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4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工商资本在“走出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带来的风险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量涉农项目“未完”,资本“跑”,土地被遗弃,农民利益受损;第二,频繁的土地流转纠纷增加了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第三,“非粮”和“非农”现象层出不穷,威胁着粮食的战略安全。

近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改革尤其是土地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这使得各种社会资本看到商机,然后纷纷“下乡”,带动资本、技术和人才进入农村,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庄面貌。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一些资本“下乡”已经成为“下乡”的风险,这不仅没有给农村农民带来应有的利益,反而给农村基层留下了很多麻烦。

冯海宁:资本下乡不能变成“风险下乡”

以上三种风险都不是小风险。例如,“未完成”的涉农项目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还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即使今天农民可以出去工作,土地仍然是许多农民生存的主要支柱。当土地被遗弃时,无疑是农民感到最“痛苦”。又如,“非粮”和“非农业”不仅威胁耕地红线,而且影响粮食战略安全。此外,资本的“下乡”也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风险。

冯海宁:资本下乡不能变成“风险下乡”

当然,资本“下乡”的一些风险也会给资本方造成一定的损失,即会造成更多的损失。这提醒其他资本方,去农村时,不要盲目冲动,不要有投机和圈地的心理。相反,他们应该在深入调查的前提下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特别是要规范操作,否则对自己和农民都不利。由于农业投资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的特点,它与普通的房地产和股票投资完全不同。

冯海宁:资本下乡不能变成“风险下乡”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防止资本流向农村成为一种风险,我们需要资本方更加理性。据报道,许多工商资本对加入农业有很高的热情,但当他们进来时,发现情况与他们想象的大不相同。显然,这种投资是盲目的,不仅对农业市场了解不够,还缺乏相关的能力和实力。因此,资金方不仅要看到农业的商机,还要科学地评估自身的经营能力和市场风险。

冯海宁:资本下乡不能变成“风险下乡”

第二,有效规范土地流转。毫无疑问,土地流转改革的深化是资金流向农村的重要原因。然而,由于许多地方土地流转不规范,出现了大量的纠纷。以某省为例,2016年发生了20525起土地承包纠纷,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据悉,要么是一些地方尚未建立土地流转市场,要么是一些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规范土地流转可以防范风险。

冯海宁:资本下乡不能变成“风险下乡”

此外,要完善农业投资风险防控体系。事实上,有关方面早就意识到资本流向农村是有风险的。例如,2015年,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工商资本租赁耕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提出了风险保障体系等三项措施。但是从这份报告来看,有许多实际问题。显然,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例如,应该鼓励在农业投资中增加商业保险。

冯海宁:资本下乡不能变成“风险下乡”

显然,任何领域的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当资本流向农村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风险。问题在于如何减少风险的发生,如何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从实际情况看,在农业投资和土地改革领域,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完善。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在资本流向农村的风险中,农民是相对弱势的,如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值得思考。

标题:冯海宁:资本下乡不能变成“风险下乡”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4538.html