别是是否会提高存款基准利率,值得关注。
预计美联储将在2018年继续加息并缩减资产负债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央行加入加息阵营,这仍将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构成一定的约束。从稳定汇率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民银行今后仍将有跟随美联储提高政策利率的动力。此外,在“两大支柱”监管框架下,适度提高公开市场利率也可以呼应风险防范和去杠杆化,避免金融机构过度杠杆化和扩大一般信贷。
然而,货币政策是否会进一步收紧,仍取决于经济运行和通胀情况。根据当前市场的一致预期,2018年中国经济将稳步放缓,经济增速加快或放缓的可能性很低。通货膨胀受到更多关注,但风险仍然有限。为了避免对实体经济造成太大影响,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谨慎加息。
在公开市场上调整操作利率,不仅可以防止汇率贬值和资本外流,而且符合风险防范和去杠杆化的政策取向,释放的政策信号也不会太强,这可能仍然是货币当局的优先考虑。目前,公开市场利率与回购市场利率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为空央行提供了提高公开市场利率的现货。
衍生品创新的步伐已经加快
2017年,在服务实体经济的旗帜指引下,期货市场创新步伐加快。白糖期权和豆粕期权作为第一批商品期权首次推出,棉纱期货和苹果期货年内相继上市交易。2018年,在防范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下,预计期货市场创新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当局此前曾表示,他们将继续丰富期货和期权的品种,并建立一个日益完善的品种体系。他强调了纸浆、红枣、20号标准橡胶、两年期国债、生猪、尿素和铜的选择。此外,准备了多年的原油期货也进入了上市前的最后冲刺阶段。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报道,各交易所也积极储备了许多品种。如不锈钢期货、棉花、精对苯二甲酸期权、航运期货、玉米、铁矿石等期权。
“保险+期货”模式是完美的
目前,中国正在推进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在此背景下,通过农业风险管理来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企业研究所首创的“保险+期货”模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8年,“保险+期货”的试点路径将进一步完善,“保险+期货”的运作模式将更加完善和成熟,“保险+期货”的外延和内涵将更加丰富。首先,参与试点的机构开始尝试“收入保险”,这为农民提供了更强的保护。二是引进大型企业集团,探索开拓粮食销售渠道。龙头企业承诺农户可以根据预先约定的投保品种基础自主选择售粮时机和价格,同时企业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操作,锁定基础风险。这样,价格保险与粮食销售无缝对接,农业风险管理体系被推向更深层次。第三,引入商业银行,依靠“保险+期货”向有融资需求的农民提供贷款。试点将现有的“保险+期货”升级为“保险+期货+银行”,为进一步丰富金融机构服务农业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四是地方政府支持明显增加,为财政资金提供了一条探索路径。
黄金原油价格重心上移
2018年,在美元持续走软的可能性上升、欧佩克进一步延长减产期和潜在地理风险的支撑下,国际黄金和原油中心有望双双走高,黄金价格中心有望升至1350美元/盎司,石油价格可能保持高位并在60美元/桶以上波动。
美国加息和税制改革给空带来的好处已经用尽。2018年上半年,在放松管制、基础设施规划、医疗改革等政策的刺激下,美国经济很有可能复苏,市场信心良好。预计金价将继续大幅波动。9月份是否加息是关键,中期选举可能对特朗普不利。在政策推广困难和缺乏新刺激的情况下,市场情绪可能会改变,届时金价可能会上涨。此外,随着美国的持续战略收缩,美元继续走软的可能性将会上升,金融风险和地理风险将继续支撑2018年的贵金属。预计金价将全年保持波动和缓慢上涨,价格中心将上移。
由于欧佩克在过去八年中首次实施减产协议,2017年的石油市场受到了市场的极大关注。11月,欧佩克进一步延长减产期,这有利于加快石油市场的平衡。唯一不确定的因素是美国的产出。由于资本支出、单位产出效率和成本上升等因素,美国原油产量放缓。在需求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整体好转,需求增长将会加快,市场去库存化将会继续,全球原油市场的供求格局可能会从宽松的供应转向紧张的平衡,2018年国际油价重心可能会继续在高位波动。(记者、李、、王伟、马双、)
标题:2018股市十大猜想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